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即教育”视域下的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主要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出发,总结了兴趣引领、阅读引导、创新指导等做法,以便达成所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引领;阅读引导;创新指导
语文学科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会倾听,学会说话,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但是,纵观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细嚼慢咽、条分缕析式的教学方式使我们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应试水平,但能力呢?听,听不真切;说,说不清楚;想,想不透彻;写,写不出来。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一、爱其师,信其道,兴趣引领
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论,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因此,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开学之初,作为语文老师,首先,我带领学生们用饮料瓶、蛋糕盒种小麦,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带领学生做游戏,这既为写作提供了一些素材,又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写作,我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父亲对我三年级时写的作文的评价:你看你写的什么东西?也就是这么一句话,扼杀了一个孩子对写作的兴趣,打击了我的自信。也许是自身“惨痛”的经历,使我更在意的去保护学生的兴趣。一次,学生在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抓住一个特定的情境,来描写一个人物。其中一个学生写的就是我,而且确实是把我放在了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学生课堂捣乱被我抓住了,我气急败坏地训斥那个学生的情景。换作其他老师,可能就会觉得这是学生故意损坏老师的形象。但是,我不仅没有责怪这个学生,反而大加赞赏,这是什么,是责任,更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保护。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谨记,慎言慎行,用一颗博大的胸怀去保护学生心中刚刚萌发的对于写作的一点点兴趣,那一点点光虽然微弱,但只要保护得当,也许会成为燎原的火种。
二、多读书,读好书,厚积薄发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巴金老人关于写作的一句话:“文学的最高技巧,就是不讲技巧。”学生写作不论是素材,还是语言,都必须依赖于积累,积累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
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语文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阅读的领路者和护航人,在班级内营造“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氛围。可以通过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读书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班每周都会拿出固定的两节语文课时间,让学生读书。利用活动课45分钟时间,组建班级“读书兴趣小组”,开展系列活动。每周周末,请家长配合,安排“亲子阅读”时间,至少3个小时。这样三管齐下,保证了学生充裕的读书时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陶行知在《全民教育》一文里,对终生教育作了科学的界定。教师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思想。那么,读书积累就是让学生将终生学习理念落到实处的可靠抓手。学生的写作,只有通过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三、讲技巧,教方法,创新指导
积累是为写什么服务,那么怎么写,也是重中之重。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在教育中做到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双眼;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空间;解放学生的时间。”作文教学也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我首先考虑的是方式上的创新,激发兴趣。通过“演词”的创意,我演你猜的新颖形式,将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和欢声笑语中轻松愉快地积累了成语。接下来由易到难,让学生用几个词连起来说一段话。怎样让学生的作文生动形象,这需要老师在技巧上的指导,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难题简单化。
对于作文教学,我认为只是理论性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关键的是让学生像学游泳一样,要“下水”。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以班级名义主办班报。将学生根据学习小组分成8个编辑部,每个编辑部主办一期。班报内容以班级生活为主题,学生自主选材,自主写作,自行投稿。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不但训练了小组整体协作、版面设计、美工、书写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为了自己的作品能够发表,能够主动的去关注观察身边的生活,以我手写我见。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布置写日记,效果好多了。在开始阶段,对于写作主题,不做要求,完全是自由作文。而且考虑到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防止“明星”学生的出现,对于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聘为班报的顾问和作品评论员,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在班报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期中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生活中发生的大事,有选择性的去确立一些主题,让学生的写作有所约束,提高学生命题作文的能力。当然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于整个活动的开展要有“放”有“扶”。
创设情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比如:食堂就餐时的情景,放学时观察一个接送孩子的家长,回去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创设情境就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写作要讲究一个“真”。
在学生产生兴趣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做好相应的积累,接下来就得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通过有效的指导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对于写作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写,多读多积累,潜移默化间就能从文学大家、前人优秀的作品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和熏陶,自然就由“会写”进化到“要写”,再到“乐写”,那么我们所追求的作文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作者简介:张飞(1980— ),男,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