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亲子阅读进课堂”实践报告

陈荔
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除去现有的学校资源,我们还有哪些资源没有利用起来呢?假如家长也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甚至走进课堂与孩子们共同读书,效果会怎么样呢?我大胆地进行尝试,设计了“亲子阅读进课堂”活动。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课前我精心挑选了一组叙写亲情的文章,请学生及家长在家中共同阅读,并选择其中自己有深切感受的文章进行批注。这些文章包括教材中的课文《我的母亲》,还有“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请允许父母做“错事”》《萱草的柔情》《拥你入睡》《我的母亲》《父爱的姿势》《追忆母亲二三事》等,以及一首诗歌——周涛先生的《衰老的回答》。
充分阅读是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进行再创造性阅读的基础。为此,我设置的第一个环节为——文章内容我知道,由学生担任主持人,根据文章内容设计若干问题,让家长与孩子们共同抢答。踊跃的抢答令课堂掀起第一个高潮,创设了热烈参与的浓厚氛围。这样对没有细读文章的孩子和家长也会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
第二个环节是“亲子共读”方法指导。课前,我摘选了几段学生写的读后感,在课堂上以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请学生自己朗读。其余人在认真倾听的同时,选择认为值得积累的词语,记到阅读笔记本上,最后共同交流。接着,家长们和自己的孩子首先以自由朗读、做批注、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的方式,共同赏析散文《请允许父母做“错事”》和诗歌《对衰老的回答》,然后再为《请允许父母做“错事”》补充一个事例。
这个环节令课堂进入第二个高潮。父母和孩子们相互交流学习方法,不仅是读书的交流,也增强了亲子关系。几乎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对《请允许父母做“错事”》一文中的最后一段话深有感触——“那一天必将来到,不管我多么不情愿。我要像小时候,父母宽容我一样,原谅他们所有的‘错,我能为他们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学生们都默默地摘抄,并跟父母小声讨论着。
课堂最后一个环节是分享共读感受,助力学生阅读。我以幻灯片的形式分别展示了部分学生和家长的读后感选段,并请他们来朗读,自由发言,分享收获。每有精彩发言,都会引发家长和学生们的热烈掌声,大家畅所欲言,兴致勃勃。课堂教学就在一阵阵欢笑声中画上了句号。
在课堂上,我还对家长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虽然教家长阅读不是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家长是孩子阅读的导航。他们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课堂,能在阅读技能方面有所收获,也是很有价值的。最后,我给家长们推荐了一些书目,包括自读和亲子共读的书籍。
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们一起读书,这种形式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吴雨薇同学在读后感中写道:“以前认为有点无聊的书,因为妈妈的陪伴,而变得有趣起来。”每个孩子都希望在家长面前表现得更加优秀,获得父母的认可。所以,当父母走进课堂,孩子们的表现就格外优异,平时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如今变得集中了;平时朗读声音很小的,如今声音洪亮了;平时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的,也勇敢地举起了手;平时不喜欢做笔记的,竟然也批满了书本的空白处……
在课堂上,学生更有耐心倾听父母的想法,有了一个深入了解自己父母的机会,会认真思考家长的观点和建议。我提倡以读后感的形式呈现家长的阅读收获,这对孩子起到了榜样和激励作用。程可俭同学的父亲在发言时说:“孩子犯错,是成长中对外面世界的探索;而父母老了之后的犯错,虽然是犯错,其出发点却往往是好的。”这种对文本的解读,其高度和深度往往是学生所不可能达到的。家长阅历丰富,他们本身就是一本书,很值得学生去认真“阅读”。
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之间互相有了深度的甚至是全新的认识。有些家长其实很想和孩子交流,但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却往往对很多话都听不进去。课堂上的交流让家长们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能够说一些平时想说、却一直没有机会说出口的话。我问一个学生:“你觉得自己父亲的发言怎样?”他说:“很精彩,我从来不知道爸爸能说出那么富有哲理的话。”我笑着说:“那可能是因为你从来没有耐心听他把话说完,以后试着等父母把话说完,好吗?”学生点着头,真诚地说:“好!”
在课堂上,一个学生非常耐心地指点他的父亲怎么进行批注,还就某个修辞手法和自己的父亲进行了交流。课后,我问他:“给爸爸当老师感觉怎么样?”孩子一脸灿烂的笑容,得意地说觉得自己特帅!那是当然,能够在学习上给父亲当老师,得到父亲的认可和请教,在他的记忆中从来没有过,自然成就感十足。
记得有个孩子在上完“亲子共读”课后的第二天兴奋地找到我,说爸爸表扬他了,因为老师选了他写的读后感中的一段范读。他爸爸听后说:“没想到你写作文竟然还不错。”原来他爸爸一直认为他语文不好,对他多持否定的态度,所以爸爸简单的一句认可让他高兴许久。我笑着说:“那你以后要读更多的书,多积累,争取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爸爸刮目相看。”孩子郑重地点点头。
这些都不是当初教学目标中设定的,但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教育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只要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知识的根芽就会在他们的心里自然生长。对于学生来说,家长陪伴自己读书,会让他们有被重视的感觉,自然就把读书当成重要的事来看待。长期坚持,也就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然,在实践中,家长进课堂也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如家长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课堂如何组织,如何控制亲子共读的时间和频率,等等。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吕爱华摘 要:化学是一门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策略,将教材中

  • 音乐学习对幼儿学习品质的促进

    钱君【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有关幼儿学习品质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有利于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