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视域下内地农村教育现状与对策

万艳丽 周珂
摘要:针对教育领域农村居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展开调研,初步揭示农村居民对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策略、受教育情况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等方面的观点。调研发现,农村居民及农村学生更倾向于关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办学经费、政府政策等指标。建议地方政府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时,要依照国家政策法规并结合当地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与其它公共事业协调发展,要重视从思想层面上转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关键词: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 城乡 区域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民素质决定着国家水平和实力,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的最主要方式 [1、2]。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猛、成就瞩目,同时城乡教育差异也日渐凸显,缩小城乡教育差异是我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3]。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但是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受经济发展、地理区位、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有针对性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有效地解决农村教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鉴于此,笔者以河南省新蔡县关津乡牛湾村为例展开基础调研,尝试分析北方内地农村教育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农村居民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 农村教育的基本现状
1.1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差异明显,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4]。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1年如期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5]。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现阶段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各阶段教育发展又快又好,全民终身学习态势初步形成。当前我国教育进入提高质量、优化结构、促进公平的新阶段;现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超过4%,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贫困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利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等方面等取得了较好进展。同时,当前农村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缩小城乡和区域教育发展差距,要关注学生的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大农村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满足特殊地区困难群体的就学需求等是当前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1.2河南省农村教育概况
河南省是教育大省,教育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河南省农村规模大、农村人口众多,但要实现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任重道远。根据2017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可知,2017年河南省共有教育人口2820.93万人,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26.15%,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11.2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26%;从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到高等教育均发展较快。随着人才强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加快,教育需求发生结构性变化,教育体系、结构和布局面临深刻挑战。河南省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要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重视解决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大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2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
本次调研是以河南省新蔡县关津乡牛湾村为例,尝试从农村居民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入手,分析内地特定区域农村教育的现状、问题与特点,调查时间为2018年1月至3月。调查内容主要是受访者最终的学历状况、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策略、受教育情况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等方面。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发放问卷、参考文献等方式进行。
2.1农村教育基本情况调研
受访者最终学历为小学的占17%,为初中的占20%,为高中的占24%,为大学及以上的占39%。现阶段,所有受访者都了解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认为除残障、特殊疾病等情况外所有适龄青少年均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受访者认为当地农村教育总体水平较发达地区仍有很大的差距。
从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来看,4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受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等自身因素影响,26%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受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影响,25%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受教育理念、经济状况等家庭因素影响,8%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受农村经济条件、地方政策、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策略来看,37%的受访者认为地方政府配套的政策措施和经费投入是关键,21%的受访者认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15%的受访者认为改善农村经济状况、社会环境是关键,14%的受访者认为改善教学基础设施是关键,13%的受访者认为改变家长及学生的教育观是关键。从受教育情况与家庭经济状况的相关性来看,受访者普遍认为现阶段家庭经济状况不再是制约青少年接受基础教育机会多少的关键因素,“50后”至“80后”群体求学期间国家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完成学业的现象较为常见,而对于“90后”等年轻群体来说,家庭经济困难已经不再是影响青少年是否能完成各阶段教育的主要原因。
结合访谈可知,受访者认为当地农村教育水平落后于城镇,他们将城乡教育差异归因于个人、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认为农村学生本身的进取心、态度和个人认知是关键。一是,部分农村地区对孩子的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高,农村居民认为接受基础的教育是立身之本,但是对高层次学历和求得真知需求不大。二是,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父母對子女学习方面要求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意识薄弱,家庭缺乏学习方面积极进取的氛围。三是,农村青少年群体自信程度相对较低,认为农村办学条件、社会风气、个体机会等都不如城镇,甚至认为“读书无用”,个体间容易相互影响,很多青少年完成义务教育后就走上社会。
2.2农村居民的主要关注点调研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焦点。从农村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来看,受访者认为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综合素质有待改善,高学历教师、年轻教师相对较少,优秀教师容易外流;相较于城镇来说,农村教师在教学技能、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知识结构等方面相对欠缺,不能很好地满足时代发展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教师中有一定比例的编外代课老师,他们在工资待遇、职业发展等方面缺乏保障,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到教学效果。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完备程度来看,受访者认为政府下拨到农村的教育经费额度有限,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农村学校基本功能齐全,日常教学管理能正常运行,但部分学校设施陈旧,明显落后于城镇,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高,落后的校园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受访者认为,当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得到重视,也有很多适龄学生随父母到务工地就读,部分农村学校数量不足,学校规模小,受访者也逐渐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的特殊情况,欲解决农村教育问题仅仅依靠经费的投入是不够的,而要因地制宜,要与脱贫攻坚、异地搬迁等相结合。总而言之,农村居民及农村学生更倾向于关注“老师好”“硬件好”“经费多”“政策好”等指标,而农村教育现状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地理区位、经济结构、区域规划、人口特征、社会环境等都与之息息相关。
3 对策与措施
3.1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推进农村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地方政府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结合地方实际,从政策制定、经费预算、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要在农村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评价体制、保障体制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有计划地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第一,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统筹城乡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将农村教育进一步朝规范化、现代化方向推进,多渠道拓宽办学资金来源,鼓励高水平私立学校进入农村办学,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保障学生、教师权益,为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第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农村教师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实施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从农村教师职业发展、分配制度、技能提升等予以全方位的保障,缩小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之间的差距,让农村学校能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教育水平提升提供人才保障。第三,要完善农村教育监管机制,推进农村教育从自身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农村学校要根据当地实际采用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以人为本让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其四,要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学校硬件设施的配备及其功能都要符合时代需要,符合学生成长成才需要,激发教师、学生、家长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发挥环境育人功效,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3.2加快转变农村社会教育观,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阶段要扭转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尤其需要重视思想观念的转变。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方位加强农村地区社会舆论引导,将立德树人、教育强国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觀;引导广大农村居民认识到农村社会发展必须依靠教育,认识到农村学生也是国家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依照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着力从思想层面解决青年学生群体对教育的认知问题,引导广大农村学生自强自立,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命运结合起来,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三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农村教育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尤其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引导广大农村教师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农村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理论上和情感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四要注重家庭教育,强化家长对孩子成长成才的责任,父母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导师,建立家校联动机制,全方位助力农村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4 结束语
农村教育问题是未来我国教育事业领域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巨大、群体特征复杂,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任重道远。本研究尝试揭示小范围农村居民视角下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不同地区必然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地方政府在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时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要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台极具针对性的政策与措施,要将农村教育事业与地方公共事业统筹规划,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重视从思想层面转变农村居民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参考文献:
[1] 金梁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重大抉择[J].学习月刊,1998(12):34- 35.
[2] 单培勇.关于教育发展与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相适应规律的探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6):29- 31.
[3] 李岩.中国城乡教育公平度综合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东北大学,2015.
[4] 马雪琴.我国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3- 145.
[5] 李庆丰.“普九”与“后普九”推进义务教育机会均等的实践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03(7):8- 10.
相关文章!
  • 新时期EAP在员工关爱体系中的

    寇曼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125-02摘 要 本文围绕员工关爱计划(EAP)在员工关爱体系中的应用议题进行

  • 国外档案服务创新的亮点

    黄霄羽 展晓鸣一、新闻切入——美国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月球漫步[1]2016年11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阿波罗计划档案馆在USA

  • 全国砍掉13万个“协调机构”“领

    周琳+朱翃命名五花八门——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委员会、指挥部、办公室;时间自主掌控——常设型、阶段型、临时型;涵盖行业广泛——足疗保健、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