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烂,收出亿万身家
傻的买,傻的卖,还有一个傻子在等待
余红梅收了15年的破烂,挨家挨户地收。即便如今自己已经是亿万元的身家。熟悉余红梅的人都知道,她的财富轨迹离不开“破烂”这个词。上门收“收破烂”,这个在很多人眼里,有些难为情的事情,到了余红梅这,看上去特别享受。
多年收破烂的经验练就了余红梅自来熟的本事,尽管都是不认识的人家,她都能自然而然的进出,自个儿寻找目标。
武汉市新洲区风凰寨村的村民很奇怪,这个收破烂的与众不同,破的东西也要。余红梅转了一上午,她收的东西让人大跌眼镜:旧罐子、破凳子、旧木桶、洗脸盆……搜罗了一大堆,瞧上去没一件值钱的,余红梅却样样都爱不释手。
余红梅说今天捡到了宝贝,这个宝贝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那时候没有印刷机,这就是一种模板,这一格一格写小字的,黄冈县三店小学 ,这是小学的东西。在余红梅看来,破烂其实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到她手里不但有本事卖出去,而且还能卖出高价。比如这个板子10元钱买过来的,转手就能卖几百元,但是要等有缘人。能把破烂变成宝贝的余红梅,财富人生还有很多面。
建成当地最大的民俗园,名利双收
这片园区,面积1300多亩,投资1.5亿元,余红梅就是这里的主人。2年前,这里遍是荒地和野草,现在是当地最大的民俗园。这也是余红梅新的财富聚集地。
当地人说,只上过小学的余红梅,从收破烂开始到成为拥有一千多名员工、带动500多农户增收的企业董事长,余红梅算是脱胎换骨,换了种活法。
她就从捡破烂开始她的人生一个拾荒传奇经历的开始,接近今天为止还觉得自己一直是在收破烂。
余红梅说:“我吃的是老祖宗智慧的饭,我一直都是这样认为的,其实我蛮感恩我们老祖宗的智慧,让我们这一代人特别是我在中间还是赚了几桶金。”
15年前,每天靠捡破烂过日子的余红梅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从垃圾堆里翻腾出希望,过上一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从一个捡破烂的姑娘到拥有亿万财富的企业董事长,余红梅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王紅梅从6岁就开始做牛屎钩。那年母亲去世,父亲身体也不好。余红梅就和妹妹住到了外婆家的船上。牛屎钩钓上来的鱼就是一家人全部的收入。6岁的余红梅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和拼命做牛屎钩才能改变命运。可14岁那年,没钱交学费的余红梅还是辍学了,她想找工作,因为未成年,没有老板敢雇她。余红梅就在一户人家当起了保姆。
16岁时的余红梅,虽然当保姆的生活很辛苦,但是她憧憬着未来能让全家过上好日子。2001年,余红梅和邻村的一个小伙子结婚了,别人出嫁是带着嫁妆,而她带去的是全家人。
结婚一年,余红梅的爸爸就出了严重的车祸,因为看病家里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为了能有钱买菜,余红梅做出一个决定:丈夫在家种地,自己出去捡破烂。余红梅没有想到,捡破烂会成为她命运的转机,之后还能成就自己的亿万财富。
别人丢的空瓶子、纸箱子,捡起来卖到废品收购站,都能卖钱。余红梅怕被村里人看到笑话,故意去离家远的村里捡破烂。她每天夜里三点就出发,天黑再悄悄摸回家。捡破烂的辛酸和艰难,让全家人都很心疼。被人欺负辱骂还有狗咬也有。
余红梅看了电视剧有一首歌就是《上海一家人》,“要生存要把泪擦干,走过去前面是个天”。本来电视里放的就是女人要做一个事就是九苦一分甜。
捡破烂的第一天,她卖了27元钱。然而谁又能想到,27元会成为亿万财富的起点。一个月后,最让余红梅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不仅村里没人因为捡破烂笑话她,在家打牌的妇女们都学起了余红梅,也捡起了破烂。但很快,捡破烂的妇女们就高兴不起来了。一天下来,谁都没有余红梅捡的多,有时候连余红梅一半的收入都不到,干着急也没办法。
大伙都想从余红梅这打探些捡破烂的窍门,来取经的人多了,余红梅干脆整合了一支妇女拾荒队,最高峰的时候有60人。余红梅的神奇之处在于:她说去哪里捡,哪里就真能捡到钱。
她们想不明白,余红梅哪来的这本事呢?一天,丈夫胡习周发现,每天夜里卖完破烂回来,余红梅就会闷头在房间里画一张图。图上不过是一些地点和时间,还有一些图形。能捡到钱的秘密怎么就在这了呢?
余红梅说,7月6号去收了,9月6号才能去,时间隔短了它就没有,它有一个生长周期。4月份、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就这样循环地捡。
余红梅发现垃圾生长也是也周期的。什么时间去过什么地方,她会标在图上。每个地方要隔一段时间再去,才能确保不会空手而归。“拾荒图”成了寻宝图,很快拾荒队的交通工具就从三轮车变成了小货车,一天下来,每人都能分100多块钱。
余红梅做梦都没想到,她的日子会因为收破烂开始闪闪发亮。
2007年,大伙发现沿街捡破烂的余红梅,不一样了。她不再去翻路边的垃圾堆,而挨家挨户的收一些旧木桶。收木桶这件事,即使现在,余红梅也乐在其中。因为这个东西收一个少一个 ,这些老人家拆房子 ,年轻人都会把它们丢了烧了,就没有了。
在余红梅家附近的村落里,这样的木桶家家户户都有。因为被塑料桶代替,大多都被遗忘在了角落里。
2007年的一天,捡破烂的余红梅遇到了一个姓刘的老板,让她意外的是,刘老板看上了她手里无意间捡来的几个旧木桶,这些旧木桶,余红梅家里有很多,没柴火时,婆婆就拆了木桶当柴火烧,捆住木桶的铁丝就当废铁卖。
刘老板出价一个8元,从余红梅手中买走了一批木桶,很快来买了第二批,每个木桶3块钱的利润乐坏了余红梅,她使劲的到处收桶,最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1000多个。
19、20、21,有21个品种。过去没有秤,最开始没有称的时候,地主就用这个装,一斛一斛的借出去了,地主家很聪明借出去的时候就用小的,收租子的时候就用大的收,所以叫小户子出,大户子进。一年的时间余红梅卖了7万多个木桶,纯利润20多万元。余红梅干脆租下了两个仓库来存放桶。可是木桶卖得越来越多,她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要这么多?后来听他们聊天说,这种桶,一个能卖二三十美元。人民币她才卖8元,对方转手就能卖30多美元,相当于200元。
余红梅了解到,刘老板与一位美国客商合作,办了一个加工厂,将旧木桶打磨、加工成工艺品,出口到国外,人民币将近200元。而此时的余红梅不想再满足于自己是寻找货源的角色,要掌握话语权,余红梅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我是你的股东,别的厂家要这个货我可以压着不给,我直接都给我们自己厂,这就是优势。我想如果入股这个源源不断的生意,我就赚第二道钱。
有远见的余红梅,用11车的木桶入股,占股30%,成为了那家公司的股东。用实物作为股份入股公司,这个决策,让余红梅靠着木桶的销售和股份,一年就赚了300万元。老物件也可以卖钱,余红梅豁然开朗,几年时间,她从收水桶,发展到木头、石磨,民间的老物件,什么都收。
接下来,余红梅做了一件同行很少有想到的事,成就了她亿万财富的关键一步。
2005年,有人托余红梅买一套古宅子回去建会所。在寻找古宅子的过程中,余红梅看到了许多让她心疼的旧房子,也嗅到了商机的味道。
这是一江西婺源县的一处古宅子,因为长时间没人居住和保护,眼看就要垮掉了。
村庄里的古宅建筑,结构别致,雕刻精细,很多经过上百年的沧桑岁月,依然保持着原有风貌,但随着农村的发展,面临不得不拆或者改建的命运,十分可惜,余红梅看到了一个变废为宝的机会。
余红梅:说白了这个行业在我们当地有市场空白,我觉得还行,能够把这些东西变废为宝,这种房子市面是没有卖的。
余红梅要做的古建生意,是一个两拆两建的过程。这是村落里的一处古宅子,余红梅买下后,把它的构件一个个全部编号,拆分下来装箱运到自己的基地,重新搭建起来,客户来挑选自己喜欢的古宅子后,余红梅把它再次拆分,编号装箱运到客户处,再次原封不动的搭建起来。
古建是一个建筑施工和传统技艺相结合的行业,对于只上过小学的余红梅来说,门槛不低。虽然自己不懂技术,但余红梅开出了优厚的待遇条件,迅速四处招兵买马,寻找到了30多位乡村工匠和行业高人。
这里是湖南醴陵的一個景区,总投资10亿元,由罗坚所在的集团投资建设,他们看中了余红梅手中的五六套古宅子。2015年,余红梅的6套古宅子就卖到了这个景区。
古建行业难度大,但利润高,一个工程的完成,就意味着上百万元的利润进账。
能看准行业的商机,并且敢于大胆尝试 ,这让余红梅先后涉足仿古家具、古建等多个行业。到2015年,一年就有上千万元的利润。
余红梅说,有的事情是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2015年,余红梅不顾大家的反对,砸下1个多亿元,打造了一个1300亩的民俗园区,想要发展凤凰寨村的乡村旅游。但是乡村游在全国已经遍地开花,想脱颖而出很难,余红梅一亿多元的投资让大家觉得很冒险。
2017年5月20日,正式开园的那天,出乎所有人预料,园区一天就接待了游客3万多人,而吸引着游客的脚步的,是余红梅对景区的特色布局。
这些难得一见的古代建筑,里面有国学馆、乡喜楼、大戏台等民俗体验项目,游客们仿佛穿越到古代世界。而余红梅四处收来的破烂,在这里可以供游客参观,有人看上还可以现场交易。
余红梅说,你如果不根据现在的市场来创新来剖析所有的这一切,你有古文化怎么样,大家不理你,你还是淘汰。因为我认为这个事是对的。直到有一天很多人都想学这个事,他已经隔的我很远了。
开园一个月,门票、餐饮等收入就达到100多万元。如今,上千人在余红梅的景区、古建公司就业,余红梅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她又有了新的目标。要在更多的村庄投资建造景区,带动更多的人靠家乡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过上好日子。
余红梅的创业故事在当地流传,激励了很多人,有人还把她的经历写成了一首歌:我喜欢跑掉,知道吧,走四方看世界,心比天大。
余红梅说,走四方捡破烂,她积累下亿万财富,但更让她有成就感的是,她用自己的方式给这些古建筑安了新家,把它们呵护好、利用好,让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的精神命脉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