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张瑞 王哲 刘斌 张红梅

    

    摘 ?要 作为新时代教育的引领者,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国家信息化技术水平。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推动“互联网+”背景下学科教学方法改革,为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资源;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1-0067-03

    1 引言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让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网络和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对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互联网+”在教育技术应用、线上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方面尤为突出。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让学习成为一种超界线、跨时空的新形态,达到了“随时可学、随地可学、人人可学”的目的。

    随着各类教学媒体的不断更新,课堂教学不再是学校教育的唯一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设计课前准备、课中互动以及课后反馈等教学环节[1]。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突破口,教师是知识传播的实践者,青年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主力军,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越来越重要。

    2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很多便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以省内高校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9名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了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调查,包括文理综合、师范、艺术、政法、财经等学科。回收有效问卷共207份,有效回收率为99%。题型分为单选、多选以及开放性简答,问题的设计上由浅入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考虑到调查对象的特殊性,问卷分为两部分:

    1)基本信息,包括高校青年教师的学历、年龄段、学校地区、授课科目等;

    2)信息化教学应用水平,主要围绕“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信息化教学理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四方面展开。

    其中,对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使用意识的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知,教师的媒体使用意识、资源积累意识、课堂交互意识、课程整合意识存在明显差异,仍有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相对薄弱。造成这种情况的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教师所授学科很少涉及各类媒体工具。

    从整体调查来看,青年教师都有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备课耗时较长,课件制作缺乏技术性的指导,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中。因此,在提高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方面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开展科研或者教学时应用信息技术,超过90%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比较重要”和“十分重要”;多数教师经常使用各类教学平台上的信息获取教学资源,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备课;部分信息素养较高的教师经常通过多媒体小工具或者其他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环节。

    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上,有70%的青年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上比较缺乏,在稍大年龄阶段显得尤为突出,表示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不够高、缺乏技巧性。在媒体教学工具的选择上,多数教师使用Office等常规软件,很少使用音视频类交互式教学软件,主要原因是认为这类软件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麻烦,很难做到得心应手。

    青年教师的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技能较弱,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网络素材,30%的教师需要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才能完成一个质量较好的教学课件。超过60%的教师有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需求,但由于缺乏整合教学资源的技术条件,在实施上还面临很大的困难。

    3 高校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紧跟信息化发展趋势,主动积极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教师要由原来的教育者变为知识的研究者、引导者等多元化角色,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各类新媒体的产生为教学提供了基础条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2]。基于不同的研究方向,有部分青年教师本来就从事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工作,信息素养相对较高,但多数工科与文科教师平时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上相对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学习研究领域所涉及的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年教师而言,实践是提升自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为重要的途径。

    丰富教师培训模式,立足教师发展优化培训结构 ?有针对性的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需求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趣味性,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这就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3]。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交流学习新的技术来辅助教学。

    在课堂实践中,青年教师要用先进的媒体技术来满足學生的学习需求。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很可能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学生很清楚自己目前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学生才有兴趣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来。新技术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具有积极作用。

    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乐观,在培训方式上应考虑教师涉及的学科、年龄阶段、信息化培训模式等因素,针对主体的特点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做到具体清晰。高校教师面临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培训应做到高效实用。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不仅要丰富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更要整体把握实践应用。随着“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不断融入,各类教学APP也应运而生,在培训模式上可以灵活地采取多种形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等。通过这种方式,建立后续问题答疑通道,保证教师在以后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指导和反馈,提高培训质量和应用率。

    建立考核评价与激励体系,以赛促学 ?教师考核可以让教师客观地衡量和认识自我,通过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自我。同时,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沟通,分享教学经验,增强教学的时效性。但一般的考核标准都偏向于“重科研、轻教学”,这样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在教师全面考核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青年教师,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普遍较强。在信息化时代,高校考核应以优化教师教学能力为基础,根据教师研究所涉及领域的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在查漏补缺的前提下,适当的奖励保障机制也必不可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授课群体,教师要灵活更新教学模式。所谓教无定法,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教学风格,学生能更好更快地吸收并同化知识,则表明是有效且实用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并推广的。对教师而言,参加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竞赛是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最直接实用的方法,不仅可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教师在前期准备过程中间接地学习这方面的技能,通过这种方式激发教师的主动参与性。结合实际情况,可开展教学技能比赛、微课大赛、媒体课件制作竞赛等,激发教师的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形成人人学技能的氛围。

    多维度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各类教学平台应运而生,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学习平台,包括各大高校的名师名课,其中有不少于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同时,各大高校都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学校可将本校教师的优秀课件、微课、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相关的理论等资源上传,在内网条件下,教师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学习,多样化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4]。对个别擅长信息技术的教师,鼓励他们开通自己的教学空间,将优秀的资源或者作品与其他教师共享,及时发布最新的信息资源和软件工具,并且把硬件、软件的使用方法录制成微课供基础较弱的教师下载学习,在相互借鉴的过程中达到学习与提高的目的。

    高校青年教师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上普遍较快,大部分青年教师虽然有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学科教学的意识,但由于研究领域擅长的专业不同,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形式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缺少学习评价的反馈[5]。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关注教育技术发展热点,跟踪网络科技发展动向,把本专业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充分融合,将信息技术真正融入课堂实践中,更好实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4 总结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高校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国家应该大力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如增加教育信息化资源的硬件配备、多给予青年教师访学和进修的机会、规范网络上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教学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固定程序。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更好地为教育服务,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要在已有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地实践,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从而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许宗艳.“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9(18):89-90.

    [3]吴忭,胡艺龄,顾小清.高校新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属高校教师职前培训项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3):77-83,103.

    [4]史先红.大数据背景下基礎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19):30-32.

    [5]王颖.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策略[J].教育探索,2015(8):128-130.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刍议高中数学中思维锻炼的方法

    刘倩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数学知识的教授上,而是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培养学生

  •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美术活动中

    杨长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交互式一体机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设备,给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尤其是在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活动中,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