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的经验及启示

    程晓雯

    [摘 要] 主要围绕“课程思政”进行描写,并且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此分析在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物流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117-01

    一、“课程思政”概述

    所谓“课堂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014 年起,上海市教委将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项目,逐步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整个教育体系,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在学校日常管理之中,在落小、落细、落实上下工夫。2017年各高职院校大力推动此项改革,并在各专业进行典型试点工作。

    二、物流专业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的选择

    按照院校一个专业一门课的初步改革方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选择了《现代物流学》这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改革的试点课程,理由如下:

    1.《现代物流学》一般作为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接触专业知识、形成专业认识的首门专业课,在大一期间进行学习。

    2.课程介绍了物流学科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理论知识,以及与理论知识相关的一系列简单实训、实操和实践内容,是一门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建立学科第一印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构建专业基本概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基础但核心的专业课程。

    3.本课程深度要求不高,但课程知识面宽,时代性强;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需要融合大量历史、地理、经济、时政热点等内容,课程内涵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可采用案例、多媒体、企业调研、专家讲座等方式;一些物流理论和物流案例、物流规划的专业知识表面下蕴含大量可供进一步挖掘开发的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能够较好地与思想政治、心理、创业教育实现对接。

    (二)基本思路

    1.挖掘高职《现代物流学》课程除专业技能技术之外的思政价值点,并进行整理归纳。

    2.建立这些人文附加价值与高职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和创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3.探寻本门课程的人文附加价值在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和创业教育方面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

    4.从人文附加价值与高职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创业教育联动的角度编写《<现代物流学>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和考核体系,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除专业外其他素质的培养。

    (三)效果及反馈

    1.学生对《现代物流学》的“课程思政”改革,接受程度高,对课堂上穿插多样灵活的价值观教育和心理教育有很高的响应,该课程成绩要普遍好于同期学习的其他专业课程。

    2.教师能够将《现代物流概论》课程与德育内容融洽结合。在充实价值观、创业教育等内容后,该课程内涵得到极大延伸,内容更加丰满,供授课教师发挥的余地更大,提升了课程的可听性。

    3.学生在大一潜移默化地接触创业教育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可尽早树立理想、思考定位和发展路线,便于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三、经验和启示

    (一)课程设计方面

    1.选择课程时需要挑选概念具有可延展性、较易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可有效避免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难以融合或拼接过于生硬的情况。

    2.课程设计时就将人文关怀和人格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纳入考量,重新设计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将相关人文价值方面的内容予以明确。

    (二)授课方面

    1.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教师应具备多学科、多课程融会贯通的能力,开阔思路,能按照“课程思政”思路设计的本门课程新大纲中所呈现的贯通点和融合点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充分讲授和阐述,以提升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多样化。在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上,我国很多地区还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枯燥。针对这一问题,应变革教学模式,以多样化的形式建立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体现教学模式多样性的特点,运用讨论式、专题式和案例式教学法。在相关知识点引入、研究、分析社会热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三)课外延伸

    1.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多媒体教学方法。从传统教学方法可以看出,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枯燥,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另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上最大的收获,学生还可以开阔视野,了解互聯网,提高学习成绩。

    2.可以校园网络、微信群、QQ群和课程兴趣小组为平台,拓展“课程思政”载体。专业课教师可通过各种网络工具,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紧密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通过润物细无声的信息传递,努力提高“课程思政”性质专业课程的实效性,扩大教育的覆盖面。

    3.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新形式和新途径。在专业课后增加咨询服务,如行业发展探讨、就业指导和综合素质构建等服务咨询,真正体现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挖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心

    赵静现代教育观认为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求知欲与知识、智慧一样,甚至有时比知识、智慧更重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中小

  • 幼儿绘本多元阅读教学的实施策

    俞萍【摘? 要】绘本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把故事呈现出来,深受幼儿的喜欢。阅读绘本是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本文從创设多元化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