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家长教育焦虑现状解读
冯博 宋莉莉
摘要:通过对上海、深圳、成都三市的幼儿园与小学家长进行深访,解读城市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家长们在对应试教育的不断妥协中,内心充满了矛盾,深陷教育焦虑。本文希望通过解读城市家长们的教育焦虑现状,倡导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城市家长 教育焦虑 儿童发展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在“减负”与“快乐教育”等概念一度普及和流行之后,我们却发现中国家长和孩子更忙了,课外培训班低龄化、素质教育成为任务、孩子负担越来越重,家长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入这场漫长的教育攀比,在对应试教育妥协与内心矛盾纠结中深深陷入教育焦虑。这不仅有悖于孩子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家长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关系和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就读的父母,家庭中为孩子教育花费精力最多的一方,关注儿童教育。税前家庭月收入一线城市10000元以上,二线城市8000元以上。教育水平大专以上。共54名被访者,平均分为9组。上海、成都、深圳各3组,分别是幼儿园组、小学低年级组(1-4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组(5-6年级)。被访者中女性98%,男性2%。
1.2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结构化访谈:小组座谈会形式收集录音与笔录后整理。
2 主要结果
2.1教育目标与日常生活安排
学前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仅部分家长提及应对“幼升小”。小学后,家长更注重学习习惯培养、社会融入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升入小学高年级后,“小升初”壓力显现,“考个好初中”成为主要目标。
教育目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越来越应试,孩子的时间安排也越来越紧凑,睡得更晚,课外班增多,并由培养多种兴趣和才艺的“兴趣班”向学科类“补习班”倾斜,被访者家庭中,平均每个孩子上4个课外班。升入高年级后兴趣类课外班减少,应试学科类增加。在小学高年级(5-6年级),家长关注点完全转移到学习上,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孩子的主要时间也都花在了学习上,包括大部分周末与寒暑假。而其他方面发展“等以后再说”。
乐观积极、身心健康,虽然也属于家长认可的教育的目标,但始终没有被列入主要目标。
2.2家长的状态
2.2.1焦虑与盲从
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主要是母亲肩负养育孩子的重任。由于经济压力,母亲们虽然通过调岗、换工作尽量协调更多时间顾家,但普遍没有完全放弃工作。因此,在家庭与工作之间,他们普遍感到紧张、忙碌、拼命赚钱、压力大、焦虑。仅有幼儿园与低年级家长较多提及快乐、充实等感受。
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普遍存在焦虑感,在各个方面都担心孩子落后他人。“我们不想补,但是在全国的教育体系下,你不补就会输给别人。”——深圳小学高年级家长。“都说暑假是弯道超车,别人还在跑,你不能停。”——上海小学高年级家长。
家长教育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微信公众号、网络论坛、家长自主建立的社群、校外机构组织的讲座等。他们非常信赖有“权威与专家”背书的信息,容易跟风与盲从。
2.2.2不断向应试妥协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不断向现实妥协的过程。受访家长均意识到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素质教育欠缺,在校外尽力弥补,但是随着小学课业的加重,三年级后家长开始精简兴趣类课外班,为应试教育让步。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时间基本都花在小升初准备上,家长以应试为首要目标,其它均让路。
2.2.3内心不想“陪读”
受访家长的普遍状态是“忙、压力大、累”。工作之余,既要陪孩子奔波于学校、课外班之间,又要监督、协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学校与课外班布置的各种家庭作业。这种“围着孩子转”的状态,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绝大多数家长所期望的状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希望拥有自己的可支配时间。
2.2.4充满矛盾
访谈发现,家长对孩子成年后的期望普遍是独立、自信、阳光、快乐。同时,家长意识到现有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缺乏社会实践”,导致孩子普遍心理承受力与抗压能力弱,缺乏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弱。缺乏快乐与自由。家长力图通过兴趣班、旅游、夏令营、参加社会公益等弥补,但也深感大环境如此,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现状。这种矛盾体现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知行冲突,担心孩子身心疲惫,希望孩子开心快乐,行为上又不断增加学习任务。希望孩子未来独立、情商高,又觉得为应试教育让路,延迟独立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
2.3家长焦虑的具体内容
家长的焦虑内容随着外部压力来源的变化和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核心。幼儿园期间,家长主要焦虑:安全与自我保护、饮食营养,幼升小、作业习惯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期间,家长主要纠结是否上补习班,给孩子“加码”,生活与学习习惯养成,孩子的情绪管理、自控力。进入小学高年级,家长的焦虑主要来自:小升初,孩子如何能升入一个好初中;补习班课程难度高,孩子压力大;和孩子沟通孩子开始有自己想法,“逆反”。
同时,贯穿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的焦虑中,也包含了很多一贯性内容,如对孩子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性格养成、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担忧。
3 教育焦虑的负面影响
3.1违背儿童发展规律,揠苗助长
儿童发展具备其自身规律与不同时期的特点。是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三方面协同的发展,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孤立的发展。
家长焦虑的直接行为反应就是增加孩子的学习强度,过早、过度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此期间往往忽略了其与生俱来的生理发展特点,甚至牺牲了心理社会发展,导致儿童发展的不均衡,产生自信受挫、抵触学习等多种问题,让这场人生的马拉松过早耗尽能量。
3.2引發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由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会通过教养方式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有研究显示,相比于对孩子成绩满意的家庭,对孩子成绩不满意的家庭中,孩子有更多心理行为问题。
在实验室背景下采用观察父母行为的方法发现,临床上焦虑的父母与正常父母相比对孩子更为严厉,教养热情和积极情绪较少,并较少授予孩子自主权。
育儿焦虑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提高。适当的高期望利于孩子的发展,但过高的期望会引发孩子的压力,甚至是焦虑、抑郁。而儿童的抑郁、焦虑与多种问题行为相关。同时,家长作为孩子模仿与学习的主要对象,这种焦虑可能会通过榜样作用传递给孩子,即焦虑具有代际传递性。
4 形成原因与应对建议
4.1形成原因
4.1.1竞争危机与攀比虚荣
超过别人和不比别人差的驱动,让家长们进入了囚徒困境。这种竞争的目标是未来更好的生存资源。因而,家长的焦虑实际上是对孩子未来选择权与支配权的恐慌(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收入=对人生的选择与支配)。这并不是对个人价值实现层面的追求,而是生存层面的恐慌。
这与家长自身成长经历与生存状态有关,70后与80后通过个人努力,大都初步建立起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激烈的社会变化中,由于养老、医疗、职业稳定性等因素,难免对自身所处地位的稳定性产生担忧。这种生存状况的担忧投射在子女教育上,因此,教育焦虑在中产家庭中格外凸显。同时,竞争本身带有攀比属性,影响自尊心、虚荣心。为了维护自身的名誉、地位、尊严,人们更希望“赢得”竞争。
4.1.2竞争和排位带来资源稀缺感受
有学者提出教育焦虑,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稀缺。笔者认为除了客观稀缺性,对家长焦虑影响较大的是主观上的稀缺性,即竞争排名而非教育资源绝对量的差异导致主观感受到的稀缺。例如,一线城市教育资源相比其他地区虽较为充裕,但一线城市的家长却更焦虑。我们也看到很多孩子即使考上了好学校,家长的焦虑也没有得到缓解,周围都是优秀孩子,很快就把原本不错的孩子比了下来。无论上什么学校、成绩多好,只要排名上不去,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挤下来,就意味着失败,这是家长脑海中潜在的因果推论。虽然在考虑孩子长期发展时,家长能够较为理智的认为独立、自信、阳光、快乐才更重要,但是在短期决策中,这种因果推论明显占据上风,它否认了多赢的可能,也忽视了每人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1.3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
中国母亲有较强的母子一体化意识,她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但过高的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常导致父母将孩子的成功与否看作是自己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种关注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产生过度投入。尤其近年国内职业女性生育后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家庭,大部分牺牲了职业发展和收入,付出了经济代价和心理代价。这种情况下,难免对孩子的成功抱有极高期待,当这种期待不能被完全实现时,进一步引发焦虑感。
4.1.4媒体与教育机构的宣传影响
近些年新媒体爆发增长,一个大号动辄数万的广告费吸引大量自媒体从业人员。其间拼凑内容的流量捕手远多于专业人士,耸人听闻、标题党类的文章在传播上也远优于专业文章。从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关于教育和育儿的虚假、夸张信息越来越多,不断被人们获取和再传播,专业声音却被淹没。家长又不具备识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与精力,在信息轰炸中,被制造出更多困惑和焦虑。
同时,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也在刺激、消费教育焦虑,有从业者表示“没有焦虑就没有钱”。诸多机构不遗余力的借力媒体与自身的影响网络,持续向社会输送“不学就来不及了”的焦虑感,并借此兜售自己的“解决良方”。在北京中关村等培训机构密集的街区,我们常看到类似“提分快”这样的广告语,不断强化应试与补习的重要性。
4.2应对建议
4.2.1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对家长观念进行干预
家长高度依赖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并乐于在家长社群中沟通、讨论教育问题,期间缺乏专业的引导。家长间的沟通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让焦虑经过多轮非正式的传播,在多重情绪的感染下不断发酵。作为与家长直接沟通的重要渠道,学校和老师拥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如能举办教育理念类讲座,将能为家长输送更有效、更健康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4.2.2加强对媒体、培训机构宣传的监管
建议监管部门针对教育培训行业,对媒体与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提出更多要求,减少煽动性内容,控制恶性的炒作宣传。
4.2.3加强媒体正面引导
作为媒体应主动负担起引导舆论、引导观念的作用。传播儿童成长的正面典型,宣传健康的教育理念,减少对教育焦虑的煽动加温。
4.2.4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
家庭内部的分工让家庭有余力处理收入和育儿两方面需求,但母亲的投入过大后,存在心理上的落差与失衡。作为父亲在日常教育中如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可起到一定心理支持、缓解压力与焦虑的作用。
5 讨论
为了挖掘教育焦虑的内容,本次在选择样本时选取了较为关注教育的主要抚养者,并不能展现出教育焦虑分布的全貌和程度。可以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调查验证。
本次调研仅选取三个城市,体现出了一定的地缘差异,但还不全面。后续工作,可考虑选择具备南北代表性的一、二、三线城市与乡镇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华仔,肖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症”现象解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18- 23.
[2] 单家银,胡亚飞,康凯.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质性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6): 403- 406
[3] 张宛夏,于战涛,吕秀霞,柳英丽.家长对儿童学习成绩认可程度与儿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2(3):281- 282
[4]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3):315- 317
[5] 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2):6- 10
[6] Ginsburg G S, Siqueland L, Masia- Warner C, Hedtke K A.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family matters[J] .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4,11(1):28- 43.
[7] Whaley S E, Pinto A, Sigman M. Characteriz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nxious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
摘要:通过对上海、深圳、成都三市的幼儿园与小学家长进行深访,解读城市家长的教育焦虑现状。家长们在对应试教育的不断妥协中,内心充满了矛盾,深陷教育焦虑。本文希望通过解读城市家长们的教育焦虑现状,倡导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城市家长 教育焦虑 儿童发展 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在“减负”与“快乐教育”等概念一度普及和流行之后,我们却发现中国家长和孩子更忙了,课外培训班低龄化、素质教育成为任务、孩子负担越来越重,家长或主动或被动的被卷入这场漫长的教育攀比,在对应试教育妥协与内心矛盾纠结中深深陷入教育焦虑。这不仅有悖于孩子的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家长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关系和谐。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孩子在幼儿园或小学就读的父母,家庭中为孩子教育花费精力最多的一方,关注儿童教育。税前家庭月收入一线城市10000元以上,二线城市8000元以上。教育水平大专以上。共54名被访者,平均分为9组。上海、成都、深圳各3组,分别是幼儿园组、小学低年级组(1-4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组(5-6年级)。被访者中女性98%,男性2%。
1.2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结构化访谈:小组座谈会形式收集录音与笔录后整理。
2 主要结果
2.1教育目标与日常生活安排
学前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学习兴趣,仅部分家长提及应对“幼升小”。小学后,家长更注重学习习惯培养、社会融入能力以及身心健康。升入小学高年级后,“小升初”壓力显现,“考个好初中”成为主要目标。
教育目标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越来越应试,孩子的时间安排也越来越紧凑,睡得更晚,课外班增多,并由培养多种兴趣和才艺的“兴趣班”向学科类“补习班”倾斜,被访者家庭中,平均每个孩子上4个课外班。升入高年级后兴趣类课外班减少,应试学科类增加。在小学高年级(5-6年级),家长关注点完全转移到学习上,一切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孩子的主要时间也都花在了学习上,包括大部分周末与寒暑假。而其他方面发展“等以后再说”。
乐观积极、身心健康,虽然也属于家长认可的教育的目标,但始终没有被列入主要目标。
2.2家长的状态
2.2.1焦虑与盲从
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中,主要是母亲肩负养育孩子的重任。由于经济压力,母亲们虽然通过调岗、换工作尽量协调更多时间顾家,但普遍没有完全放弃工作。因此,在家庭与工作之间,他们普遍感到紧张、忙碌、拼命赚钱、压力大、焦虑。仅有幼儿园与低年级家长较多提及快乐、充实等感受。
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普遍存在焦虑感,在各个方面都担心孩子落后他人。“我们不想补,但是在全国的教育体系下,你不补就会输给别人。”——深圳小学高年级家长。“都说暑假是弯道超车,别人还在跑,你不能停。”——上海小学高年级家长。
家长教育信息的来源主要包括,微信公众号、网络论坛、家长自主建立的社群、校外机构组织的讲座等。他们非常信赖有“权威与专家”背书的信息,容易跟风与盲从。
2.2.2不断向应试妥协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家长不断向现实妥协的过程。受访家长均意识到应试教育体制下,孩子素质教育欠缺,在校外尽力弥补,但是随着小学课业的加重,三年级后家长开始精简兴趣类课外班,为应试教育让步。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时间基本都花在小升初准备上,家长以应试为首要目标,其它均让路。
2.2.3内心不想“陪读”
受访家长的普遍状态是“忙、压力大、累”。工作之余,既要陪孩子奔波于学校、课外班之间,又要监督、协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学校与课外班布置的各种家庭作业。这种“围着孩子转”的状态,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绝大多数家长所期望的状态,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希望拥有自己的可支配时间。
2.2.4充满矛盾
访谈发现,家长对孩子成年后的期望普遍是独立、自信、阳光、快乐。同时,家长意识到现有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缺乏社会实践”,导致孩子普遍心理承受力与抗压能力弱,缺乏生活常识,自理能力弱。缺乏快乐与自由。家长力图通过兴趣班、旅游、夏令营、参加社会公益等弥补,但也深感大环境如此,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现状。这种矛盾体现出一种普遍存在的知行冲突,担心孩子身心疲惫,希望孩子开心快乐,行为上又不断增加学习任务。希望孩子未来独立、情商高,又觉得为应试教育让路,延迟独立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也可以。
2.3家长焦虑的具体内容
家长的焦虑内容随着外部压力来源的变化和孩子自身的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核心。幼儿园期间,家长主要焦虑:安全与自我保护、饮食营养,幼升小、作业习惯养成,生活习惯的养成。小学低年级期间,家长主要纠结是否上补习班,给孩子“加码”,生活与学习习惯养成,孩子的情绪管理、自控力。进入小学高年级,家长的焦虑主要来自:小升初,孩子如何能升入一个好初中;补习班课程难度高,孩子压力大;和孩子沟通孩子开始有自己想法,“逆反”。
同时,贯穿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的焦虑中,也包含了很多一贯性内容,如对孩子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性格养成、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担忧。
3 教育焦虑的负面影响
3.1违背儿童发展规律,揠苗助长
儿童发展具备其自身规律与不同时期的特点。是生理、认知和心理社会发展三方面协同的发展,而不是其中某一方面孤立的发展。
家长焦虑的直接行为反应就是增加孩子的学习强度,过早、过度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此期间往往忽略了其与生俱来的生理发展特点,甚至牺牲了心理社会发展,导致儿童发展的不均衡,产生自信受挫、抵触学习等多种问题,让这场人生的马拉松过早耗尽能量。
3.2引發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
由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格特点有显著影响,父母的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会通过教养方式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消极的影响。有研究显示,相比于对孩子成绩满意的家庭,对孩子成绩不满意的家庭中,孩子有更多心理行为问题。
在实验室背景下采用观察父母行为的方法发现,临床上焦虑的父母与正常父母相比对孩子更为严厉,教养热情和积极情绪较少,并较少授予孩子自主权。
育儿焦虑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提高。适当的高期望利于孩子的发展,但过高的期望会引发孩子的压力,甚至是焦虑、抑郁。而儿童的抑郁、焦虑与多种问题行为相关。同时,家长作为孩子模仿与学习的主要对象,这种焦虑可能会通过榜样作用传递给孩子,即焦虑具有代际传递性。
4 形成原因与应对建议
4.1形成原因
4.1.1竞争危机与攀比虚荣
超过别人和不比别人差的驱动,让家长们进入了囚徒困境。这种竞争的目标是未来更好的生存资源。因而,家长的焦虑实际上是对孩子未来选择权与支配权的恐慌(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收入=对人生的选择与支配)。这并不是对个人价值实现层面的追求,而是生存层面的恐慌。
这与家长自身成长经历与生存状态有关,70后与80后通过个人努力,大都初步建立起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在激烈的社会变化中,由于养老、医疗、职业稳定性等因素,难免对自身所处地位的稳定性产生担忧。这种生存状况的担忧投射在子女教育上,因此,教育焦虑在中产家庭中格外凸显。同时,竞争本身带有攀比属性,影响自尊心、虚荣心。为了维护自身的名誉、地位、尊严,人们更希望“赢得”竞争。
4.1.2竞争和排位带来资源稀缺感受
有学者提出教育焦虑,主要原因在于教育资源的稀缺。笔者认为除了客观稀缺性,对家长焦虑影响较大的是主观上的稀缺性,即竞争排名而非教育资源绝对量的差异导致主观感受到的稀缺。例如,一线城市教育资源相比其他地区虽较为充裕,但一线城市的家长却更焦虑。我们也看到很多孩子即使考上了好学校,家长的焦虑也没有得到缓解,周围都是优秀孩子,很快就把原本不错的孩子比了下来。无论上什么学校、成绩多好,只要排名上不去,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挤下来,就意味着失败,这是家长脑海中潜在的因果推论。虽然在考虑孩子长期发展时,家长能够较为理智的认为独立、自信、阳光、快乐才更重要,但是在短期决策中,这种因果推论明显占据上风,它否认了多赢的可能,也忽视了每人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4.1.3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
中国母亲有较强的母子一体化意识,她们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但过高的父母子女一体化趋向,常导致父母将孩子的成功与否看作是自己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之一。
这种关注对孩子学习和生活产生过度投入。尤其近年国内职业女性生育后的主要精力转移到家庭,大部分牺牲了职业发展和收入,付出了经济代价和心理代价。这种情况下,难免对孩子的成功抱有极高期待,当这种期待不能被完全实现时,进一步引发焦虑感。
4.1.4媒体与教育机构的宣传影响
近些年新媒体爆发增长,一个大号动辄数万的广告费吸引大量自媒体从业人员。其间拼凑内容的流量捕手远多于专业人士,耸人听闻、标题党类的文章在传播上也远优于专业文章。从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关于教育和育儿的虚假、夸张信息越来越多,不断被人们获取和再传播,专业声音却被淹没。家长又不具备识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与精力,在信息轰炸中,被制造出更多困惑和焦虑。
同时,各种教育培训机构也在刺激、消费教育焦虑,有从业者表示“没有焦虑就没有钱”。诸多机构不遗余力的借力媒体与自身的影响网络,持续向社会输送“不学就来不及了”的焦虑感,并借此兜售自己的“解决良方”。在北京中关村等培训机构密集的街区,我们常看到类似“提分快”这样的广告语,不断强化应试与补习的重要性。
4.2应对建议
4.2.1发挥家校联动作用,对家长观念进行干预
家长高度依赖来源不明的网络信息,并乐于在家长社群中沟通、讨论教育问题,期间缺乏专业的引导。家长间的沟通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让焦虑经过多轮非正式的传播,在多重情绪的感染下不断发酵。作为与家长直接沟通的重要渠道,学校和老师拥有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如能举办教育理念类讲座,将能为家长输送更有效、更健康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4.2.2加强对媒体、培训机构宣传的监管
建议监管部门针对教育培训行业,对媒体与培训机构的广告宣传提出更多要求,减少煽动性内容,控制恶性的炒作宣传。
4.2.3加强媒体正面引导
作为媒体应主动负担起引导舆论、引导观念的作用。传播儿童成长的正面典型,宣传健康的教育理念,减少对教育焦虑的煽动加温。
4.2.4让父亲更多地参与到教育中
家庭内部的分工让家庭有余力处理收入和育儿两方面需求,但母亲的投入过大后,存在心理上的落差与失衡。作为父亲在日常教育中如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可起到一定心理支持、缓解压力与焦虑的作用。
5 讨论
为了挖掘教育焦虑的内容,本次在选择样本时选取了较为关注教育的主要抚养者,并不能展现出教育焦虑分布的全貌和程度。可以通过定量研究进一步调查验证。
本次调研仅选取三个城市,体现出了一定的地缘差异,但还不全面。后续工作,可考虑选择具备南北代表性的一、二、三线城市与乡镇进一步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华仔,肖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症”现象解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18- 23.
[2] 单家银,胡亚飞,康凯.中小学生家长教育焦虑的质性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6): 403- 406
[3] 张宛夏,于战涛,吕秀霞,柳英丽.家长对儿童学习成绩认可程度与儿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2(3):281- 282
[4] 王中会,罗慧兰,张建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3):315- 317
[5] 桑标.父母意识·育儿焦虑·先天气质──独生子女与亲子关系研究的新热点[J].当代青年研究,1998(2):6- 10
[6] Ginsburg G S, Siqueland L, Masia- Warner C, Hedtke K A.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family matters[J] .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actice,2004,11(1):28- 43.
[7] Whaley S E, Pinto A, Sigman M. Characteriz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anxious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J].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