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业课教学应用微信互动课堂的实践研究
曾永贤+向国红+金晨钟+刘泽发
【摘 要】 针对地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结合农学专业课程《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微信互动课堂的实践经验,介绍了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如何扩展“微信空间教室”,共享教学资源,实现学生在微信互动课堂上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移动学习,探讨了高校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生素质的向应用型转变的可行性,旨在积极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和课堂教育的多样化。
【关键词】 微信;微信空间教室;教学资源;微信互动课堂;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02
微信作为时下最热门的社交信息平台,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收发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功能。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为高校专业课微信互动课堂的教学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学专业作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应用型课程的改革探索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特别是自2015年上学期开始在农学本科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微信互动课堂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应用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得到了学生的极大欢迎,显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口碑甚佳。开放的微信互动课堂吸引了其他专业学生甚至农业、园林、美术等行业人员的极大兴趣和关注,教学资源又得以充实,学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及时了解到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微信课堂触及社会的同时,学生们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微信课堂也成为了高校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
1 关于微信互动课堂教学
1.1微信互动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
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的K.沙勒与K.H.舍费尔首先提出交往教学论(Kommunikative Didaktik)[1]。就教育的本质而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2]。
1.2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是源于交往教学论的创新型交往教学法
在微信互动课堂里,教师、学生及其他行业成员围绕教学主题,进行着随时的互动,气氛轻松,愉快地教和学,在这里,大家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系,亦师亦友,相互学习和交流。可以认为,微信互动课堂是源于交往教学论的创新型交往教学法。
1.3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是源于交往教学论的拥有“微信空间教室”的开放式教学法
基于微信平台的公众性和创新教学的要求,微信互动课堂实行开放式教学,其他感兴趣的相关人员都可以关注这个平台,大家共享各类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间巨大的“微信空间教室”。随着行业人员的加入,微信互动课堂教学资源也大大丰富,为微信互动课堂教学实现高效率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1.4微信互动课堂教学的内涵
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是指由课程教师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空间教室”,学生或其他感兴趣的人群加入微信群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课程内容,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互动教学方法。
2 微信互动课堂的教学模式
2.1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法及步骤
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主要由课程教师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微信空间教室”,学生或其他感兴趣的人群加入微信群或关注微信公众平台,针对课程内容,大家共同探讨、相互学习和交流。在这个“微信空间教室”里,只要借助移动互联网或WIFI网络就能随时随地方便地教与学,打破了时间、地点的限制。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教师通过微信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也可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及时上传到微信群而获得解答。
2.2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地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需要积极的改革创新,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明显的师生界限,在知识飞速更新的信息社会,教师毕竟不是百科传书,在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方法从灌输式讲授向指导启发、平等研讨、相互学习和交流的互动教学方式转变;教学内容从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教学场所从传统的固定教室向网络课堂、企业课堂、社会课堂等全面转变和延伸。
微信互动课堂实行开放式教学,向其他感兴趣的人员开放。《农田野生植物识別》微信互动课堂吸引各个专业学生和农业、园林、美术等行业人员进入课堂,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促进了学生的积极转变,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微信课堂也成为了高校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
3 微信互动课堂教学实例——《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教学
自2015年3月以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教研团队在农学专业专业课程中应用《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改革教学。
3.1《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的教学目标
《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是应用性的农学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教学目标:能识别常见农田野生植物,并能根据相关学术资料进一步了解其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等知识;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培养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制作野生草本植物标本的应用技能;在农田野生植物调查采访过程中,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3.2《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课程设计
我们根据《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教学任务和目标,结合微信的主要交互功能模块,搭建了基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的教学平台。平台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及其他行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努力创造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环境[3]。
3.3《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教学
《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主讲教师建立《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修习本课程的学生通过微信关注并进行实名认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学任务及进度安排学习。
第一,教师在课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课程资料或者与教学相关的网络链接等学习材料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4]。学生在这一阶段,有的就已经显示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一些疑问就会迫不及待地发送到微信平台,教师及时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指导,有时这些问题,还来不及等教师解决就会得到微信课堂其他成员的圆满解决。在这方面,可以认为《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实现了真正的高效率的开放式教学。
第二,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学生对这一阶段开始兴趣还是比较高,但也缺少对野外工作辛苦的认识。在这一阶段,指导老师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识别常见农田野生植物,并要求学生当天即查阅相关学术资料进一步掌握所调查到的野生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特点等知识并整理好调查资料,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研究性学习意识,掌握制作野生草本植物标本的应用技能,培养了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第三,《农田野生植物识别》课程主讲教师在微信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定期组织开展专门的“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集中解决学生在前段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学习讨论,并进行阶段小结,为下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后,可完成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及学习体验的交流,也可将成果经整理发送至网络平台,以便后续的复习及回顾思考[5]。
第四,《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教学团队为了巩固教学效果,进一步开放教学,专门组织了3个农田野生植物调查团队对湖南省各地农田野生植物进行资源调查,调查团队主要吸收对农田野生植物非常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调查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社会交际能力大大加强,培养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回校后对其他学生言传身教,《农田野生植物识别》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了扎实巩固。
4 小结
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在不断地改变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6]。在微信互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轉变,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重要。教师要设计组织真实的、有意义的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中,教师具有重要的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微信互动课堂教学特别适用于需要分散实习的大三大四学生的课程实践。微信公众平台的资源分享功能,教师在平台上分享的教学资源,当学生获取后,可分享给自己的微信好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微信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相信会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徐婕妤.交往教学论中师生关系的解读[J].亚太教育,2015,03:131-133.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0.0
[3]李权,杨德刚,宋伟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研究[J].东南传播,2014(12):103-105.
[4]叶璟,刘超男.基于微信及微信公众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6,03:33-35.
[5]齐军.美国“翻转课堂”的兴起、发展、模块设计及对我国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1-27.
[6]李瑞杰.微信促进高校体育课堂良性互动的可行性分析与路径探索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3: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