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和塔:钱塘江畔“塔将军”
苏寒山
杭州历史悠久,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素以自然风光优美,名胜古迹众多闻名,每日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寻古探幽。六和塔作为杭州标志性建筑之一,历来是观光者的必游之处。古人评点杭州着名古塔时,曾云“雷峰塔如老翁,保俶塔如少女,而六和塔如将军”。六和塔坐落在杭州西湖南面钱塘江之滨的月轮山上,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身姿,享誉国内,被称为西湖古塔之首。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不断
六和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钱俶的南果园,被他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
从地理位置来看,杭州位于钱塘江下游北岸,濒临东海杭州湾,当时海水江潮冲击堤岸,沿江庄稼房屋时常被淹掉,人畜财物不断受威胁。吴越国国王钱俶征集了大量民工修造了百余里长的钱塘江海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江潮的危害,促进了航运。因为当时吴越国国王信佛,一时间佛教风靡全国,人们普遍认为佛法无边,是最有力量镇压钱塘江兴风作浪的。为了使江潮永不为患,钱俶听从延寿、赞宁两位和尚的建议,因地建塔以镇江潮。所以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钱塘江的怒涛汹涌,就不会有六和塔的千古风流。
讲到六和塔的塔名,有一说取自于佛教的“六和敬”。“六和敬”即僧侣团结共处的6个方面:身和敬,同礼如来;口和敬,同赞佛德;意和敬,同信彼岸;戒和敬,同守戒律;见和敬,见解同空;利和敬,衣食均等。也有人称“六合塔”,取“天地东南西北”六方之合以体现其广阔的含义。还有一说,源自《晋书·五行志》:“六气和则沴疾不生,盖寓修德祈年之意。”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寄托了人们对六和塔消灾祈福功能的冀望。
六和塔还伴随着许多典故,诸如“钱王射潮”“六和镇江”“鲁达圆寂”“武松出家”等古代民间传说。
“钱王射潮”说的是:古时钱塘江潮水凶猛,给两岸人民带来灾害。吴越王钱镠治理杭州,对修建中的钱塘江海堤屡被潮水冲塌非常苦闷。侍从说,这是江中有潮神作怪。适逢八月十八(据传为潮神生日),钱王带万名弓箭手蓄势以待,当潮神出现时,钱王发出“放箭”命令,霎时万箭齐发,潮神落荒而逃,潮水退去。从那时起,海堤才得以造成。百姓为纪念钱王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鲁达圆寂”和“武松出家”取材于《水浒全传》第119回。说的是宋江率梁山好汉平方腊后,鲁智深和武松在六和塔的六和寺内疗伤。鲁智深夜半听到了钱塘江上潮声雷响。鲁智深是北方人,从没听说过钱江潮,以为是战鼓声,便起身准备迎战。后来僧人跟他解释,方知这是潮信。于是他想起以前出家时师父说过“听潮而圆,见信而寂”的偈言,觉得这是宿命,便在六和塔边圆寂坐化了。
建筑之美
最初,六和塔为镇江潮而造。据民间传说,六和塔建成之后,江潮果然不再荡溢迸流,而是乖乖地沿着原先的江道平稳地流动。然而,从科学的角度,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塔如何能挡得住江潮的侵袭?事实上,六和塔建成后仅两宋300多年中,钱塘江发生的破坏严重的大潮灾难就达17次之多。不过六和塔建成后,不仅装点了湖光山色,而且大大便利了钱塘江航运,却是不争的事实。
六和塔高约60米,兼具灯塔照引航向之功用。那时候的钱塘江上,风波险恶而航船众多,时常有事故发生。巨塔高高耸峙之后,每当夜幕降临,江上往来船只,都凭塔顶明灯高照辨识行船方位、方向,航行得到了安全保障。
六和塔原本是座九层木塔,是江南一带少有的高塔。自建成以后1000余年来,由于兵火不断,塔身屡遭破坏。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改建成13层木廊外檐结构。外观虽然有13层,但13层之中,有“七明六暗”,“六暗”——今天所见到塔外观6层偶数层,是走不进去的,也就是说内部只有7层。同样59.89米的塔高,每层廊的深度大约阔出去有2米左右(上层减缩),“塔将军”就显得发福臃肿了。清朝的这种操作,在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看来是违规的,他在1935年发表的《杭州六和塔复原状计划》里毫不客气地给予批评,并做好了复原南宋时期六和塔的重修计划,觉得这样才“对得住这钱塘江上的名迹”。可惜,随着不久后抗战的爆发,梁思成先生的热忱也只能随着这些图纸沉寂在箱底了。
六和塔塔身为砖砌,外檐为木结构,这种结构在宋塔中极为普遍。塔身结构从外到里分外墙、回廊、内墙、中心小室4部分,沿塔四周设有环形楼梯,共226级台阶,从塔内拾级而上,可直达塔顶,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内环为塔心室,外环为厚壁,中间夹以回廊,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设倚柱,并联结木檐。墙身四面壁门,因墙厚4.12米,故进门后,就形成一甬道。甬道两侧有壁龛,壁龛下部做成须弥座。穿甬道而过,内为回廊、内墙四边辟门,另四边为壁龛,相间而成。甬道直通中心小室,壁龛内嵌有《四十二章经》石刻。
中心小室原为供奉佛像的仿木建筑,制作讲究。六和塔所有壶门均线条流畅,是南宋时期典型做法。塔身第七层和塔刹为元代重修。六和塔中须弥座上砖雕约200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艳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有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有舞腾跳跃的狮子、麟麟、狻猊;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嫔伽等。这些砖雕,与宋朝《营造法式》所载如出一辙,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外观看,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各层斗拱、重檐和塔身三者之间在尺度阴影设计上非常和谐,塔身外观上的明暗间隔收分极为合理,轮廓衬托分明。每层檐角还挂有大铁铃,共计104个,疾风吹来,能听到悦耳的声响。
六和塔是眺揽钱塘江美景的绝佳去处。登上塔顶,极目南望,感受到的是凉爽怡人的习习江风,钱塘江大桥和滔滔江水构成的别具雄浑情韵的壮丽图画,使人心胸宽朗,神思飞扬。而站在钱塘江畔,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六和古塔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与钱塘江大桥一古一今,一竖一横,风格虽然不同,却在这里完美无缺地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了一起,不由让人寻味,感叹造物的神奇。
这里还是着名的观潮胜地。钱塘江潮汐有世界奇观之誉,潮水天天都有,尤其在中秋前后最大。早在南宋时,六和塔就是观潮的最佳地点之一,宋、元、明三代,以六和塔为中心的杭州江干一带前来观潮的人就很多,观潮之风长盛不衰,成为了传统的人文活动。如今每年中秋节前后,六和塔一带还是会人山人海,从塔上观看,潮水极为壮观,由于是自上而下俯看,潮水涌动翻腾的样子十分真切,动人心魄。
除了中秋节,如今每年除夕当天晚上9点开始,六和塔还会举行“除夕迎新慈善祈福敲钟”活动。来六和塔登高、敲钟、祈福,已成为当地百姓祈求平安的一种美好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