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都兰县按纳格地区地质特征与金成矿关系
冯雷+刘宏庆
摘要:按纳格矿区南接果洛龙洼金矿,北邻阿斯哈金矿,该地区内发现7条金矿(化)带(AuⅠ~AuⅦ矿带),金矿带主要分布于万保沟群绢云绿泥石英片岩和纳赤台群千枚岩内,并由横贯研究区的主干断裂构造。文章通过研究按纳格地区的地质特征来探讨其与金成矿的关系。
关键词: 按纳格;地质特征;成矿性
引言:按纳格地区发现了铁、铜、金、钴等多金属矿点以及矿化点,并且在该区域发现了煤矿点,在该成矿带上位于东昆中构造带,其中我们以东昆中构造带为界,有一条岩浆弧在北边,有一条缝合带在南边。在区域内可以发现强烈的岩浆活动,在地质作用的影响下发育了多级构造。
1、地质概况
1.地层:按纳格地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早元古代金水口岩组、中元古代小庙组、奥陶-志留纪纳赤台群和二叠纪布青山群,并且第四纪残坡积、冲洪积分布于沟系及山坡地帶,其中小庙组控制着区内石英脉型金矿和主要金异常。
2.构造:按纳格地区由于构造产出的时空、形状以及性质受到了昆中断裂的支配,在这个的影响上面我们可以发现4条具有一定规模的断裂构造带,它们的产状为近东西向与北西西向分布,并且它是压扭性逆断层。
岩浆岩:可以发现在按纳格地区外围的北西以及东部几乎被华力西期的中酸性侵入岩浆岩覆盖,岩浆岩的分布及其广泛,它的存在为金成矿提供了十分必要的热动力条件,但是它在研究区的出露极少,主要的产出形式为脉岩[1]。脉岩可以见到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以及石英脉。
变质作用:按纳格地区的变质作用主要有经历了多次期大规模的造山事件,从而区域变质作用普遍发育;由于遭受了多次的大规模构造运动,由于在构造运动中挤压扭动与摩擦,动力变质作用普遍而强烈;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和各种热液对岩石的影响从而发育了强烈的热液变质作用。最开始发生的动力变质为金的活化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和富集提供了空间,后来的岩浆侵入更是加强了金的富集。
2、成矿条件
在成矿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断裂构造,因为断裂构造活动制约了岩浆的侵入和矿体的形态和其储存的位置;岩浆活动是成矿物质的主要的来源,它是成矿的前提和基础,成矿的关机在于丰富的成矿物质[2];而地层特征主要为矿体的周边提供了适合于控矿构造的围岩,地层的作用还包括了作为矿体的隔挡层,以及在矿体处于流体状时的运输、富集和储存定位。按纳格地区所处的构造环境为东昆中构造带,可以发现很好的喷流沉积作用,火山岩常常与喷流沉积作用相伴,可以在其中发现大规模的喷流沉积岩。
3、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化)带特征:按纳格地区内发现了4条金矿(化)带主要分布在万宝沟群内的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片岩以及在纳赤台群众的千枚岩内,并且在3条主要的断裂构造带控制下,同样具有显著的水系沉积物异常和土壤测量异常。
1.AuⅠ矿带为一构造蚀变岩带,是研究区内最大的一条含金带,主要由逆断层性质的断裂构造控制;
2.AuⅡ矿带由4条含有金的石英脉和1条构造蚀变带共同组成,它的围岩主要由绢云母绿泥石英片岩构成;
3.AuⅢ矿带由2条含有金的石英脉和1条构造蚀变带共同组成,在热液活动与矿化蚀变的影响下,形成了辉长岩体、钾长岩体之类的对金成矿有利的构造环境;
4.AuⅣ矿带由3条含有金的石英脉和1条构造蚀变带共同组成,其中矿体多呈现脉带状或小透镜状;
3.2 矿(化)体特征:按纳格地区共含有18条金矿(化)体,其中控制程度较高,产出规模大,矿体相对稳定的有AuⅠ矿带AuⅠ- 1~AuⅠ- 3矿体、AuⅡ矿带AuⅡ- 2矿体、AuⅣ矿带AuⅣ- 2矿体、普查区南部AuⅥ矿带AuⅥ- 1矿体、AuⅦ矿带AuⅦ- 1矿体,
3.3 矿石质量
1.矿石结构多种多样,在其中可以发现它形粒状结构、自形粒状结构、粒状片状变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构造,网脉状构造,胶状构造、块状构造。
2.矿石的矿物成份:经显微镜下观察,矿石的金属矿物以黄铁矿和毒砂为主,其次是褐铁矿、钛铁矿,偶见磁黄铁矿微量。脉石矿物主要有斜长石、石英、绿泥石,其次有角闪石、白云母、绢云母、绿帘石等。
3.金的粒度及附存状态:存在于石英脉型矿石中的自然金的形态各种各样,金的分布是及其不均匀的,主要存在的形态是粒间金。
3.4 矿石类型
自然类型:根据探槽、浅部坑探以及深部钻探工程编录过程中氧化深度的差异,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
工业类型:根据不同的成矿特征条件和它的产出条件将其分为蚀变岩型矿石与石英脉型矿石类型两类。
3.5 矿体围岩及夹石:蚀变岩型矿体围岩主要有绿泥石英片岩,局部为石榴石云母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含炭质云母石英片岩夹硅质岩。岩石普遍碎裂,饰变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局部见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石英脉型矿体围岩主要有蚀变含炭质千枚岩、蚀变绢云绿泥石英千枚岩等。岩石普遍碎裂,饰变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局部见褐铁矿化。
4、矿床成因探讨
按纳格地区的金矿形成与东昆仑东段,昆中的深大断裂近乎完全的控制了该地区的成矿条件,它是一条区域性岩石圈的深大断裂,表现出俯冲——走滑的动力学特点,并且经历了后期的各种构造运动且带有叠加变形与改造[3]。这些地质构造形成的各种通道成为了岩浆和矿液流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矿产沉积形成矿床的主要空间。在东昆仑地区的多期次的地质运动与演化旋回事件形成的各种矿产都带有多期次的成矿特征。
参考文献
[1]孙会磊; 李金超; 栗亚芝等.青海东昆仑东段按纳格闪长岩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地质科技情报.2014,33(6):11~17.
[2]赖健清; 鞠培姣; 陶斤金.青海省按纳格金矿成矿流体特征.矿物学报.2015,587.
[3]余晓霞; 高建国; 潘亚茹等.阿斯哈-按纳格地区线-环构造有利成矿关系分析.国土资源遥感.2015,27(3):12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