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郝德勇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中职作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在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中职数控技术的应用课程进修专业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加明确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应用。
[关 键 词] 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66-01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必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从这一方面来看,必须针对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发展并且培养多样化人才、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数控技术的课程体系
在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安排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将“项目式教学”作为重要的课程体系,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且针对企业的不同需求进行充分研究,这样才能够积极促进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全面化。通过“工学交替”的教学培养模式来构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要求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必须由浅入深,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也能够实现从基础理论知识转变为实习能力。所以通过这样的教学课程安排,能够实现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为了尽快适应中职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该积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保证该课程设置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例如,通過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需求。其次要加强与其他中职学院的联系和交流,相互总结经验,积极完善自身。还可以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等高端人才来到学校针对课程改革参与讨论。
二、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一)调研论证阶段
在课程改革实践之前,一定要深入社会企业、同类院校等单位进行调研,并且针对企业管理人员、一线维修工人、职教教师、毕业生等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有效判断课程体系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通过邀请专家进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明确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包括专家研讨、电话咨询、座谈会、面谈等方式,针对岗位能力要求、任务和能力等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二)具体课程改革方案
根据学生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调研,并且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通过“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将中职数控技术专业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以每一个学期作为一个阶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形成符合学生成长的课程内容。在第一学期,通过打牢基础,增强学生的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能够初步具备中职数控专业的技术与能力。在第二学期,通过安排学生参观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等,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机械加工的具体操作,快速掌握专业技术的基础操作。在第三学期,通过专业技术教学的内容来提升学生对典型机械加工容易的设计、调试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具备专业的素质。在第四学期,通过安排学生进入模拟企业、工厂实际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从而更好地融入企业的工作氛围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一步结合起来,保证学生的学习、实践符合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在第五学期,通过安排学生进行技术性较强的内容进行学习,并且解答学生在之前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这样能够更好地保障学生适应就业环境,提高职业技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最后第六学期,应该安排学生正式进入实习企业开始实习,并且有效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实习效果,通过企业管理人员与学校管理人员的双重管理,给学生的职业与学校提供双重保障。在学生毕业之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实习期间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给学生的学习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
(三)根据职业要求制定项目化教学任务
通过“工学交替”的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实践,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要求。将所学内容和所学目标划分成不同的教学项目,并且按照先知识、后技能的教学整合来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一步步实现自我提升的过程。
本文针对中职数控技术以及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总结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步骤与流程,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打下良好基础。促进中职专业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东波.讲述专业课堂上的“数字”故事:中职数控技术信息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97):147.
[2]蒋翎.中职专业课程标准开发研究:以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课程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