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工作在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发展中的应用探析

汪集锋



摘要:社会适应性源于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进化理论学说(Theory of Evolution)“适者生存”一词,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等。以福利院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需求和再社会化理论,选取5名大龄孤残儿童开展8节次团体活动,通过前测与后测数据分析,探讨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作用与成效。结果显示,团体工作对孤残儿童提升自我、增强社交与生活能力、发掘自身优势、加深社会环境认识、自我保护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团体工作;福利机构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8)06-0038-07
一、研究背景与相关理论
(一)研究背景
2014年,全国共有孤残儿童52.5万人。2016年,全国共有儿童收养救助服务机构705个,其中儿童福利机构465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240个。生活在福利院中的孤残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弱、不遵守规则、孤独、自卑、敏感、虚荣、适应性差、偏执,并伴有多种情绪障碍(脱抑制性依恋障碍、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孤残儿童成年后进入安置阶段,生活不能自理者、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者将进入成人福利院,而具有劳动能力及意愿者将着力培养回归社会,自食其力。为体现社会对孤残儿童的尊重,培养孤残儿童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团体工作是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强调运用团体的内动力和互动作用来实现个人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国心理学家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提出,他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马斯洛看来,生理需求是第一层次,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逐级递增,只有满足了生命最基本的维持因素之后才有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机会与筹码。大龄孤残儿童有生理、社交、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他们成年后需要生存、工作、组建家庭、寻求亲情和精神寄托,满足自我心理需要,增强自我效能感,实现自我价值。
(三)社会适应理论
“社会适应”一词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提出,他认为生活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试,而“社会适应”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态度等的过程,社会适应的表现方式通常有顺应、自制、遵从、服从、通化等。社会适应包含身体适应、心理适应、文化适应、职业适应、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本文将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由一种环境到另一种环境在社会规则、人际交往、家庭关系、自我保护、团队合作等方面改变自己行为、认知、心理、态度等的过程。
二、团体工作过程
(一)背景
生活在福利机构中的儿童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他们的交往对象也相对固定,这对他们发展健康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认知十分不利。有研究表明,儿童要健康地成长为一名符合社会要求的成员,不仅需要在身体上受到照顾,还需要与社会成员进行交往,发生情感上的联系,否则,社会化就会受到伤害。GC儿童福利院以收养社会孤残儿童为责任,采取集体生活和封闭管理的养育方式,目前共收养孤残儿童246名。其中,男孩160名,占总数的65%,女孩86名,占35%;0—6岁(含6岁)儿童98名,约占总数的39.8%;6—14岁(含14岁)儿童120名,约占48.8%;14岁以上28名,约占11.4%。本研究于2017年5月至7月在GC福利院六楼的社会工作室开展,其研究对象为年满16周岁、残疾程度轻、身体条件较好、具有回归社会愿望的大龄孤残儿童。
(二)组员构成
在GC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儿童中,99%以上属于残疾儿童,年龄跨度大(3—18岁),残疾程度重,种类多,复杂的儿童构成和单一的管理方式,使得大龄孤残儿童无法得到更多地关注。經过前期的访谈(儿童、阿姨、老师)和观察,社会工作者选取了5名成员(4男1女),年龄界于17—18岁之间,具备一定生活能力,身体条件较好,无明显智力障碍。他们学习了基础文化知识,情绪控制力较好,残疾程度轻,具有回归社会的强烈愿望,且组员同质性较高(详见表1)。
(三)目标
总目标:帮助组员认识、了解和融入社会;帮助组员认识自我;发掘组员自身优势,让组员做好回归社会准备。
具体目标:第一,帮助组员认识社会基本规则,了解基本法律常识和道德标准;第二,提升组员求职意愿并学习求职技能和方法;第三,培养组员自我保护意识及方法;第四,帮助组员了解自身优势及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第五,掌握独立生活技巧,并学习解决困难的方法;第六,帮助组员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及如何组建家庭。
(四)计划与实施
在拟定团体目标后,笔者参考文献,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理念,以GC儿童福利院为基础,设计团体活动方案。本次活动共有8个节次,每节一个主题,内含规则、人际、家庭、自我保护、工作等多方面维度。第一节为“认识”,旨在帮助组员了解团体内容和形式,提升组员积极性,并进行前测问卷填写。第二节为“规则”,帮助组员了解社会运行的底线和标准,了解法律常识和道德标准,增进是非判断的水平,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准则。第三节为“工作”,帮助组员了解自身性格、优点、特长等,通过实战演练网络求职的方式,了解求职途径,把握今后努力方向。第四节为“人际”,学习社交方法,提升组员人际交往能力并融入社会。第五节为“家庭”,帮助组员了解恋爱、婚姻和家庭的概念及责任。第六节为“团队”,培养组员合作意识。第七节为“保护”,帮助组员了解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及学习自我保护方法。第八节为“出发”,也是团体最后一节,回顾团体内容,后测问卷填写及评估。具体内容见表2。
在选取组员和制定方案后,针对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性团体活动“走上社会”正式开始。活动由福利院专业社工主带,每周1—2次,每次约90分钟,共8节次。活动中社工扮演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等角色。第一节活动,社工介绍团体内容并与组员共同完成了团体契约,带领组员完成前测问卷的填写,破冰游戏“悬浮空中”让组员兴趣十足,团体气氛活动。组员积极参加与分享,并表示团体活动设计符合他们的期望,多样化的形式提高了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节活动,社工带领组员完成了视频案例的学习并用有奖问答方式学习基本法律常识,组员表示自己学习到了非常有用的知识,对今后进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组员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巩固学习并主动寻求帮助,为后期活动做铺垫。第三节活动,社工检查家庭作业,组员完成质量较高。社工带领组员完成霍德兰职业兴趣测试问卷,利用电脑等工具指导组员如何求职并完成一份简历制作。社工与组员一起探讨自身优势并制定目标。第四节活动,社工与组员一起进行情景模拟,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共同讨论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组员一起讨论自己之前与他人交往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并从中学习经验教训。第五节活动,社工以自身为例,向组员描述自己恋爱、婚姻、家庭的过程,在分享中,社工以责任为主体,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遇到的困难。观看视频,了解每个过程中个体需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组员表示自己对未来组建家庭有了更多信心。第六节,在热身游戏“浮球试验”中,组员相互配合,分工合理,不仅活跃气氛,也增强组员团队合作意识。在主题任务“寻找宝藏”中,组员相互讨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最后找寻到宝藏所在地。此外,社工与组员一起讨论求助于他人的内容和方式。第七节活动,社工与组员一起学习案例视频,讨论自我保护对自身的重要性。组员相互讨论现实生活中需要进行自我保护的情况和方法。社工带领组员学习社会的复杂情形,并举例说明。第八节活动,结束阶段,社工带领组员进行团体内容回顾,填写后测问卷,个体访谈评估,并鼓励组员开始行动起来。
三、团体工作过程成效
(一)效果检验
在团体活动结束后,社工采取问卷分析、满意度分析和深度访谈进行评估,三者的相互结合运用旨在评估团体活动的效果。
1.前后测问卷对比分析
为有效评估团体活动成效,研究者根据团体方案与目标自制前后测问卷。具体包括工作求职、人际交往、组建家庭、团队合作、自我保护、社会规则、社会环境和基本常识等8个指标,旨在检验组员通过团体活动后是否获得明显改善。运用Spss Statistics 19.0检测发现,组员在工作求职、人际交往、自我保护、社会环境、社会规则、基本常识等6个方面改善明显,在组建家庭和团队合作方面无明显改善(详见表3)。表中的前后测平均值为5名组员各个指标总分的均值。
从表3可知,指标1“工作求职”的p=0.000<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在经过8节团体活动后,在工作求职方面改变明显,从之前的不了解、没想过,到现在掌握一到两种求职方法,并更加深入了解自我,制定目标计划,为以后回归社会奠定基础。
指标2“人际交往”的p=0.002<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在人际交往方面改变明显。经过团体活动的介入,组员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方法及保持良好关系的途径,并在生活中实践操作。组员在数据收集时表示自己能够与他人交往。
指标3“组建家庭”的p=0.056>0.05,表示差异不显著,说明组员在经过团体活动后在组建家庭的愿望、方法以及需要做出的努力方面改变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组员自幼被遗弃,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尚未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暖。虽然有部分组员曾经被寄养一段时间,但是与原有家庭的分开使得他们对家庭的概念模糊,自己以后组建家庭的愿望不是很明显。此外,组员处于社会弱势阶段,组建家庭所需要的经济物质条件是他们不具备的,故此,组员该项变化不明显。
指标4“团队合作”的p=0.318>0.05,表示差异不显著,说明组员尚未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并且没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组员生活在福利机构中,封闭的环境和集中的生活让他们从小具有自私和冲突的个性,不懂得分享,不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等。在团队活动中,组员虽然合作完成了任务,但是一次任务的完成还远远不足以改变组员原有的个性,所以组员该项变化不明显。
指标5“自我保护”的p=0.004<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在自我保护方面改变明显。封闭的环境让组员无法感受到社会的残酷和复杂,但在团体活动中,社工与组员一起分享,通过真实案例为组员带来直观感受。組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包括财产、身体、生命安全等方面,并掌握了求助办法和紧急求助单位。
指标6“社会规则”的p=0.001<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在社会规则方面有了改变。通过团体活动,组员了解了基础法律常识和道德标准,懂得社会运行的规则及其重要作用。组员遵守规则,并了解违背规则带来的后果。
指标7“社会环境”的p=0.002<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对自己今后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了一定了解,明白了社会的复杂性,了解了当前我国针对孤残儿童的政策。组员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愿望是该项指标改善的原因之一。
指标8“基本常识”的p=0.005<0.05,表示差异显著,说明组员对今后生活的基本常识有了掌握,主要包括出行方式、证件办理等,在团体活动中社工设计环节将其融入,组员学习认真,效果较好。
2.满意度评估分析
团体满意度的调查是评估组员对团体满意度的方法,它对社工了解团体介入的反应非常重要。满意度调查旨在了解成员收货和对团体活动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的满意度问卷,主要从团体内容、活动形式、社工技巧、社工态度、团体环境、节次时间、团体质量、实用性、需求满足和团体游戏等10个指标来分析(详见表4)。
从表4可知,指标10“团体游戏”的平均分最高,为9.6分,说明组员对团体游戏最有兴趣,能够在团体游戏中寻求快乐,也说明组员参与积极。指标8“实用性”平均分为9.5分,仅次于游戏得分,说明组员对本次活动的内容具有强烈认同感,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起到一定程度的帮助作用。指标4、7、9平均分相同,为9.3分,说明“社工态度”“团体质量”“需求满足”三者得到组员的一致认可。在活动中,社工采取专业与平等的态度,与组员一起完成任务,分享自我感受,注重每位组员的需求,尽最大程度控制好每次活动过程,积极为组员解答问题。指标6“节次时间”平均分最低,为8.8分,说明组员对每次活动的时间满意度不高。在团体实施中,社工往往需要2个小时左右,导致组员疲惫,需要改善。
从表4可知,总的来说组员对团体满意度较高。组员在本次团体中积极参与,学习有用知识,主动分享自我感受,团体活动得到组员的一致认可。纵向指标分析,组员A评分最高,为93分,说明组员A对团体的认同度和满意度最高,从组员A回归社会的愿望最强烈这点也能够得知其参加本次团体融入程度最深。组员C仅次于A,她的愿望也非常强烈,在前期访谈中得知她非常希望能够回归社会。总的来说,每位组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度都很高,本次团体工作的成功完成也有赖于他们的全身心参与。
3.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指的是与团体中每位组员进行深入交流,旨在评估团体效果。本研究中,笔者与每位组员都进行了交流,访谈为半结构式,旨在了解小组目标的达成程度。
组员A表示:“我之前就想早点走出这个地方,但是又不知道往哪里去,在参加了这个团体之后,我知道了自己有哪些长处,我以后可以做什么。我想做一名厨师,挣钱买房,然后成家,这就是我的目标。我现在也开始这样准备了。”
组员B表示:“参加了小组后,我开始思考以后的生活,活动让我有了紧迫感,也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很开心,也很喜欢。”
组员C表示:“自从参加了这个团体活动,我比以前想的更多了,现在我晚上都开始思考今后的生活,有点向往,有点担心。不过经过整个活动,我知道了如何找工作,如何自我保护,还有活动中我很开心,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经常举行。”
组员D表示:“之前我也想过今后的生活,我很希望能像社工一样,自由、快乐,但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去获得。参加活动后,我找到了一些目标,我也知道自己需要往哪方面努力。活动很好,每次都很开心。”
组员E表示:“我现在坐轮椅,但我不想一辈子都在上面,我希望自己能够工作挣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活动中的法律知识让我了解自己以后需要注意的情况。”
在深度访谈中,社工积极倾听,组员分享真实。从访谈结果看,组员在团体活动中学习到了很多知识,对自己了解更多,提升了他们回归社会的意愿,增强了组员自信心。
(二)评估结果
第一,团体活动对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促进和指导作用,在福利机构中应大力推广和实施。
第二,团体活动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一,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能够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孤残儿童开展活动,有着传统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三,团体总目标、具体目标和各节次活动目标基本达成。组员对外界社会有了更多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对自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提升自信。
第四,各组员都有提升,但提升程度不一,提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与组员的需求成正比。
第五,組员在组建家庭和团队合作方面改变不明显;特别是在团队协作方面,认识不足,意识不深,没有达到预定目标。
第六,小组内容广泛但深入程度不够,需要社工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每个部分进一步深入展开。
四、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团体工作在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方面有着积极和促进作用。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主要利用团体内动力和组内支持等提升组员能力,完成团体任务,实现团体目标。在运用团体工作中,社工需要设计好方案,并兼顾组员的特殊性。
第一,团体工作具有强大优势,应被广泛应用于福利机构中。自社会工作引入福利机构以来,个案、团体和社区这三种工作方法发挥着不同作用。团体工作注重团体内动力,将具有同一问题和需求的服务对象集合起来,不仅能够培养组员情感,使其相互支持,而且社工能够更大程度地完成团体目标,实现组员自我改善。在针对大龄孤残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团体工作中,社工设计方案,逐步实施,并将目标细化,以目标为指向,引导组员共同完成,效果显著。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孤残儿童数量多、问题多,专业社工的配比与儿童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个案工作的介入只能解决部分儿童问题,社区工作广而泛,无法深入;团体工作介于二者之间,有着强大的优势,能够更好更快更多地解决孤残儿童需求。
第二,从上文分析可知,大龄孤残儿童在社会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需求,而团体工作能够协助他们达成目标。民政系统内的福利机构以养、医为主线,康、教为辅助,满足服务对象吃穿康育等方面的需求。然而,无论是儿童福利机构还是老年福利机构,他们在满足上述需求外还有更多方面的需求无法在现有岗位配置中满足,因此,社会工作被引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自身具备特有优势,能够满足服务对象心理、社交、行为、认知、情绪等多方面需求,社会工作能够覆盖更多群体,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体某一特定需求,直至目标达成,而团体工作在其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团体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可控性。可控性体现在组员人数、组员残疾程度、组员个性、组员间的关系、应急情况处理等。通过本次团体工作及以往完成的团体活动发现,对团体人数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团体人数一般控制在4—5人为宜。社工需要了解每位组员的特点及状况,以便在团体实施中更好掌控。社工需要具备处理应急情况的能力,在组员发生冲突及组员参与不积极时灵活应对。团体活动对社工的要求较高,需要社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孤残儿童。
相关文章!
  • 以总分馆制为骨架推动乐山“书

    摘? ?要:总分馆制是构建乐山“书香之城”的骨架和核心。目前总分馆制建设面临的最大现实和挑战是“基础差、人手少、投入小、差距大”,无法照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法律冲突的学理探究

    摘 要 法律冲突为法律制度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类现象,归属法理学的探索范围。就法律冲突自身来讲,其既表现为规范冲突,也表现为权利(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