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的策略探寻
冯霞
【摘 要】 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抓手。教学中,我们应创新策略,注重作文各个环节,遵循能力培养规律,采取多样化策略施教。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培养;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量学生语文功底的重要指标。然而,作为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作文教学,在现实中遇到诸多尴尬,现状不容乐观,教师不愿教,学生不乐学,甚至有部分学生“谈文色变”,对写作产生了畏惧感。对于学生方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就是小学生缺乏作文兴趣,没有有效观察带来的积累,也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故而作文时经常是无话可写或“装病呻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改变现状,进行作文教学呢?下面,我结合新课改实践中的探索,谈谈做法。
一、注重兴趣激发,采取多样化策略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方法简单单一,就是教师讲、评之后,学生又继续写,对于本堂课作文目标,很多教师自身心中都不明白,常常用最高标准来要求,导致很多学生长期感受不到作文进步和成功。这是导致小学生“说写畏惧”的重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打击”学生,他们更不会对作文产生任何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改变教学策略,灵活教学方法,特别是应注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的精力去做事情。”实践证明,在学生畏惧写作时,加强作文兴趣激发与培养是改变作文现状,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剂良药。记得在指导学生写一种动物时,考虑到学生对一些虽司空见惯动物缺乏细心观察,就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课前准备的《动物世界》视频,此时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最后他们写出了题材多样的习作。有一次,我让他们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所喜欢的植物,好几天他们都写不好。后来我带他们到大自然中进行观察,并适机点拨指导,回来后他们一下子就完成了这次习作。教写读后感的作文时,我们把课堂就搬到图书室外,让学生边看书边写,轻音乐把他们带进了书的世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他们受到了熏陶感染,迸发出写作的灵感。实践表明:灵活教学方法,注重兴趣培养,是改善现状,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策略。
二、注重素材储备,引导多途径积累
没有“厚积”,便不可“薄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发现,在作文时学生常有“无米之炊”的烦恼。要让他们“有米下锅”,就要从平时入手,积极引导他们注重素材储备,积累写作素材。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认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指导他们多从阅读中积累,摘录其中好词好句,指导他们用小本子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下来,做一个像蜜蜂酿蜜一样的采蜜人;还指导他们坚持写各种观察日记、读后感等,一段时间后,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材料库”,写作文时再也不愁“无米下锅”了。
三、尊重个体差异,提倡多层次要求
尊重个体差异是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不论是因材施教原则还是加强教学针对性,都要求我们必须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作文更是如此。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我们应提倡多层次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作文空间。
(一)命题适度放开。新课标明确提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求我们在作文命题上狠下功夫,放开学生作文思路,要尽可能符合他们表达意愿,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为此,我们可采取命题适度放开的策略,如写《假如我是……》、《我学会了……》等这样的半命题作文,由于命题灵活,不会牢牢束缚住学生的写作思路,学生有话可说,也就乐意写。
(二)上交可先可后。传统作文教学都是统一写作内容,统一写作时间,统一上交作文。在新课改实践的今天,我们倡导多层次,打破传统“齐步走”要求,允许给学生灵活的作文空间和平台。特别是对于一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可允许他们用更多的时间去构思、查阅资料及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才上交。如果作文质量太差,我们还应加以指导,再让他们重新构思、写作。作文上交有先有后,不仅照顾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且让学生认识到了作文的不可应付性。
(三)训练疏密有致。任何一项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作文能力更是如此,必须经过持久训练和反复践之。多年实践告诉我们,“题海战术”或密集型的训练,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事倍功半。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力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以训练,学生作文能力才能有效地提到培養。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们可适当加大作文训练密度,如每周安排写两篇习作,看两篇课外优秀习作,让他们熟悉各种题材的作文,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对于作文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则坚持少而精的训练原则,最多每周安排一篇习作,让他们能够“精雕细刻”,课外也只安排看一篇优秀习作。这样有疏有密的训练,学生既不会疲于应付,又能满足不同作文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效果会更好。
四、注重激励评价,提倡多样化评改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评改中我们应注重方法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努力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在评改时,对进步特别显著的学生,我们应采用鼓励性的评语。如“这次作文,你进步真大,真了不起。”“能写出这样好的作文,真让老师吃惊”等,以激发他们写作热情。而对一些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采用了协商性的评语,在与其共同探讨写作方法的同时,委婉地指出他们的不足,向他们提出更高的写作要求。如“要是你的作文更有条理些,老师一定会更喜欢的。”“如果你的想象更大胆些,你的作文一定会更棒的。”这些评语就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作文条理不够清晰,想象不够丰富,这样在以后的习作中,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加以改进了。
当然,作文教学还涉及到众多方面,我们难以一一述之。总之,对于作文教学,我们根本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我口写我手,我手书我心”的自由作文者。而这样的实施途径是多样化,步伐是缓慢的,力度是渐增的。
参考文献:
[1]陈晓菱,浅议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J].课外语文,2015年。
[2]王楠,浅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
[3]胡教敏,关于培养学生创新作文能力的几点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