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之我见
【摘 要】鲁迅小说的重要题材之一就是知识分子问题,本文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论述,并对其表现的历史意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
【关键词】鲁迅 现代小说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思想最为活跃的,也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一类人物。在我国风云多变的“五四”时期,许多进步人士都积极加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行列,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具有民族责任感的民主主义战士的鲁迅,也拿起笔杆作为武器,唤醒民众来为启蒙“呐喊”助威。为此,他写了很多反封建作品,仅是写知识分子的小说就有十多篇,这些小说写出了旧中国各类知识分子形象,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病态”,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受科举毒害的迂腐、卑琐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黑暗笼罩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鲁迅先生出于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愤激,使他以冷静的头脑,解剖自己民族的灵魂,写出了小说集《呐喊》。如其中《孔乙己》中孔乙己是个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的老童生,同时又是一个精神上自我麻醉和自我欺骗,深受科举毒害、迂腐、穷愁潦倒而又死要面子的知识分子。孔乙己读过书,不能依靠所学的知识来过活,也不愿劳动,总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处处显示自己的身份,卖弄学问。鲁迅先生把解剖自己的精神运用于整个民族,既揭示当时的黑暗现实,把迂腐、穷酸的孔乙己作为我们民族的劣根性进行批判,同时,又表达了对这类知识分子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再如《白光》中,陈士成是个穷困潦倒中年男子,他总认为自己作为大富人家的世家子弟,应以功名利禄为重,自己前程应平步青云,他梦幻科举能为自己带来锦秀前程,连续十六回参加县考,屡考屡败。多少回那编织成的灿烂图景出现在他的梦幻中,又因考场失意而变成冷酷的现实无情地撕裂着他那狂热的心,可他愈失意,被功名利禄点燃的欲望之火就愈难以熄灭。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对财势的狂热追求又全部集中到谣传上了,幻觉和幻听不可抑制地把他引向变态的狂乱中,最终扑进了闪烁着白光的湖水之中,结束了他卑贱而苍白的生命。
在封建社会大厦将倾的时候,孔乙己、陈士成等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都只能是没落、潦倒,他们所追求的科举仕途,就会全然失去可靠的依附,只能给他们带来迂腐、卑琐的命运,而成为封建科举制度的殉葬品。
二、守旧虚伪,不学无术的封建卫道士形象
“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遭受挫折,文化战线上的封建守旧势力掀起了一阵阵封建复古主义逆流,他们以社会良心和道德楷模自居,恶毒诽谤新文化运动,蛊惑人心,败坏世风。如《肥皂》中的四铭是个典型的封建卫道士,他处处以正人君子自居。他推重孝道,痛恨世风的堕落,攻击新学堂,咒骂女子入学、剪发。四铭道貌岸然的外表和慷慨激昂的言论后面,却深藏着一个肮脏卑琐的灵魂。对女乞丐胴体的渴望,只能存在于四铭的潜意识之中。但正是被压抑的淫念无法满足的苦恼,支配着四铭此后的种种言行和表层心理的活动。四铭是知识分子中的一个满口忠孝节烈,满肚子男盗女娼的伪道德家。
再如《高老夫子》里的高老夫子为新国粹派人物,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实则既不通新知,也不懂历史,就连高尔基姓名也不了解,以为姓高名尔基,竟然改名高尔础;他连起码的文学常识都不懂,熟悉不过是“桃园三结义”之类的民间通俗故事。小说还通过他备课的艰难和上课的狼狈,揭示了他不学无术的本来面目,又从他赌钱和看女学生揭示了他可恶的内心世界,深刻揭示出他是个灵魂肮脏和狡猾顽固的新国粹派封建卫道士。
三、开始觉醒的消极、彷徨、寂寞的知识分子形象
受“五四”新思潮冲击并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以改革中国社会为己任,具有强列的社会责任感和激进的反封建主义态度。但他们对于旧的社会势力缺乏更深刻的认识,因而也有着不切实际的希望。所以对于中国社会改革的艰难和曲折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和“韧战”的精神,于是表现出消极、彷徨、苦闷、寂寞等性格。
首先,《孤独者》中魏连殳是个被社会视为“吃洋教的新党”,他清高、阴郁而孤傲,蔑视封建传统,憎恶黑暗现实,他在自己的不断家变中,面对庞大的势力包围,他努力反抗,但最终连赖以生存的职业也被剥夺,连生存也难以为继,使他绝望,他不得不为了“活几天”去当杜师长的顾问,他又深恶痛疾自己用灵魂作抵押,他醒来的灵魂嫉视现今的一切,他明白自己先前的反抗无论怎样激烈,但仍然是“真正的失败了”。因而,他借酒消愁,用以麻醉自己清醒的灵魂,这种自杀性的行为固然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反抗”,但也是一种解脱孤独痛苦的精神折磨方式。魏连殳是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他凭借个人力量同封建社会作斗争,但在强大的黑暗现实面前只有妥协、孤独、寂寞、彷徨,最终以悲剧结束人生。
其次,《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是个中学教师,曾经是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反封建的激进勇士,但在强大的封建黑暗势力的打击下倒退了,“像一只苍蝇绕了一个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与《孤独者》中魏连殳相比,他们有着近似的行为,但不同的是,魏连殳虽然“躬行先前所反对的一切”,但内心的矛盾冲突至为激烈,而吕纬甫却似乎更多的是在“无聊”的随随便便中既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又浑浑噩噩地打发日子,包含着一种明显的自我嘲弄的成份,虽有时激动,更多的却是消沉和颓唐。曾经在封建势力面前作过无畏斗争的魏连殳、吕纬甫是值得肯定的,但魏连殳、吕纬甫二人的妥协也是让人感到遗憾的。
再如《伤逝》,乍看就是一篇以爱情为主的小说,实际是借爱情问题提出了在封建社会里的青年,特别是妇女,究竟怎样才能从旧势力下得到解放?涓生和子君的爱情一开始便是在不自由的条件下进行的,当婚后的子君极力在新的家庭关系中修补和恢复婚前完全独立的个人生活的时候,双方逐渐加深了裂痕,使他们都陷入了孤独与孤立的境地,并最终酿成了爱情婚姻的悲剧。子君和涓生一样单凭个人力量去争取个性自由、婚姻自主,缺乏必要的生活基础,最终为婚后生活的窘迫而导致爱情悲剧。使子君不得不平庸,涓生不得不冷酷,使生活扭曲变形。
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普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不幸命运,展示出了“五四”前后的知识分子形象,它栩栩如生地展示了那个历史年代的真实特征,也是我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的珍贵“史料”,更给知识分子提出了严峻的思考:面临困境怎么对待?
★作者简介:瞿云华,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