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探讨
许翠敏
【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具体大学英语教材,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思政教育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1.大学英语是高校各个专业必修课之一,其授课时间长,跨度广,且为集中授课。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并扩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
2.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看似风马牛不相及,思政教育可确保大学英语教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大学英语教学可为思政教育开启新领域,提供创新方法。二者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3.在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政教育,不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大学英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各项能力的同时,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巧妙的地融入其中,以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因素
大学英语教材的语篇材料多选自英美国家正式出版的报刊杂志,其内容丰富多彩。以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前景实用英语》第一册为例,其阅读文章主题涉及社会生活诸多方面,深受学生喜爱,其中隐藏着大量思政教育内容。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力争在教会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能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如学习“Sports”可帮助学生了解大学体育运动的意义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养成爱体育,爱运动的健康生活习惯。对“Environment”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建设绿色校园意义和有效途径,培养学生节能环保,爱护环境的社会意识。学习“Career”可有助于学生了解未来职业中所需的重要技能和能力,激发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去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实践,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 “Fashion and beauty”一课能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美的概念以及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能教育学生不要盲目追求外在美,应更注重培养和形成内在美。
2.开辟英语第二课堂,拓展思政教育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而大学英语学时有限,教师可在课外开辟寓教于学的英语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和比赛增加对学生学练英语的机会,同时拓展思政教育。(1)教师可鼓励学生参加与思政主题相关的英文板报或手抄报设计赛,英文写作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演讲赛,英语情景剧表演赛等。(2)教师可推荐学生观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德的英文影片如《最后的香格里拉》《花木兰》《长城》等,或者阅读英译本的中国文化典籍,如《西游记》,《红楼梦》等。(3)在中国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元旦等,组织学生举办既别开生面又富有思政教育意义的英文晚会。(4)建立微信公众号,向学生定期推送英语学习方法,學习与教材课文主题相关的富含人生哲理的名人名言。以上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比赛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因此既能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
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渗透思政教育
大学英语教师应根据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巧妙利用多媒体和网络,采用灵活多变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手段,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并辅助和引导学生参与相关思政方面问题的探讨和反思。如在讲完“Food”课文之前,可组织学生填写饮食习惯相关调查问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再结合之后的课文学习,学生能深刻认识到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在讲完“Career”课文后,学生能了解到大学经历和体验对未来就业的重要影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要求学生分组模拟面试场景并进行角色扮演。学生能深化对职业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Digital age”一课之后,教师可将分成两大组进行英语辩论:电子课本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通过此活动,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能意识到看待诸如电子课本、网络、手机等事物时要一分为二,利用时更应扬长避短,不行过度沉迷于其中,不做低头族,手机控,鼠标手。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不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还可以纠正当代大学生的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如厌学,厌世,沉迷手机和网络,盲目追求外在美等。此外,大学英语教师也能在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对自身进行反省,改善和提高自己的素质,因为只有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才能为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
[2]徐小贞.前景实用英语[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3]杨荣.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