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伍翕婷

    摘 要:经济工作成果的体现是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效益需从企业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成长性指标、企业发展前景与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等多层面、全方位的综合评判。本文以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实案分析等进行研究,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益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 经济效益; 综合评价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经济效益是在一定时期内,以最少的资金使用,产出更多的社会需求的产品。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经营体制变革、企业改革深入,社会各界对企业经济效益十分关注。都希望对企业运行与发展态势进行全面、科学、客观的掌握,为自己投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对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考核、评价与分析,是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依据,同时也是企业自身发展、认识、管理及科学决策的依据。

    1 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综合评价现状

    现阶段,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经济益评价体系构建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是缺乏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从报社、各媒体对深沪两市交易所公布的近两年经营业绩进行综合排序可以看出。

    (1)忽略了各项指标(经济效益指标、财务指标)的内容与重要性,将各项指标进行平等相待,未对应有的权数作相应的规定;

    (2)综合评价不但随着经济指标变化而变化,还同企业所属的行业关系相关,现有的评价缺乏相应的参照系。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方法与体系,便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是指:资产总额、净资产收益率、每股净资产,主要业务收、每股收益与利润总额,这些指标反映上市公司在不同侧面的经济活动变化、水平,但并不能形成相关经济效益综合理念。

    财务指标是指:财务结构(资本比率、负债率、资本的固定比率)、偿债能力(资本周转的比率、流动比率、清算价值的比率)、经营能力(应由帐款的增长率、收入的增长率、存货的周转率、净资产的增长率)、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毛利率、净鼻涕的增长率、净资产的收益率)、现金流量的指标(每股的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入的每一项)。

    2 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因素实证分析

    (1)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无形资产因素分析。作者以2007~2011年间上市公司为例,以2006年推出新准则为标准,确保调查背景一致性。数据由国泰安提供。采用FXCEL与SPSS19.0统计软件,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用性,对原始数据做了处理,对异常数据与不完整数据进行删除,消除数据自身缺陷影响,确保结论的准确性,最后有933个公司共4665个数据。针对2007~2011年变化不大的固定资产,负债总额与流动资产年均值变化不大,不做各年净利润平均值变动图,对变动大的无形资产各年平均值和纯利润的年平均值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无形资产逐年增长,呈上升趋势。但上市公司在2007~2009的纯利润则急速下降,这是受这期间全球经融危机影响而造成。全球经济衰退,,直接导致企业纯利下降,因此可以预计,在2008~2009年间,无形资产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2)消费结构因素影响上市公司经济效益。消费结构的升级是经济效益的保障,带动了主导产业发展。从产业方面来看,经济的迅速增长,是主导产业带动的。然而主导产业是根据市场需要,由消费结构的升级而带动,是相关行业的上市公司综合经济效益提升的体现。现阶段,汽车行业、住宅建设及城市基础建设等快速发展,拉动了一大批中间投资性质的基础行业、产业的增长。事实上,这些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不同行业间的经济效益变化基本一致,比如金属业、采掘业、房地产业与电力行业等上市公司经济效益一直靠前。

    (3)制度的创新提高上市公司经济效益。制度创新包括股权分置的改革、股权激励制的推进、股份制的改革等。

    首先,股权的分置改革,这些年来,证券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分置改革、股权的激励制度等创新实践,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股权分置保障了公司价值同股东利益间的一致性,促使上市公司大股东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性。

    其次,股权激励制度的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问题。实施股权激励机制,通过产权的关系架起经营者与公司利益的桥梁,进而提高了管理层的工作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增强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提高企业价值,确保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共同利益。

    最后,加快股份制改革,自2006年国资委发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的调整与重组指导意见,就意味着国资委着手推进股份制的改革,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央企母公司的改制上市或者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鼓励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央企把优良的业务资产逐渐注入到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做优上市公司。

    3 结语

    总之,对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是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现阶段的评价通常都是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最终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公平性。因而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认知过程,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两者相辅相承,只有客观公正的分析,才能对上市公司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

    参考文献:

    [l]徐建军.2010场年报大结局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5.81%[N].中国证券报,2010( 30).

    [2]中联财务顾问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012.

    [3]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M].北京:学林出版社,2011.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