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研学旅行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研究
徐丽姗 阚碧霞
摘? ?要: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中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在创新融入路径中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推进执行力不强、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这直接导致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应从思想上重视创新性融入德育美育教育问题,加强研学教材与产品设计,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研学旅行;青少年;德育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doi:10.3969/j.issn.1009-6922.2019.04.020
文章编号:1009-6922(2019)04-110-03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31号)首次明确提出把“研学旅行”作为学生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并纳入到中小学生日常教育的范畴。2016年,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再次强调“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纵观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德育美育教育工作,但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内容,还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基于此,本文结合青少年研学旅行开展的实际情况,以探索研学旅行中创新融入青少年德育美育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中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高速发展时期,对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应用型、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型人才,教育部对青少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德育美育教育是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它有着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主力军,今后是否能成为对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才,取决于其素质水平的高低。一个人的专业技术知识学得再好,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做指导,没有良好的道德观和高雅的审美观,缺乏社会责任感,那也很难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才。
从我国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德育美育教育内容是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程,也一直在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着德育美育教育活动,但是取得的效果差强人意。如何真正提高德育美育教育成效,是我们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重大问题。经走访调查研究发现,通过“寓教于游”的方式,将德育美育教育创新融入到研學旅行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这种灵活的引导模式能够更好地被青少年接受,有利于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青少年德育美育教育的真正落地实施。
二、青少年研学旅行活动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路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忽视德育美育教育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的德育美育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说教”方式进行,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和灵活性,青少年排斥抵触情绪较为严重。德育美育教育工作者深感教学开展难度大、学生认同感较差、学生满意度不高。教师也一直在试图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育形式,逐步提高学生对德育美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但是效果甚微。研学旅行通过将学习和旅行相结合,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体系中是对以往教学困境的化解。理论上说,研学旅行开辟了德育美育教育的新路径和新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感知、认同并接受相关学习内容。但是,大多数学校研学旅行活动主要是以基地为依托,开展相关发展历程教育内容,侧重学生文化底蕴教育,忽略了青少年的德育美育教育问题。少部分学校意识到将德育美育教育内容融入到研学旅行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试图倡导德育美育教育,但是相关研学教材、课程内容设计并没有融入到研学旅行过程之中。
(二)推进德育美育教育的执行力不强,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人们教育意识和思想观念的逐步转变,大家已充分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在研学旅行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等重要学习内容。但是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由于受多方因素影响,德育美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和水平不高,教育效果未能达到理想状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主导不强、教师引导不足、学生内化不够。部分学校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案有详细的德育美育教育内容、具体的课程安排等,但在真正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些学校忽视了德育美育教育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师也直接忽略了对德育美育的引导,没有充分应用研学旅行优化的外部环境,发挥其对青少年潜移默化的教化体验教育。有些教师设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参与兴趣,导致学生较为被动地完成整个研学旅行活动。另外,许多青少年由于对德育美育教育内容的认同感较低,疲于应付应试教育,他们内心首先会考量是否与考试有关,若无关,则自动屏蔽学习。青少年不主动吸收内化,直接影响了研学旅行过程中德育美育教育的成效,从而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三)社会倡导不足,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存在错位管理现象
从制度设计和教学效果来说,研学旅行中融入德育美育教育应该是一种开拓创新式教学改革。但在具体落地实施环节,由于社会倡导力不足,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德育美育学习的外部大环境,导致很多人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同时,研学旅行中的德育美育课程体系设计标准与市场准入不明确。近几年,研学旅行的发展迅速,市场上存在“跟风”发展的乱象,同时相应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监督管理体制没有跟上。截止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研学旅行德育美育教育标准体系,也缺乏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难以督促德育美育的创新教育落地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相关部门存在相互推诿、权责不明确、存在错位管理的现象。其主要涉及到教育、旅游管理、市场监管等相关管理部门,各部门间分工落实不明确,各自只负责牵头处理好自己应管辖的具体事务,忽略了相互交叉的“空白真空区”的管理,从而导致实施环节中的管理与监管缺位。
三、研学旅行中创新融入青少年德育美育教育的现实路径
(一)加强研学教材与产品设计的导向,思想上重视创新性融入德育美育教育问题
研学旅行并不是通常人们理解的“春秋游”活动,它的落地实施开展不应是单纯地带学生玩乐,而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延伸和补充,寓教于乐,完成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以期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为此,要加强研学旅行中研学教材、产品的开发设计,不断创新性融入德育美育教育内容。呼吁设置研学教材的统一设计标准,以德育美育为主线,尝试开展相关主题的摄影比赛、知识竞答、游戏竞猜、创意绘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发青少年对德育美育自主学习的兴趣。学校应高度重视德育美育教育内容,主动创新融入德育美育教育方式,研发可落地实施的德育美育研学教材,挖掘符合标准的产品设计,逐步引导青少年重视、认同德育美育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综合全面地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青少年成为三观正确、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社会人才。
(二)强化学校管理责任,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学校是开展学生研学旅行的主要载体,教师是在研学旅行中具体引导德育美育教育的真正实施者,青少年是吸收内化德育美育教育的主体。首先,学校应把好研学旅行中德育美育教育课程设计方案关,以高要求、可落地的标准制定好课程体系,做好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人,严格执行课程体系方案,为取得较好教育成效做好第一道防护关。其次,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推行德育美育落地教育的积极性。教师实施德育美育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教育的好坏程度,唯有打造一支专业的德育美育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开拓教育新方式,帮助学生自我内化,提升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建立教师“学历+证书”的准入机制,鼓励非专业教师通过专业培训认证进入教师队伍。采用“以老带新”传帮带等形式,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发挥好教师的积极引导功能,为德育美育教育的落地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最后,德育美育教育落地实施取得成效的关键还在于以学生为本。青少年应不断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主动接受德育美育教育内容,课后还应不断拓宽自主学习渠道,注重自我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学生应主动内化学习,解决好思想意识问题,从源头上重视德育美育教育,不断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以分数为重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无价”的观念。
(三)加大社会舆论引导力度,加强责任管理与监管体制的建设,逐步推进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是青少年自主学习内化德育美育的重要条件。加大社会舆论环境的引导力度,塑造全民参与学习的大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主动学习,在研学旅行中让学生接受德育美育无形的教化作用。不断加强各部门间的责任管理,相互合作,共同打造筹建一支专业评估专家组,为课程设计标准与市场准入严把质量关。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体制,实行问责制度,落实每一次研学旅行德育美育教育的全程监管,对不作为无作为现象进行整治,严把教育成效关。应逐步推进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多方评价机制以不断促进德育美育教育的发展。教学效果的好坏应让负责组织的学校、具体实施的教师、参与主体学习的学生、家长及社会其他各相关人员进行全方位地综合评价,再通过大数据的系统分析,进而得出教育成效评议结论。参与者应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调适,倒逼研学旅行中德育美育教育更加合理化,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黃静佳.“研学旅行”该如何“学”如何“行”?[EB/OL].(2014-07-09)[2016-12-28].http:∥news.ifeng.c-Om/a/20140709/41079785_0.shtml.
[2]孙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红色研学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03).
[2]崔志林.基于新形势背景下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探讨[J].才智,2018(05).
[3]范银芳.少儿书法教育的美育与德育问题[J].当代艺术观察,2015(04).
[4]王润.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学的可为与难为[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
[5]任毅.基于地理实践力的高中研学旅行方案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05).
责任编辑:杨?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