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师生互动行为探究

    摘 要:在农村中学的课堂上有极少数学生愿意主动回答问题,课堂上缺少互动。即使是在师生、生生互动时,学生的语言也是贫乏的,表述是不完整的。而课堂互动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之一,课堂互动意味着从“课堂控制论”走向“课堂互动论”,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态,打造崭新的动态生成性的智慧课堂。本文从学校课程安排、教师的教学模式及自身素养、学生自身态度及外界的影响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互动;美术课程

    2011年,美术新课标中指出:“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的人格。”[1]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个人观点,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但在我们农村中学的课堂中并非如此,上课时学生更倾向于听,鲜有反馈,语言表述也很贫乏、空洞。与此相对的是城市中学的学生更能踊跃回答问题,从多角度思考,思维开阔,知识面广,并能够联系当下实际情况,侃侃而谈。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第一,学校课程安排。农村中学想要发展立足,获得家长及教育部门的认可,最终还是要以中考成绩来说话。虽然农村学校在开设国家规定课程以外,也开设了兴趣社团,但是每周只有一节,时间为45分钟。美术社团任课老师以学校专职教师为主,美术老师都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框架上,在网上搜集零碎的素材运用到教学中,没有组建团队合作小组,一起制定方案,也缺少专家的指导。这种情况导致社团课流于形式,教师随便上,学生随意学。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得不到提高。

    第二,教师的教学模式及自身素养。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老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本课教学内容,部分教师就将演示的部分能省则省,课堂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为主,长期的这种模式导致学生懒得思考,并形成了这种思维惯性。

    还有部分农村教师自身教学水平不够,从不钻研教材、教法,不开设公开课,也不外出交流学习,获取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他们每年都教同一个年级,就让学生临摹、自己画。学生更加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提高,绘画水平提高缓慢,审美品位也在原地踏步,更不要说创新思维的发展了。

    第三,学生自身态度及外界的影响。初中生面对的中考压力较大,以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中考科目上。在大部分家长和中考科目老师的眼中,美术是副课,学不好并不重要,这种想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他们渐渐地开始不重视美术课,表现为不参与,更不用说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了。

    农村学生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外,大量的时间都被各种语数外辅导班占满。很少有家长会带着孩子参观艺术展览,感受艺术的魅力,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除此之外,对社会的最新动态、要闻、新型科技等知之甚少。

    相比小学,在中学课堂中学生不参与互动的现象十分常见,往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就在这三年中逐渐形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5种应对策略:

    第一,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农村学校可以借鉴城市学校的课程设置,如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围绕学生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构建出面向全体学生的“三C汇课程”和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青年汇.COM”教师特色发展课程。

    “三C汇课程”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拓展性课程;有面向个体的特色课程。[2]

    “青年汇.COM”教师校本研修课程包括教师研修的基础课程及教师、班主任的角色认同,生涯规划,课堂研究,论文等教学主张、教育教学方法技巧等提高课程。[2]

    只有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在美术课堂上才会说、才敢说、才有内容说;只有教师拥有开阔的视野、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是要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与时俱进,新时代要求教师终生学习。

    第二,多给学生开口说话的机会。初一美术课抒情与写意—中国花鸟画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意见。”笔者设计了最简单的问题,希望学生可以开口说话。PPT展示了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问题1:“这是一幅什么画?”有几个学生回答:“国画”,大部分学生沉默。问题2:“画的是什么内容?”这时班级很安静,笔者再次重复问题两遍以后,也没人举手,这时,笔者点名请学生回答。学生答:“一只鸟站在枝上,上面有两只蝴蝶。”这样的语言表述让人有点失望,笔者提醒学生可以参考书本上的文字,结合自己的理解看图说话,加上形容词来修饰语句。后来有个女生回答道:“一只色彩斑斓的锦鸡站在芙蓉花枝上,仰望着右上角两只追逐嬉戏的彩蝶,画面充满盎然生机。”她答完之后,笔者表扬了这位同学内容表述完整、语言生动,并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观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后人也是结合当时的时代来撰写对作品的理解。接下来,笔者简要介绍了宋徽宗,并请学生用手指从右上侧的蝴蝶开始将花枝、锦鸡、雏菊连起来,然后提问:“形成了一条什么线?”学生答:“S形线条。”“如果去掉左下角的雏菊可以吗?会给你怎样的感觉?”在笔者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们开始说话了,即使有的声音不大,他们也开始踏出了第一步。

    第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在课堂上笔者会遇到提问后没人马上回答的情况,这时笔者没有立刻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给学生独立思考或者交流探讨的时间,当然也不是一味地等待,笔者会适当地引导他们思考。在提问时,笔者会在一开始选择难度较低的问题,循序渐进精选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只有学生胆子大了,建立了自信,才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介绍“清初四僧”时,笔者在黑板上写了:石涛原名(朱若极)、朱耷。提示学生他们都生活在明末清初,都是和尚画家,并圈出他们的姓“朱”,这时学生们发出“哦”的声音,他们回答道:“这两位都是明朝后裔,皇亲国戚,他们想反清复明,但苦于没有能力,隐姓埋名于寺庙之中,出家当了和尚,只能通过绘画来抒发他们的情感。”

    第四,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美术教师需要寻求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构筑合作探讨教学实践的学习共同体,力求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提升中小学生民族艺术的文化素养。

    2018年10月,我们在相城区教育局的支持下,由相城区蠡口中学牵头,10所学校成立了相城区版画联盟,由苏州市美协副秘书长韩东老师及相城区美协理事李影老师给我们进行专业教师培训、教学分享,并组织了参观园区版画联盟社团、看展等活动。

    第五,大众思维观念的改变。时代在变迁,人们的思想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习近平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新时代要求培养出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以及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的新青年。

    家长、教师、学生也必须转变已有固化的观念,中考科目外的其他学科同样也是很重要的。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开发右脑潜能。“右脑位于大脑旧皮层处,比左脑更早发育,靠图像运转学习回路,用以吸收和输出信息(即用图像记忆),是直觉、音乐、图像、艺术的潜意识脑。”[3]因此,运用右脑开发美术的图像记忆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文科背诵部分,而美术课程中的透视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几何作图等问题。学习美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審美修养,丰富精神世界,培养创新意识,丰富感情世界。

    杜威说:“真正的危机在于表面上呼唤改革,骨子里却在包庇旧的一套,走回头路。”[4]因此,只有在观念上重视美术的学习,教师运用有趣的、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师生、生生之间才能生成互动的动态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2] 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宣传册[Z].

    [3] 陈洪震.右脑开发训练手册[M].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7.

    [4] 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简介:王晶(1987—),女,江苏苏州人,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相关文章!
  • 透过《停车》探究台北的边缘空间

    陈超《停车》是一部集荒谬意象之大成的黑色喜剧,值得一提的是,钟孟宏身兼编、导、摄三职,作为一位专业级MV导演,编剧的弱化使得本片的故事

  • 回族花儿剧《曼苏尔》刍议

    【摘 要】《曼苏尔》是根据宁夏南部山区流传的回族民间故事改编而成,是花儿剧这一地方剧种的开山之作。论文从内容思想、民族文化、语言艺术、

  • 国画技法和创作探微

    宋晶杰摘要:作为一名美术学国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国画技法和创作时会遇到问题和状况,怎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法和修养,通过怎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