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五步六学” 打造高效课堂
钱瑞玲+方芸
【中图分类号】 G6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7-0-01
我校在深化课程改革方面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为切实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五步六学同桌互助”的教学策略,主旨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使学生快乐的、高效的学习知识,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法。鉴于学科之间有差异,各种课型之间也有所不同,下面我以九年级数学《垂径定理》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五步六学”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
第一步:新课导入——“导学”。这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大约三到五分钟
一个艺术的新课导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有好多方式,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实例引入法、温故知新法等。比如学习《垂径定理》一节就从大家都感兴趣的“你能算出赵州石拱桥的半径吗”引入,学生们自然很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体会到到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进而从内心接受数学,喜欢数学。
第二步:自主学习——“自学、互学”。这是一堂课的基础环节,大约二十分钟
要使预习落到实处,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编制小而精的学案。学案的内容是老师围绕将要学习的知识设置问题,问题应是分解的知识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要将学生的思维逐渐引向新的高度,设置的问题要注意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要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使学生产生“有梯可上,步步登高”的成就感。
在《垂径定理》的第一课时,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探究:剪一个圆形纸片,沿着它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②证明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方法是什么?③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④垂径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垂径定理是如何证明的?这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来,通过观察、思考、比较,进而提炼其中的数学规律,进而生成一般性的结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交流互学,让学生充分释疑、展示自学成果。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踊跃的表达自己观点,在学生的不断的认知冲突中,正确的答案最后会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很深的印记。为同学答疑的小老师能赢得成就感,问题获得解决了的同学也会有主动参与探究的快乐感。
第三步:檢测讲解——“助学”。这是一节课的核心环节,大约十五分钟
是自学互学后知识理解的深化阶段。在上一环节教师已经注意观察了学生在活动中暴露的新知识疑惑点,尤其是对于学生在听了别的同学的展示及老师的点拨后还迷惑的问题,这时设置适当的使知识拓展、使思维发散的悬念性问题,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比如《垂径定理》一节,在经过前一个环节学生了解了圆的轴对称性后,要具体应用定义去证明,学生自己无法确定证明步骤和其中的一些技巧,这需要老师精讲示范,并引导学生一起归纳甚至需要教师直接讲授给学生,因为学生还是要解题的规范性,还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因此作为数学新授课中一些知识应用是必须老师示范精讲的,否则学生无从下手,因此精讲示范是数学新授课最重要的环节。
对于垂径定理的证明,以及对定理的分析与理解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我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启发证明的思路、不同条件下的图形辨析、一组基本图形的剖析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通过生与生,师与生的思维的碰撞,进而挖掘学生最大潜能,充分调动师生思维的积极性,使课堂达到高潮,逐渐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最后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第四步:练习巩固——“固学”。这是一堂课的检查和反馈阶段,大约十分钟
教师要设置针对本节课知识点设置适当的、多角度、灵活的、难易适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做答,并当堂让学生展示,让学生相互评价,再次暴露学生对本节课还存有哪些疑惑,教师要给与及时的解疑。
在《垂径定理》一节中,我设计了五道基本题,涉及:基本图形的识别、已知半径和弦心距求弦长、已知半径和弦求弦心距、运用方程思想求解等,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定理,而且学生从中归纳概括出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如:连半径构造等腰三角形,作弦心距必得弦的中点,还有弦、弦心距、半径之间的关系式等等。
第五步:总结提高——“思学”。这是一节课的最后环节,大约五分钟
学生先对本节课作出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刚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建立联系系,形成知识串,并提炼其中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进而使知识达到升华。
如《垂径定理》一节,我引导学生总结:一条主线(对称轴)——一个定理(垂径定理)——两种辅助线(连半径、作弦心距)——两种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
以上就是我在实践数学新授课的“五步六学同桌互助”教学策略的做法,从具体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这五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些环节是糅合在一起的,比如自学互学与讲解。最初需要老师精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有效调控,及时铺设将知识拓展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并在全班学生合作探究后仍不能解决的时候给与解疑点拨,所以教师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善于将知识问题化,锤炼课堂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采用各种有效地教学设计,构建数学的高效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