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情长曲悠扬歌咏军民鱼水情

    杨明语

    [摘要]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是中国革命从战争中提炼出来的,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信念和革命情怀。它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党的革命史、斗争史。是党的文化的一种集中和提炼,所以,红色歌曲在宣扬主流文化和艺术价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十送红军》;艺术特色;主流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83-02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这悠扬的曲调,自1961年在北京中山音乐堂公演以来,一唱便是四十多年,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都留下了红色的印记,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是中国革命从战争中提炼出来的,它们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我党的革命史、斗争史。是党的文化的一种集中和提炼,所以,红色歌曲在宣扬主流文化和艺术价值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宣扬社会正气,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爱国精神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十送红军》为例,分析红歌在当代的艺术价值。

    一、孕育《十送红军》的热土和历史背景

    《十送红军》诞生在具有厚重红色文化的江西,有人说要了解改革开放的中国就去深圳,要了解近现代的中国就去上海,要了解古代的中国就去西安,而要看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史,就必须到江西来。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有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有共和国的摇篮——瑞金、有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萍乡安源。在1927年到1934年这七年时间里,江西一直处在中国革命的核心,占据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总历程的四分之一,而这段时间,也是我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历史上所受的艰难困苦最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新民主主义时期,革命的烽火在江西日趋炽热。1922年2月,江西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安源路支部诞生,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正是安源路矿工人罢工取得的胜利,让江西在白色恐怖中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新起点。也是在这一年的九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的队伍引兵井冈山后,建立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在土地革命时期,江西有三分之二的面积为苏区,是我党根据地最多、面积最大的省份。1928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中共湘潭边界特委总结了井冈山一年来的土地斗争经验,制定和颁布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农民对土地分配的权利,也以法律的形式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根据地的农民第一次获得了世代盼望的土地所有权,为了保卫这来之不易的革命果实,也为了让革命火种得以延续,江西人民踊跃参军、积极支前。据统计,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240万人,扩红时有33万青壮年参加了红军,这33万人后来成为支撑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除此之外,还有60万人以赤卫队、洗衣队的形式支援前线作战。在江西,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为25万人,占全国烈士总人数的六分之一。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光辉典范。

    二、《十送红军》艺术特色

    不少人认为,《十送红军》是一首民歌,其实,这是一首创作歌曲,词曲作者分别是张士燮和朱正本,词曲都有母本,曲调源自江西民歌《长调》,歌词则来自陕北民歌《十送》。因此,后来的学术上就对这首作品的“产生地”有了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在土地革命时期,各个根据地之间往来频繁,不论是中央苏区还是川陕苏区,都会出现男女老少送别红军上前线的场景,所以出现了大量送别的红色歌曲,词曲作者将这些采风得到的音乐素材,糅进作品中,想用概括抽象的手法,尽可能多地表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军民鱼水情深。

    (一)《十送红军》的曲调母本《送郎调》,又叫《长调》,赣南山区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赣南山区的地形自古就是“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可耕种的土地很少。所以成年男子大多外出谋生,那些送郎远行的妻子们会借助歌声,去表达与丈夫的离愁别绪,天长日久,就形成了《送郎调》,因其篇幅较长,所以又称《长歌》,又因为是送别的离歌,所以曲调婉转凄美,边唱边送,一唱三叹,非常有地方特色。革命战争年代,赣南苏区的百姓就把这质朴、亲切的客家民谣改编成了抒发革命热情的红色歌谣。

    (二)从歌词上看,《十送红军》整首歌曲总共分为六段,歌词的叙述性强,词作者借助虚实结合的手法描述了红军下了山、到拿山、过了坡、五斗山等几处场景,歌词中夹杂着江西的方言俚语,唱半句、停一停。用简短的语汇勾勒出了朱毛红军初下井冈山的情景。让欣赏者感受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再回还”及对革命成功的期盼,同时也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的空间。

    其次,在《十送红军》中,词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回忆了苏区百姓和红军共同战斗生活的场景,并借助具有情感象征意义的事物,如梧桐、苞谷、鸿雁等,清晰准确表达了苏区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歌词中添加的客家方言衬词(介支个、里格)等等这些语气助词一起,给全曲更平添了几分地方色彩。

    (三)从结构上看,作者采用了西方的回旋曲式,巧妙的是,作者在西方的回旋曲式中融进了中国民族音乐中的叠歌和“鱼咬尾”及多句连缀的手法,并将这些元素非常和谐地搭配在了一起。在这六个乐段中,每个乐段都是24小节,为方整性的平行乐段,整曲为收拢性结构,采用的都是短乐句,后面附以短小的器乐间奏作为补充,形成了声乐与器乐“一唱一和”的效果,更平添了几分留戀与期盼,欲唱无声的送别情怀。本曲的音域跨度不大,大多集中在适合表现叙事音乐的中音区,歌词中没有史诗般的宏大风格,没有口号式的赞美,整首作品在深情娓娓道来中饱含了留恋、期盼、祝福等诸多的情愫。

    三、《十送红军》的传播和主流文化意识的承袭

    五十七年前,《十送红军》一经亮相就被广为传唱,当时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每周一歌等节目反复播出。其歌词也分别被各大报纸杂志竞相刊登。当年《解放军日报》专门为这首歌撰文,写到《十送红军》是一首壮丽的抒情诗,“一阵阵歌声,一滴滴泪,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真是语短情长,依依难舍,充分表达了根据地人民与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人民对军队早日胜利回家乡的坚定信念[1]。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十送红军》却还是那样红,并且,这种红色音乐情怀在21世纪初再现高潮,2001年1月14日播出的电视剧《长征》,《十送红军》作为主题曲又一次飞入寻常百姓家,在中央电视台提供的收视数据里,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收视率分别是179%、426%、426%、926%。其中北京地区的收视率创下了同类题材的最高纪录[2]。《十送红军》作为主题曲,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电视剧本身。从这些数据看,《十送红军》,不仅没有被遗忘,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影响还在不断扩大。在听众中,不但有经历过苦难的中老年人,更有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有人做过统计,在中国“军旅”歌曲排行榜上,《十送红军》一直稳居第七位,不但超过了同时期的作品《长征》,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还超过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军港之夜》《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的作品。[3]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在人们的文化视野不断更迭、变换的今天,这首歌曲为什么还会被不同的年龄、不同生活背景的群体接受?为什么这首红色歌曲历经几十年,它的颜色还是这么鲜艳?

    (一)它可以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在文化传播的理论中,有一种叫 “选择性影响”理论。由于受众感知与思维语言记忆、情感、体验和注意力相互作用,总是倾向于以自己熟悉的思维观念和文化习惯、手段理解接收信息[4],《十送红军》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实现了与第三者(听众和观众)的情感互通,作品中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情景、悲壮缠绵的旋律、歌声中饱含热泪的期盼,这些很容易燃起人们心底那份看似忘却,实则深埋的爱国热情,从而在情感上与受众者引起共鸣。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爱”担当、“小爱”情怀这种精神内涵,对当代青年的价值观人生观也是一种正确的引领。

    (二)红色歌曲在当下的历史价值。当前,我们经济社会在飞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有些人在物质利益和经济至上的思想引领下,迷失了方向,甚至像诚信、爱国这些基本的传统美德,也在物质利益的冲击下逐渐失守。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传播主流文化意识、主流文化思想的有效途径。所以,以《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在传播正能量、传播主流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送红军》中“送别”的场景可能很难再现,但是歌曲中这样的爱国、爱党、爱军、爱民、担当的精神却可以跨越时代、跨越历史、跨越年龄而历久弥新。也能够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对人们的感染,进而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所以,对《十送红军》为代表的红色歌曲的传承,既有利于中共党史育人功能的发挥,又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路,激励着我们在强国梦、强国路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注释:

    [1]吕荷,朱厚鹏.《十送红军》的风格转变和时代价值[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4,03(01):40.

    [2]王颖峰,李红梅.承袭江西红色歌曲拓展主流文化意识——关于《十送红军》的艺术再探讨[J].当代音乐,2015(19):78—81.

    [3]周锦涛,周喜真.《十送红军》一首革命历史的颂歌[J].湘潮,2010(09):43.

    [4]赵剑,姚荣.审视《十送红军》时代价值的三个视角[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7(02):41—42.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文章!
  • 《异形:契约》中视觉艺术的超现

    余晓丽《异形:契约》是一部由20世纪福克斯于2017年出品的科幻恐怖影片。这部影片继《普罗米修斯》之后,成为《异形》前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

  • 钢琴教学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

    王四川【摘 要】在艺术教学范畴中,钢琴教学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和教学方法,一方面,钢琴教学需要教授学生钢琴弹奏的一些基本技法,如指

  • 探析材料和技法对当代中国画绘

    孙维广宋丽蓉摘要:新材料和新技法对于古代绘画有重要影响,当代中国画画家对于新材料新技法的探索从未停止。时代变化,科技发展,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