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与创新:首届档案创新作品展及参展作品的分析与启示

    吕文婷

    摘要:首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展于2016年11月14日在北京举行,12个入围的优秀作品展示了档案学本科生活跃的创新思维。文章对首届档案创新作品展中的12个参展作品进行分析,从选题视角和成果展现两方面总结其中的创新点,以期为下一届参展团队提供经验和建议;并探讨本次作品展对我国档案工作创新的启示,为创新思维与档案工作的融合提供思路。

    关键词:创新档案工作档案资源开发档案学本科生

    Abstract:The First Archival Innovation Exhibition held in Beijing in November 14, 2016. In this exhibi? tion, 12 outstanding works showed us an active cre? ative thinking of archives undergraduate. This paper analyzes 12 entries of this exhibition and summarizes the innovative points from the topic perspectives and expression forms in order to provide experienc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next teams. This paper also ex? plores the revelation of this exhibition on the innova? tion of archival work in China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archival work.

    Keywords: Innovation; Archival Work; Archive Re? source Development; Archives Undergraduate

    2016年11月14日,以“档案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第25届全国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于北京召开,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首届全国高校档案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课外科技作品展(以下简称“档案创新作品展”),与会人员围绕作品展中体现出的档案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教学方式展开讨论。首届档案创新作品展得到了各高校档案学本科生的积极回应,经过各个高校内部作品初审、在京专家组专家评议等层层选拔,共有12个优秀作品从24所高校报名参展的44份作品中脱颖而出。参展作品都经过学生和指导老师们的“精心考虑、精心挑选、精心加工”,选题角度新颖,表现形式多样,体现出创新思维的不断碰撞与交融。

    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享受档案与创新带来的饕餮盛宴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一方面归纳总结优秀参展作品中的创新点,为后续参展团队的选题和技术运用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探讨创新作品对我国档案工作的启示,为档案工作的创新提供路径,促进本次作品展实际应用价值的实现。

    一、创新之范畴

    在管理学中,创新是一种思想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是一种原则以及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具体活动,是管理的一种基本职能。[1]创新思维则是创新的内化体现和思想升华,凡是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都可以称为创新思维。

    从2016年2月下发的办展通知中可以看出,本次档案创新作品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界定创新之范畴:第一,参展对象新。以全国高等院校档案学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团队为主,研究生、非在校生皆排除在参展对象之外,本科生可参与的国家级档案类比赛或展览数量极少,这次作品展无疑为档案学本科生提供了发掘潜力、展示自我的舞台。第二,参展作品形式新。包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档案工作政策建议、档案管理业务方案、档案管理软件、档案网站、档案编研成果、档案管理服务企业创业计划等种类多样的作品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开阔的思路,为后期创新作品的形成打下了基础。第三,参展要求新。要求参展作品具有鲜明的“档案特色”,而非泛泛的“信息范畴”,突显出档案学作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下二级学科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且不鼓励一般性、纯理论的学术论文,另辟蹊径,打破了体现学术成果的传统形式。

    二、创新之体现

    笔者在通过现场观察、会后访谈和查阅新闻报道等方式充分了解12个参展作品的基础上,挖掘其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并进行分类归纳,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12个作品在选题视角、研究对象、成果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创新思维。

    (一)內容体现:多元化的选题视角

    选题视角对于档案创新作品的内容价值和特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2个参展作品按照选题视角可划分为两个类别:档案资源开发类作品和档案实务工作类作品,两个类别的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着团队成员对于“创新”的理解。

    档案资源开发类作品集中于记忆范畴,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已有档案资源开发成果,以特色档案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项目。这一类作品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鲜明特点,无论是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本地档案资源、承载着校园历史和文化的名校档案资源,还是世界闻名的珍稀档案,都具有代表性且意义重大,以这些特色档案为创意开发对象无疑为守护记忆、传承文化、弘扬精神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如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历史发展、风俗变迁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中国人民大学团队就地取材研究北京老照片,选题合理且极具吸引力。又如南昌大学团队在深入景德镇市调研的基础上,以内容翔实的景德镇陶瓷档案为素材设计陶瓷记忆展览,展示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过程、制作工艺、经营贸易、文化习俗等,与常见的陶瓷实体展览相比别具一格,更能发挥档案展览特有的历史文化传承之功能。

    档案实务工作类作品扎根于基层档案工作,为档案部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尤其为档案工作中的整理、保存和安全管理等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团队成员在不断探索某一类档案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工作方法、工具或流程的创新。与档案资源开发类作品相比,这一类作品的形式创意和技术运用略有欠缺,但大量专业、繁杂的实际工作使其具有更高的现实价值。如云南大学对大量杂乱无章的社工机构档案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的社工机构档案整理分类方案。安徽大学团队则关注于网络环境中档案信息传输的安全问题,在大量信息受到网络不稳定因素威胁的环境中,这一选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上述分析可知,档案实务工作类作品已扎根于实际工作,档案资源开发类作品的研究对象大多都享誉全国甚至举世闻名,体现出参展团队高且广的选题视野。选取具有知名度的研究对象可成为创新作品的亮点,这一点自然毋庸置疑。若要使选题视角更加多元化,笔者认为可以跳出已有馆藏档案的圈子,深入民间或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中发现不为人知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源,如珍藏在人们脑海中的对某个事件、地点或年代的记忆,几届校友保存下来的有关校园里的植物、动物、建筑变化的记录,一个家族的家谱或族谱等,这对社会记忆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能形成新颖的选题。虽然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档案人应努力发掘并向大众呈现这些档案中的记忆和文化,使它们得以传播和传承。

    (二)形式体现:多样化的成果展现

    各高校团队的现场报告使人耳目一新,是因为与档案学者传统的论文形式成果相比,项目成果的展示摆脱了纸质载体的束缚,运用了多种表现形式。而成果的表现形式离不开技术的运用,多样化的技术运用又与团队成员的专业组成有关。

    首先,团队成员专业组成影响技术的运用。本次档案创新作品展的参展团队体现出多个学科相融合的特点,如安徽大学团队由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学生进行档案信息图像隐藏软件开发的技术指导,南昌大学团队吸收建筑系学生为其陶瓷记忆实体展馆的平面设计和展厅布局提供建议等。这些学科不是简单地嫁接到档案创新作品当中,而是结合档案工作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创新,为参展作品提供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其次,技术的运用影响成果的表现形式。12个参展作品涵盖了网站、虚拟展馆、手绘地图、表情包等多种成果表现形式,使得原本朴素单调的纸质档案和黑白照片档案变得生动多彩、意义非凡。许多精彩的展示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中国人民大学团队运用GIS技术制成北京老照片地图,从基于内容的专题主线、基于地图的位置信息主线、基于图文的瀑布流主线和基于时间的时光轴主线四条主线全方位地展示北京老照片,又如山东大学团队运用VR和AR技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同将山东大学校史馆“搬”到人们眼前,使观众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和了解山东大学悠久的校史文化。

    尽管绚丽的成果展现形式是本次作品展的一大亮点,但是由于团队成员的学科背景、作品展的时间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从表1“技术运用”一列可以看出,多样化的技术并未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运用。这主要体现在某些作品只是提供了一个方案或设想,其中提到的一些先进技术未能得到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吸收其他学科专业学生、邀请技术公司和相关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经费赞助是达到技术要求、增强作品吸引力和感染力的主要途径。另外,除了武汉大学团队的表情包开发之外,其他项目成果均采用已在档案部门的开发利用工作中使用过的表现方式,而一些更具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往往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应进一步加强档案创新作品与技术的融合,从成果展示形式的角度提高作品的创新性。

    三、创新之启示

    一直以来,我国的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创新的作用,2016年12月,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指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档案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化对档案工作规律的认识,积极推动档案工作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把创新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由此可见,创新在档案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但在档案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档案工作人员思维固化、档案规章制度陈旧、档案自动化设备落后等问题,导致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低下。而吸收创新性人才、开展创新性档案工作是解决以上問题的重要基础,创新思维与档案工作的融合亟待推进。档案创新作品展中的优秀作品也为档案的管理、宣传、利用和服务等工作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对档案工作创新的推进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技术创新:档案利用技术变革

    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档案工作诸环节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环节。[3]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档案馆(室)阅览、人工咨询等已难以激发公众的档案利用兴趣,导致社会档案意识逐渐降低。档案资源开发类作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将特色档案资源与先进展示技术相结合以吸引公众眼球,提高档案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从而使档案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开发。因此,提高档案利用与服务水平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以高效便捷、新颖有趣的方式开展档案利用与服务工作。一方面,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将先进技术运用到档案利用与服务工作中,实现档案工作的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档案利用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如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处理非结构化信息和多媒体信息,为档案用户进行个性定制和行为分析等;另一方面,要充分借鉴和运用已有的宣传、展示、交流技术和新鲜、生动、有创意的形式,主动向公众推荐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在全社会形成关注档案、重视档案的氛围。

    (二)业务创新:档案工作流程优化

    档案实务工作类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对档案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这些重点难点往往集中于某些业务环节中,如档案整理分类问题、档案信息安全传输问题等。然而随着社会活动和科技的发展,档案管理对象和工作流程越来越复杂,反映到实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也越来越多:一方面,产生了许多新的或以前没有被认识的档案,如社区档案、物业档案、投资档案、安全评估档案等,其管理和利用不能完全照搬原有档案工作流程,而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出现使得档案工作更具技术性,因此要重点考虑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的优化。实际上,档案业务工作类的作品已将视线聚焦于新型种类的档案(如社工机构档案、社区档案等)以及电子档案利用中的安全问题。因此,档案工作创新应关注到新型档案和电子档案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业务环节的完善,运用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的思想,从整个文件生命周期出发,深入调研基层档案室和档案馆的档案业务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以适应和解决社会发展带来的档案工作复杂化问题。

    (三)队伍创新:档案创新人才培养

    创新者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档案创新作品展的团队成员皆为90后本科生。90后是当今创新活动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更是充满锐气和激情,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档案工作者是实现管理创新的主体,广大档案学本科生是我国档案工作队伍的后备军。如今档案学本科生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与教育政策的导向、国际交流的推动、高校培养方式的变革等不无关系。张晓娟等提出档案学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体现在制度创新、课程体系创新、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环节创新和教学方式创新五个方面。[4]笔者认为,90后创新人才与创新思维成为档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多数90后仍是在校学生,因此对档案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从档案学专业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抓起,增设培养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的课程,提高实践课程和交流活动的比例,鼓励学生多参与档案类的创新竞赛,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除了在校学生以外,对于已步入社会的90后,档案部门应重视90后人才,充分利用他们的精力优势、技能优势和思维优势,有目的地培养其档案工作能力,发挥他们在档案工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首届档案创新作品展丰富了档案文化内容,深化了档案文化内涵,促进了档案文化建设,它的举办提高了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为具有档案管理业务的企业提供了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笔者认为本次作品展仍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其一,对“创新作品”概念的界定范畴过广,这虽促使参展作品类型多元化,但档案整理实务、调研报告一类的作品主要在于对大量杂乱的信息进行整合,虽然产生了新的档案实体状态和具有推广意义的报告、规范等,但是突破常规思维的新技术、新方法等创新元素较少,应更加清晰规范地界定创新作品的概念,提高对作品入围的要求;其二,作品展在推动档案工作持续性创新这层意义上仍然任重而道远,多数作品只是一个创新性思路,其創意未能得到实质性实现,只有使每个优秀作品都付诸实践,而不是一味空想空谈,才能发散创新思维,真正助力档案学和档案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逸昕,赵丽.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上的工作报告[EB/OL]. [2017-11-28]. http://www.saac.gov.cn/news/2017-01/03/content_ 170780.htm.

    [3]陈智为,邓绍兴,刘越男.档案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78-379.

    [4]张晓娟,杨卉,郭娟.创新我国档案学本科生培养模式——2014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二十三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报告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5(2):124-128.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相关文章!
  • 新形势下企业内部保卫工作问题

    张敏中图分类号:E2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158-01摘 要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开展内部保卫工作的突出问题出发,对开展内

  • 中国农业转型之路探讨

    刘奇“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赋权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逐步摆脱了“权力贫困”的尴尬,各项合法权益陆续得到

  • 非常道

    如果你打了半小时牌,仍然不知道谁是菜鸟,那么你就是。—— 巴菲特房地产之所以发达,是因为人有拥有的欲望,要有一个房产证。拥有的欲望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