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
贾发科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随之发生了改变。结合教学实践与经验,从“注重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分层设计,注重学生差异化”和“多元评价,提高学生满足感”这三方面入手,就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发表认识与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
作业虽然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改革进度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小学数学作业中仍存在形式单一等问题。良好的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鉴于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引起对学生作业的重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通过注重作业内容、分层设计作业、多元评价作业这三方面来提升学生作业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将针对新课程环境下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研究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注重内容,增强学生的体验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生活中要关注知识的积累,实践中要注意升华理论和技能。”由此可见,我们在布置小学数学作业的时候,要注重作业的内容,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另外,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数学作业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数学作业展现生活,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这部分内容之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使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笔者给学生安排的课后作业如下:一是动手测量并记录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二是让学生举例子说出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三是测量并记录自己的身高;四是找出自己周围的物品(任选),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会对毫米的概念有更加深厚的理解和认识。通过测量实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其实践能力、丰富了其学习体验,培养了其观察生活的意识,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完成作業的主动性,提高了其学习乐趣。
二、分层设计,注重学生差异性
教育家陶知行曾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各有特点,他们的发展水平、能力水平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以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例如,在学习完“百分数”这部分内容后,笔者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分别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课后作业。用星星来表示难易程度,一颗星的题目最简单,星星增加,难度升级。笔者告诉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的题目。笔者设置的课后题如下:一颗星:橙橙文具店要出售一批文具,一个小时内就出售了150个,正好占总数的■,请问这批文具一共有多少个?两颗星:在我国的990个城市之中,有■的城市受到了雾霾的污染。在这些被雾霾污染的城市中,有25%的城市受到了严重污染。请问全国受到雾霾严重污染的城市有多少个?三颗星:新光学校图书馆原来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学生借走了40%之后,图书管理员又购进了240本书,而新买来的图书刚好是原来的25%,请问学生借走了多少本书。将题目交给学生,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作业题。如此一来,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多元评价,提高学生满足感
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教师的表扬、夸赞会对学生有着非常积极的鼓励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学生评价时,要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另外,教师可以丰富评价的主体,除了教师评价,还可以有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等,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知自己,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发展。
例如,在传统的课后作业批示中,教师通常用对号和错号来给学生做批注,只有肯定和否定,十分单一,长期获得错号的学生,会处于习得性无助的状态,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会大大地降低。因此,笔者设计了特殊的印章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没有了明显的对号和错号,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有所提高,学习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另外,在作业本的下面,有一个小表格,是学生每一次做作业的记录,分别是学生自己、学生之间和学生家长给的不同评价。通过丰富评价的主体,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环境下,要想保证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而注重作业内容、分层设计作业、多元评价作业不失为好的途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实际,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锦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外作业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4):10.
[2]葛利红.新课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