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优质课大赛看农村课改
王新年++铁铮
今年暑假,新乡市举办了2016年度初中历史学科农村教师优质课大赛。进入最后复赛的16位农村教师每人要从事先指定的5课中抽签选定1课,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进行10分钟的教学片断展示和5分钟的现场答辩。短短10分钟的展示,教师们的基本功可圈可点,都能基本准确地梳理教学内容,掌握课堂节奏,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比赛过程也折射出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从知识灌输到学法指导还需转变观念
教学片断展示这种比赛形式,教师面前没有学生,却要体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对于赛课来说确实是难点。而参赛教师平时可能没有参与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所以,虽然他们刻意注重采用面对学生的语气,但缺少巧妙的问题设计,几乎都是紧扣知识点一讲到底:讲历史背景、讲事件经过、讲结果意义……个别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设置了提问,如: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可惜匆匆带过后,就奔向下一个知识点。课改以来,大家都在反对“满堂灌”“满堂问”,但纵观我们的课堂现状,依然缺少明确的教学分工和学法指导。可见,教师们的学生观还需更新,要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要想讲得好,前提是转变观念,真正“以生为本”,认识到“讲”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和阐释。要想讲得透,基础是理解到位;要想讲得顺,关键是情感共鸣;要想讲得巧,关键是生活联系;要想讲得活,重点是思维碰撞。“讲”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看似平常,却体现了教师的理念与功力,教师们对于“讲”的艺术还需多加研究。比如通过精心的“问”引出精当的“讲”,从而点拨思路、启发思维。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如果将直接提问改为如下设问,是否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打了败仗,打了败仗才进行了长征,为什么我们还说这是胜利?”有时还可以把“讲”和“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比如组织现场调查、模拟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等。
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还需整合拓展
参赛教师几乎都是紧扣课本,每一个步骤严格依据教材进行,甚至讲同一课题“红军长征”的教师,讲课的程序都一样:长征原因、路线、转折、胜利。这也许是赛课求稳妥的考虑,但是“千人一面”,如何体现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如何言传身教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其实,在这里只要把握住“长征精神”这一核心,就可以大胆取舍、整合拓展,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而已。如几年前的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例就没有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通过“数字长征—故事长征—探究精神—我说长征”四个环节,组织学生梳理长征过程,在活动中了解长征之“长”、长征之“难”、红军“不怕”,感受长征精神,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可能是由于受赛课的时间限制,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尽可能精简,对于长征过程,近半数的教师都是只点到了瑞金出发、遵义会议、会宁会师,中间过程直接省略。其实,即便时间有限,力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准确是基本要求,通过恰当的活动设计,长征路线的完整呈现是可以做到的。如:制作一个长征路线示意图,将关键地点留白,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词填空;或是让学生结合地图阅读课文,自己动手绘制长征路线示意图。这样做既减少了教师的“讲”,又增加了对教材的“学”和“用”,同样的时间,由于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收效也不同。
三、从知识问答到情景体验还需学生深度参与
此次比赛,虽然也有不少教师着意通过问答体现对学生的引导,但大部分的问题只针对基础知识点,提问简单化、浅表化。这与课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关注体验的精神相去甚远。即便是导学模式,如果没有充分的小组对话、互学,也可能导致只有个别学生主导对话过程,其他学生跟从附和。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就没有情绪的跃动、思维的灵动、情感的触动,也收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角度看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视角分析历史现象,通过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如直接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重要地点”不如改为情景活动:某电视台准备拍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录片,请你帮助拟订拍摄计划。在这一活动中,说明拍摄主旨即是主题的提炼,选择拍摄地点即是对长征路线的梳理,确定采访对象可以培养学生多渠道学习历史的能力。
四、从套用模式到创意设计还需思维灵动
教师在学习先进的时候不妨采取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主义”。但“拿”什么、如何“拿”,是有讲究的;“拿来”之后如何用,也大有讲究。鲁迅说,“拿来主义”者要做到“沉着、勇猛”“有辨识”“运用脑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我所用地拿、不卑不亢地拿。
课改以来,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学习先进模式,观摩优秀课例,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名教师都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自身特质、学生成长特征进行合理改造,而此次大赛中有的教师几乎照搬省优质课获奖课例的思路,这样的做法就十分不可取。本次赛课,有些教师就套用了导学探究、小组合作等模式。其中一位教师将全课的学习分为“互动导入—自主阅读—小组交流—问题探究”四个环节;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环节则是“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战演练—畅所欲言”。
这样简单地挪用现成的教学模式、照搬获奖课例的思路,缺少了自己的思考,没有独到的创意,就失去了学习先进的意义。
教为不教,学为创造,观摩学习,不是为了照搬照抄,是为了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教学是艺术,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简单地套用模式,不仅自己得不到提高,而且生搬硬套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平时的听课观摩中,应本着学习的态度去比较,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思路,谁的更巧妙?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样设计?这些都值得教师认真思考。
五、立足现实谋求发展还需超越自我
不可否认,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如:教学条件较差、学历普遍偏低、教师人数少、培训与交流机会少……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教师的实际与课改设想之间存在差距。但是,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就主动改变自己。
而今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为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无论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只要在百度等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对自己想要查看的资料进行一次地毯式搜索和全面了解,有了详尽的资料储备,就能胸有成竹、大胆发挥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地把从不同途径得到的信息加以整理,用于教学实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不再是被动的“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是问题解决的“合作者”,是建构知识的“共同体”。获取知识不再是师生的唯一目标,知识也不过是课堂遗留给师生自然而然的积累。各种网络平台还可以给教师们的交流提供方便,克服了农村学校师资有限、交流少的弊端,如此开阔视野的同时,眼界也会提升。
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教师是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广大教师要眼中有人、胸中有法、心中有情、口中有词,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不辱师名。
(责 编 再 澜)
今年暑假,新乡市举办了2016年度初中历史学科农村教师优质课大赛。进入最后复赛的16位农村教师每人要从事先指定的5课中抽签选定1课,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进行10分钟的教学片断展示和5分钟的现场答辩。短短10分钟的展示,教师们的基本功可圈可点,都能基本准确地梳理教学内容,掌握课堂节奏,达成教学目标。但是,比赛过程也折射出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从知识灌输到学法指导还需转变观念
教学片断展示这种比赛形式,教师面前没有学生,却要体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对于赛课来说确实是难点。而参赛教师平时可能没有参与过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所以,虽然他们刻意注重采用面对学生的语气,但缺少巧妙的问题设计,几乎都是紧扣知识点一讲到底:讲历史背景、讲事件经过、讲结果意义……个别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设置了提问,如: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可惜匆匆带过后,就奔向下一个知识点。课改以来,大家都在反对“满堂灌”“满堂问”,但纵观我们的课堂现状,依然缺少明确的教学分工和学法指导。可见,教师们的学生观还需更新,要更加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
要想讲得好,前提是转变观念,真正“以生为本”,认识到“讲”不是教师唱独角戏,不是简单地告知,而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讲解和阐释。要想讲得透,基础是理解到位;要想讲得顺,关键是情感共鸣;要想讲得巧,关键是生活联系;要想讲得活,重点是思维碰撞。“讲”是历史教师的基本功,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看似平常,却体现了教师的理念与功力,教师们对于“讲”的艺术还需多加研究。比如通过精心的“问”引出精当的“讲”,从而点拨思路、启发思维。关于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如果将直接提问改为如下设问,是否更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是打了败仗,打了败仗才进行了长征,为什么我们还说这是胜利?”有时还可以把“讲”和“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比如组织现场调查、模拟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等。
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还需整合拓展
参赛教师几乎都是紧扣课本,每一个步骤严格依据教材进行,甚至讲同一课题“红军长征”的教师,讲课的程序都一样:长征原因、路线、转折、胜利。这也许是赛课求稳妥的考虑,但是“千人一面”,如何体现教师的智慧与创造?如何言传身教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和指导?其实,在这里只要把握住“长征精神”这一核心,就可以大胆取舍、整合拓展,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而不仅仅是“教教材”而已。如几年前的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例就没有拘泥于教材顺序,而是通过“数字长征—故事长征—探究精神—我说长征”四个环节,组织学生梳理长征过程,在活动中了解长征之“长”、长征之“难”、红军“不怕”,感受长征精神,激发情感,升华认识。
可能是由于受赛课的时间限制,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都尽可能精简,对于长征过程,近半数的教师都是只点到了瑞金出发、遵义会议、会宁会师,中间过程直接省略。其实,即便时间有限,力求教学内容的完整准确是基本要求,通过恰当的活动设计,长征路线的完整呈现是可以做到的。如:制作一个长征路线示意图,将关键地点留白,指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选词填空;或是让学生结合地图阅读课文,自己动手绘制长征路线示意图。这样做既减少了教师的“讲”,又增加了对教材的“学”和“用”,同样的时间,由于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收效也不同。
三、从知识问答到情景体验还需学生深度参与
此次比赛,虽然也有不少教师着意通过问答体现对学生的引导,但大部分的问题只针对基础知识点,提问简单化、浅表化。这与课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关注体验的精神相去甚远。即便是导学模式,如果没有充分的小组对话、互学,也可能导致只有个别学生主导对话过程,其他学生跟从附和。没有学生的深度参与,就没有情绪的跃动、思维的灵动、情感的触动,也收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学生的角度看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视角分析历史现象,通过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和作业设计,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如直接提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重要地点”不如改为情景活动:某电视台准备拍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录片,请你帮助拟订拍摄计划。在这一活动中,说明拍摄主旨即是主题的提炼,选择拍摄地点即是对长征路线的梳理,确定采访对象可以培养学生多渠道学习历史的能力。
四、从套用模式到创意设计还需思维灵动
教师在学习先进的时候不妨采取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拿来主义”。但“拿”什么、如何“拿”,是有讲究的;“拿来”之后如何用,也大有讲究。鲁迅说,“拿来主义”者要做到“沉着、勇猛”“有辨识”“运用脑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我所用地拿、不卑不亢地拿。
课改以来,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教学模式。学习先进模式,观摩优秀课例,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名教师都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特点、自身特质、学生成长特征进行合理改造,而此次大赛中有的教师几乎照搬省优质课获奖课例的思路,这样的做法就十分不可取。本次赛课,有些教师就套用了导学探究、小组合作等模式。其中一位教师将全课的学习分为“互动导入—自主阅读—小组交流—问题探究”四个环节;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环节则是“问题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战演练—畅所欲言”。
这样简单地挪用现成的教学模式、照搬获奖课例的思路,缺少了自己的思考,没有独到的创意,就失去了学习先进的意义。
教为不教,学为创造,观摩学习,不是为了照搬照抄,是为了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教学是艺术,体现了教师的智慧,简单地套用模式,不仅自己得不到提高,而且生搬硬套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平时的听课观摩中,应本着学习的态度去比较,同样的课题、不同的思路,谁的更巧妙?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样设计?这些都值得教师认真思考。
五、立足现实谋求发展还需超越自我
不可否认,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如:教学条件较差、学历普遍偏低、教师人数少、培训与交流机会少……这在客观上导致了农村教师的实际与课改设想之间存在差距。但是,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那就主动改变自己。
而今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为农村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无论教学中遇到什么问题,教师只要在百度等搜索引擎里输入关键词,就可以对自己想要查看的资料进行一次地毯式搜索和全面了解,有了详尽的资料储备,就能胸有成竹、大胆发挥了。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要及时地把从不同途径得到的信息加以整理,用于教学实践。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不再是被动的“传授者”与“接受者”的关系,而是问题解决的“合作者”,是建构知识的“共同体”。获取知识不再是师生的唯一目标,知识也不过是课堂遗留给师生自然而然的积累。各种网络平台还可以给教师们的交流提供方便,克服了农村学校师资有限、交流少的弊端,如此开阔视野的同时,眼界也会提升。
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课程,改到难处是教师”。教师是决定课改成败的关键。课改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广大教师要眼中有人、胸中有法、心中有情、口中有词,这样才能够有所作为,不辱师名。
(责 编 再 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