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矩形中“小路”问题的探究
张青云 王广锋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下面一道学生练习题的结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问题如图1,在长为50米,宽为32米的矩形花园中,修建两条交叉的小路(相交所成是锐角),且小路的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长均为2米,则花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平移方法,把图1转化为图2模样,则剩余部分面积为:(32-2)×(50-2)=30×48=1440m2.
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个结果值得怀疑,主要是两条小路重叠部分的面积,似乎捉摸不透,不甚明朗.
那么,结果究竟应当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展开了相关研究.
1平移溯源
平移变换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图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即平移后图形与平移前的图形全等.矩形中的“小路”问题,大多可以应用平移变换法来研究,但按平移对象的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平移理解.以图3为例,一种是平移小路,将图3中的两条小路分别向原矩形的边缘平移,如图4,其结果是原先分离的部分组成为一个新的小矩形;另一种是平移图3中分离的四个小矩形,使它们直接拼接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新的较大矩形,如图5.
不难看出,这两种方式的平移,其最后效果都是一样的.即图3中剩余部分面积为:(50-2)(32-2)=48×30=1440m2.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小路是“倾斜”或弯曲时,如图6,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理解,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通过平移左右两个分离的图形,使之组合为一个完整的矩形,如图7.
2剪切、画板平移操作
我们可以对图1进行实际剪切、平移操作.将剪切下来的四个四边形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之后平移拼接在一起,如图8.观察前后两图形可以发现,平移之后的新矩形,的确是以48、30为两邻边的矩形,只是在甲、乙、丙、丁的中间结合部位,出现了一个较小的平行四边形空缺.这是必然还是因为剪切粗糙造成的现象?用几何画板软件操作一下,可以更清楚地发现都会是这种结果.
3分析求解
3.1定性分析
仔细观察图8,发现修建的两条小路,可以看作是四个梯形、与中间重叠的平行四边形所共同组成,当把甲、乙、丙、丁拼接在一起时,实质上就是将梯形两底拼接,但由于两底不等,如AE≠BC、GH≠CI,在外边沿对齐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中间部分不能镶嵌的结果.这说明了图1并不能转化成图2,而且原问题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一定小于48×30=1440m2.
3.2定量分析
在图1中,可知:剩余部分的面积S剩余部分=S矩形-S小路1-S小路2+S小路重叠部份.不难得出,两条小路的面积分别为:2×32=64m2、2×50=100m2,那么重叠区域的图形面积又是多少呢?
可以确定,这个重叠区域一定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但不能确定为菱形,因为图中的小路,仅是“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的长为2米”,这不等同于“小路的宽为2米”,也不等同于“这个重叠区域的各边为2米”.小路的宽应该是指两条(斜着的)平行线间的距离,由图9可知,小路宽度不大于2米,且随着小路的“倾斜角”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标记图1中两条小路与矩形边线所夹锐角分别为α、β,重叠部分的平行四边形EFGC及相关图形标记如图10.
4回顾反思
4.1问题的特例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α=90°或β=90°时,因为cos90°=0,sin90°=1,所以SEFGC=4.这说明如果两条小路中,有一条是水平或竖直,另一条斜着交叉,如图11,那么剩余部分的面积为32×50-2×32-2×50+2×2=1440m2,此时,剪切平移后的图形如图12所示,可以完美地拼接为一个完整的30×48大小的矩形.
4.2问题的变式
当我们把原问题中“小路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的长为2米”,改为“小路的宽为2米”时,这个重叠部分的平行四边形EFGC的面积又当如何呢?我们再次应用几何画板帮助我们演示.
两条等宽的小路相交,交叉重叠部分为一个菱形,其形状会发生改变,面积也并非定值.不停变动位置,研究发现,S菱形EFGC≥4,花园剩余部分的面积也仍是一个变量.
作者简介张青云 男,1968年8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王广锋,男,1982年2月出生,山东济南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对下面一道学生练习题的结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
问题如图1,在长为50米,宽为32米的矩形花园中,修建两条交叉的小路(相交所成是锐角),且小路的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的长均为2米,则花园剩余部分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有人认为: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平移方法,把图1转化为图2模样,则剩余部分面积为:(32-2)×(50-2)=30×48=1440m2.
但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个结果值得怀疑,主要是两条小路重叠部分的面积,似乎捉摸不透,不甚明朗.
那么,结果究竟应当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展开了相关研究.
1平移溯源
平移变换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根据平移变换的性质,图形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与形状,即平移后图形与平移前的图形全等.矩形中的“小路”问题,大多可以应用平移变换法来研究,但按平移对象的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平移理解.以图3为例,一种是平移小路,将图3中的两条小路分别向原矩形的边缘平移,如图4,其结果是原先分离的部分组成为一个新的小矩形;另一种是平移图3中分离的四个小矩形,使它们直接拼接为一个整体,成为一个新的较大矩形,如图5.
不难看出,这两种方式的平移,其最后效果都是一样的.即图3中剩余部分面积为:(50-2)(32-2)=48×30=1440m2.
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小路是“倾斜”或弯曲时,如图6,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理解,所谓“山不过来,我就过去”,通过平移左右两个分离的图形,使之组合为一个完整的矩形,如图7.
2剪切、画板平移操作
我们可以对图1进行实际剪切、平移操作.将剪切下来的四个四边形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之后平移拼接在一起,如图8.观察前后两图形可以发现,平移之后的新矩形,的确是以48、30为两邻边的矩形,只是在甲、乙、丙、丁的中间结合部位,出现了一个较小的平行四边形空缺.这是必然还是因为剪切粗糙造成的现象?用几何画板软件操作一下,可以更清楚地发现都会是这种结果.
3分析求解
3.1定性分析
仔细观察图8,发现修建的两条小路,可以看作是四个梯形、与中间重叠的平行四边形所共同组成,当把甲、乙、丙、丁拼接在一起时,实质上就是将梯形两底拼接,但由于两底不等,如AE≠BC、GH≠CI,在外边沿对齐的情况下,就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中间部分不能镶嵌的结果.这说明了图1并不能转化成图2,而且原问题中剩余部分的面积一定小于48×30=1440m2.
3.2定量分析
在图1中,可知:剩余部分的面积S剩余部分=S矩形-S小路1-S小路2+S小路重叠部份.不难得出,两条小路的面积分别为:2×32=64m2、2×50=100m2,那么重叠区域的图形面积又是多少呢?
可以确定,这个重叠区域一定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但不能确定为菱形,因为图中的小路,仅是“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的长为2米”,这不等同于“小路的宽为2米”,也不等同于“这个重叠区域的各边为2米”.小路的宽应该是指两条(斜着的)平行线间的距离,由图9可知,小路宽度不大于2米,且随着小路的“倾斜角”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标记图1中两条小路与矩形边线所夹锐角分别为α、β,重叠部分的平行四边形EFGC及相关图形标记如图10.
4回顾反思
4.1问题的特例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α=90°或β=90°时,因为cos90°=0,sin90°=1,所以SEFGC=4.这说明如果两条小路中,有一条是水平或竖直,另一条斜着交叉,如图11,那么剩余部分的面积为32×50-2×32-2×50+2×2=1440m2,此时,剪切平移后的图形如图12所示,可以完美地拼接为一个完整的30×48大小的矩形.
4.2问题的变式
当我们把原问题中“小路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的长为2米”,改为“小路的宽为2米”时,这个重叠部分的平行四边形EFGC的面积又当如何呢?我们再次应用几何画板帮助我们演示.
两条等宽的小路相交,交叉重叠部分为一个菱形,其形状会发生改变,面积也并非定值.不停变动位置,研究发现,S菱形EFGC≥4,花园剩余部分的面积也仍是一个变量.
作者简介张青云 男,1968年8月出生,湖北荆州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各类教育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王广锋,男,1982年2月出生,山东济南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