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技术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陈素芳
〔关键词〕NLP技术;心理危机干预;实践研究
一、研究的缘起
近年来,国内外学校突发事件与危机不断出现,由于学校的特殊地位,往往受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因此尽量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以及掌握妥善处理的方法,使损害降到最低,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一)何谓学校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指的是危机事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超出了人们有效应对的能力范围,使人们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从而引起的混乱和不安。危机可能会对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抑郁以及焦虑等;对于儿童群体而言,可能还会出现分离焦虑、退行等行为表现。心理危机干预就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它能帮助个体化解危机,告知其如何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
(二)何谓NLP技术
NLP技术(Neuro Linguistic Programming)由理查德·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约翰·格林德(John Grinder)创立于美国加州大学。N(Neuro)指神经系统,意译为身心,指我们比较稳定的身心素质、结构及比较易动的身心状态。L(Linguistic)指语言,指我们沟通中所用的字眼、短句和音调及一切身体动作;还有内心的对话,想象也属语言。P(Programming)指程序。我们是通过语言来影响自己与他人的身心,同样,他人也通过语言来影响我们,这个影响的过程即为程序。
(三)NLP技术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有何优势
NLP可以更好地解释异常症状。尽管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过激反应是不合理的,但是他们却无法摆脱强大的潜意识的“指令”。对此,NLP的解释是潜意识有“自动选择最佳”的机制,只是欠缺满足良好动机的有效做法。如此便令来访者积极归因,从而更容易形成新的行为模式。另外,NLP技术与危机中形成的创伤性应激障碍等异常心理症状非常匹配。它善于調动来访者的想象力来进行积极暗示。易形成异常心理和行为的当事人往往对事物有着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感受性。而次感元技术本身就是全方位、具体化地调动来访者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知力,使来访者可以更快、更好地进入积极暗示状态。另外,NLP的 “消除恐惧法”快速而有效,是NLP最负盛名的技巧之一。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往往情况紧急,而NLP这种简单易学效率高的技术则显得尤为应手。
二、NLP技术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一)团体辅导中的应用
2015年3月,某普通高中一年某班学生Y在午睡课即将下课时将班内三名同学砍伤后自己从四楼阳台跳下。
笔者的任务是对该校亲眼看见此次事件且自评有类似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等的八位女同学进行干预。该小组成员普遍反映害怕、惊恐、焦虑,常常闪回危机发生时的场面,有个别甚至感觉鲜血触手可及。身体状态上也表现得有如惊弓之鸟,几个女生手挽在一起,低着头,身体缩成一堆。面对这样的情形,笔者结合NLP技术分别从暖身、转换、工作和结束团体辅导的四个步骤逐步展开干预。
1. 暖身篇:暖身倾诉,“正常”对待
第一,“次感元”技术具体化。即运用NLP的“次感元技术”请学生们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感受进行具体化,如变成某个场景、生理的某个反应等,同时也具体化成积极的潜在能量,便于后期进行修复、对照。
第二,将其正常化。请参加者描述危机事件发生时或者发生后他们自己及事件本身的一些实际情况,询问参加者在这些事件过程中的所在、所闻、所见、所嗅和所为,每个参加者都要发言,最后参加者会感到自己的感受和行为都是“正常”的。只有“正常”,才意味着一切应激反应都在干预者的掌握中,当干预者向当事人解释为什么这些反应是正常的同时,被干预者已经主动参与到自己的情绪调整过程中。同时不猜测原因或者对学生猜测原因予以及时转移话题,因为事件发生的原因种种,不是一个特殊事件所能推动,且猜测原因与干预关系不大。
第三,谈影响说改变。询问有关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的感觉,请参加者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症状,询问危机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参加者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目前有何不寻常的体验等,旨在让学生认清并坦然接受当下感受和改变。欧文·亚龙指出普同性是团体辅导的疗效因子之一。这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有时候就可以让来访者如释重负。
2.转换篇:看到未来,注重平衡
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重新获得以前的平衡状态。正如NLP的焦点是解决,不深挖来访者过去的问题,而是巧妙导引当事人去看未来。把目标具体化为有着视觉、听觉和感觉等细节的可视化记忆。在干预中引导学生看到明天的自己会是怎样的状态?24小时以后会是如何?一周以后又是如何?一个月呢?确定目标后,再找出自己现在是怎样做的,是不是现在的每一份行动都有助于那个更好明天的实现。引导他认识自己的能力,尝试找出不同的选择,因而灵活地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做法,并创造出更加理想的明天。
3.工作篇:状态重建,鼓励支持
在该阶段,主要是运用NLP技术帮助来访学生将被负面情绪笼罩的状态进行心理重建,让其能够意识到内在力量的强大,从而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回到平衡状态。
(1)“接受自己”,恢复控制
一般人习惯了对待负面情绪只采用两个方法:不是压抑就是发作,其实尚有消除、淡化、运用和配合等方法,往往在效果上都比前面的两个方法更好。NLP中有一个著名的技巧称为 “接受自己法”,就是以现在的你,一个更有能力、更成熟的自己,去抚慰内心的小孩,陪陪他,理解他,用语言肯定他。
如在辅导中,笔者在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恐惧、焦虑等内心状态之后,引导她们:“现在你是一个高中学生了(提醒他现在的状态),让现在的你去看看那个无助的、幼小的你,你会有些什么话要告诉他”。然后再告诉他学些新的技巧,发展出新的能力,让过去的小孩与现在的自己重新合二为一,变得更完整、更快乐、更有能力。“自我整合法”则是找出批评自己的声音的正面动机,引导这股力量与自我的力量相互理解、不再冲突,达到融合。这两种技巧在建立自信心,减弱自卑心理方面很有帮助,进而有助于个体发展出对环境的控制能力。
(2)安装“经验掣”,重拾好状态
安装“经验掣”就可以把我们这种内心的能量变得更容易提取和随传随到,随时进入你的最佳状态。例如让学生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最佳状态,将其变成“经验掣”,然后安装在身体的舒适位置,随时取用。学生就会在这样的练习中不断回到最佳状态,从而替代负面情绪。
(3)“借力”用力,信心倍增
NLP中的P代表程序,电脑程序可以复制,成功也可以复制是NLP重要的理念之一。从这个理念发展而来的技巧就是借力法。
在本辅导中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让我们想一想,目前你觉得自己现在最需要增加什么力量(自信、冷静、勇气等),并找出你认为具备这份能力的人来,想象他站立的姿势和面部表情,听见他鼓励的声音,并对他说:‘我需要你的帮助,我想增添能力,但请您放心,这份能力不会因分享减少。”
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和引导想象人物的形象,进而与其对话,感受其授予力量等。结束后学生都反馈力量增加,更有信心让自己保持良好状态。
4.结束篇:评估分层,个别咨询
未来测试(future pacing)是运用NLP技巧的过程中必做的步骤之一,目的是测试做过的技巧是否有效。若有效果,做完未来测试便可以结束,若不够理想,那么咨询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再重复之前的技巧或者换新的方法。在本次辅导中,当来访的学生在前一技巧结束后,状态平静下来,笔者即打破状态,问道:“现在再回到之前你们经历的那个场面中,Y同学正拿着刀,还有同学流血了……请你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当时的场景、声音和感受,然后告訴我你现在的感觉怎样?”八位学生中的七位分别告诉我她们能够比较平静地面对那一刻了,且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都明显轻松,自我评估也均在良好以上。而一位学生仍旧觉得想起来还是有一些焦虑,而且仍担心晚上会有噩梦造访。
对于已经好转或已无明显影响的,咨询师分别与她们拥抱,团体成员之间一一拥抱,而后结束此次小组辅导。对个别心理急性应激反应较强烈的学生随后进行个别辅导。
(二)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个案中的应用
1.个案评估
Z,女,16岁,高一年级,校园事故中肩颈部被同学砍了一刀,刀口长约15公分,当时血流不止,把外衣大面积染红。接受医院治疗出院不久,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被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其主要问题和表现如表1所示。
另外,Z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是在其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夭折后出生,因为中年得子的父母对其特别宠爱,有点保护过度,Z特别依赖妈妈。
2.咨询过程与内容
通过对Z生理、心理状态和其家庭以及整个危机事件的了解,确定咨询分成以下三步。
(1)摄入性谈话,同感情绪,寻找支持
Z初到咨询室时,一脸沉默。咨询师递上热水,让其找位置坐下。她把大半个身体都窝在沙发里,低着头,紧紧地把抱枕抱在胸前,一言不发。咨询师鼓励其用一个词或者一种色彩或其他她喜欢或习惯的方式描述她的内心感受。Z低着头,沉默不语,手不停地抓着靠枕。看她不说话,咨询师便改问:“今天是你自己想来我这里,还是爸爸妈妈要求的?”
“妈妈。”声音很轻。
“嗯!看来妈妈对你的影响还是蛮大的,对吗?”
Z点点头。
“能说说你妈妈对你的影响大概有多大吗?比如非常非常深远是10分,而几乎没有影响是0分,你会这中间选一个分数来表达你妈妈对你的影响呢?”
Z:“7分”。
然后就7分我们展开了讨论,Z说到她的妈妈对工作的苛刻和对家庭的全力付出,对她则更是无微不至,以至于她也希望和妈妈一样做一个出色的人……不知不觉中她把妈妈对她的用心与关心一一地表述出来。
(2)运用“次感元技术”帮助抽离恐惧,平复情绪
NLP认为我们的内心感受是由视觉、听觉、触觉等五类感觉器官所测得,任何内心的经验都是通过这五种感官传送到大脑而形成的。NLP把这些传送至大脑的信息称之为“感元”。其中以“视、听、触”三种感元为主。次感元是比感元更小的单位,它把感元进行了更细微的划分,是使画面、声音及感觉更完整的组成要素,也是构成任何人经验的最小且更精确的单位。它们是让每个经验间有差异的要素,例如视觉经验,视觉影像的亮度对比、位置、清晰度和大小等,都可以说是该经验的次感元。次感元技术其实就是先让人把内在经验通过次感元描述出来,然后通过暗示重组次感元,令其产生新的内心感受,最终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
“现在,你可以尝试选择一个最舒服的姿势,你可以挨在沙发上,可以随意地摆放你的手脚……”Z配合地挺了挺身体,随后调整坐姿,渐渐地放松下来。
“你一定感觉很累,所以,你可以把眼睛闭上,慢慢地感受自己的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呼吸……好,非常好……”待其完全放松下来,“Z,现在看到了什么?”
Z微闭双目,表情显得既紧张又痛苦,她断断续续地叙述:“他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刀……血!血!我流了很多血,不停地流,很多很多……他看看我……啊……”她尖叫起来,有点难以自抑地抓紧双手,把怀里的抱枕挤得变形了。
“好,注意呼吸……呼……吸……”咨询师帮助其调整呼吸,把握情绪基调,“请告诉我,你看的画面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
“彩色的,我感觉我这里(肩膀,当时受伤的位置)是湿的。”Z语气已经比之前急促。
“血有温度吗?”
“嗯!”Z点点头。“感觉从我脖子这里流出来,暖暖的。”说这一句的时候,她有些下意识地仔细看了看肩膀,并且摸了摸还未完全愈合的伤口,头耷拉下来,泪水滴了下来……
“这个画面里有声音吗?”Z轻轻地点了点头。
次感元技术试图关注咨询者视觉、触觉和听觉的所有细节。
“好,现在请你试着慢慢把刚才的画面颜色从彩色调成黑白,红色的血也调成黑白色……”Z开始用她的想象力来改造画面,等待片刻后询问她是否能做到,直到对方表示能完成,然后指导下一步想象。
“现在,请你把刚才画面里的声音一点一点关小,直到没有声音,好吗?”Z以此进行想象,“完成后请慢慢调低画面的温度……”以此类推,把次感元的各个感觉都进行处理。然后慢慢让Z将画面推远,使其成为一个模糊的画面。
一切完成后,Z平静了许多,能比较平和地和我交谈了。
(3)运用“消除恐惧法”帮助消除恐惧
综合分析后,发现Z具有比较典型的恐惧症状,故用NLP的“消除恐惧法”对其进行处理。
①定出开始和结束画面
让事件的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清晰分界,想成两个静止的画面,就像两张照片。Z确定的开始画面是“同学Y在背后砍了她,血汩汩流出来。”“背着书包走在校门口”是结束画面。
②安装支持力量“经验掣”
由于Z在回忆恐怖经历时感受到很大的痛苦,辅导者预先在她身上设立支持力量的经验掣,可以避免这份痛苦。与Z调试后找到了她认为最舒服也最能及时获得能量的位置——右大臂外侧。进行一番测试后,确认经验掣有效,再继续下一步操作。
③解释并抽离
先向Z解释恐惧和消除的原理,接下来让Z闭上眼睛,调整呼吸,使身心放松下来。然后听从指导开始想象:“现在,你正在进入一个放映厅,里面非常宽敞,一面宽大的白色荧幕展现在你面前。请选一个位置坐下,坐好了请点头示意。”
④双重抽离
让Z的意识从身体中飘离出去,一直到影厅后面的放映室内,透过播音室的防弹玻璃,看看正准备看电影的自己。
⑤播放电影
咨询师告诉Z:“播音室里非常安全,你面前是一部完全由你控制的放映机,你可以任意选择电影的快慢、明暗、声音和画面等等。当你觉得困难或者难过的时候,可以停下来,启动你的经验掣。”
“放映机上有几个按钮,其中一个是黑色的,当你按下它时,屏幕上的画面就变成黑白的了。当你把影片播放完时,停下来,让结束画面停留在屏幕上。当你完成后请点头示意。”做好后,Z向我点了点头。
⑥重复快速倒卷
提示放映厅里的红色按钮意义。按下它,画面瞬间变成彩色且从头播放。Z根据咨询师指示开始想象。刚开始显得有些艰难,Z总是在之前的恐懼点定格,经过几次引导反复,终于可以顺利完成一次。
重复快速倒卷旨在破坏恐惧经验,反复以上两个步骤,刚开始可以亦步亦趋慢慢演练,之后逐渐加快速度。熟练后让Z给两个按钮加上自配的音效,之后只要听到那一音效,即可由彩色变黑白,由末尾回到开头,不断反复。直到Z觉得好像已经比较能平静面对画面即可示意停下来。
⑦打破状态,测试效果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访者在操作的各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身体反应,尽管一半处在潜意识状态,她的呼吸和身体的放松状况还是能够明显地反映出她是否投入或者跳脱,咨询师需要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并引导其进入状态或者打破状态。“好,现在你已经控制得很好了,可以试着把这盒影片的带子拿出来,放到档案柜里。你开始漂浮……”在Z慢慢停下来之后,让其回归本身状态,待其慢慢睁开眼睛。
打破状态后询问其现在的感觉。Z的反馈是“现在感觉好多了,好像那些画面没那么恐怖了。”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将NLP技术贯穿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团体辅导和个别治疗中,对危机经历者的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及创伤性应激障碍等进行干预。
首先,运用NLP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团体辅导中,结束时无论是学生口述还是从行为表现(面部表情、肢体状态及之后的睡眠情况)以及一个月和六个月后回访表现均反映良好。由此说明NLP与校园心理危机的团体辅导的结合是切实可行的。
其次,结束后一个月和六个月,研究者通过面谈Z和其亲属并电话回访了Z的校领导和老师,均反映该学生情况平稳。Z也已经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适应良好。与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当初那个因为危机事件而阴霾的身影已经全然不见,自信快乐充满她年轻的脸庞。
再次,笔者及助手都是有近十年心理咨询和辅导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虽然在咨询和辅导中极力监控和控制,尽可能只将NLP技术用于其中,但在咨询中或不自觉地也会触及其他咨询流派的方法和技术,因此出现良好效果可能也受到他咨询方式的影响。
四、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NLP技术能够促进危机事件亲历者障碍症状的缓解和社会适应的完善。
2.NLP次感元技术对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创伤性应激障碍个案的恐怖症状的缓解和消除有明显效果。
3.NLP技术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结合是切实可行的,且效果明显。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建德市下涯中心小学,杭州,311606)
编辑/张 帆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