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

    张波+袁红萍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项目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使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需要的知识点;其次,设计翻转课堂,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加入信息化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认识;最后,文章还总结了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微课;翻转课堂

    项目化教学是国内高职院校比较热衷也是比较成熟高效一种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基本上分为项目描述、项目知识、项目实施三大步骤,其中一个大项目又可以拆分成若干个小项目来教学,项目化教学特别适合于工科等实践性要求高的学科教学。作者认为系统的项目化教学也能够达到德国职业教育“三元制”培养模式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给各行各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教育也不例外,幕课、微课、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OC)、翻转课堂等新词汇充斥着人们的视听领域,以音视频为主要载体技术,这些新教学媒体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秩序,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师扮演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角色。将项目化教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既能发挥项目化教学的切实高效,又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枯燥的工科实践变得生动丰富,从而达到更优化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如何对项目化教学步骤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研究项目化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 项目知识点准备阶段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环节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预习。究其实质是学生面对教科书上的文山字海兴致寥寥,课前预习往往就只剩下一个口号。

    项目知识点准备阶段的学习如果单纯是从书本知识迁移到学生大脑,中间不经过教师的讲解,那么这种学习过程就不会是普遍适用的。一方面,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对于书本文字的理解也不一样,他们的自学能力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传递知识信息的媒体选择对于学生自学的效果有重要影响,根据认知负荷理论,融合了音视频、课件、演示动画、实物结构图片和文字描述以及教师讲解等多种元素的微课视频相比教科書上单纯的图片文字有着巨大的传播优势,它能够极大地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有利于学生形成长时间记忆,完成有意义的学习进程。微课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掌握学习”的教育理念,学生无论能力如何,学习速度快慢,都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所以微课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学习时间保障,保证学生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掌握水平。

    在进行项目化教学之前,首先,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先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普遍具备的学习能力设定预期的学习目标。然后,教师将学生需要课前掌握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挂到教学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微课视频短小精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教学知识点精心编排制作的,时间长度控制在15分钟之内,内容经过包装以后丰富多彩,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来看完。这样在项目知识点准备阶段,通过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需要的知识点。

    2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

    在完成项目知识点的准备阶段之后,就进入项目实施准备阶段了。因为在传统课堂的预习阶段,学生并没有很好地预习准备知识,所以在传统课堂这一阶段,教师往往都是借助PPT和板书在讲授。在项目知识点准备阶段经过和信息技术整合之后,学生已经看过微课视频了,教师就没有必要再去花过多时间复述项目知识点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4要素或4属性。由教师组织让学生来汇报知识准备情况,构建学习“情境”。汇报可以分组进行以形成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协作”。小组成员间通过“会话”沟通交流,最终形成一个汇报PPT。汇报完以后还可以组织各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直接由教师来点评,帮助学生完成最终的“意义建构”。这个阶段的教学时间控制在项目教学总学时的20%~30%为宜,不能占用后面项目实施阶段的教学时间。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经过上述教学设计之后,将传统课堂教师单一的授课模式变化为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自学知识点然后分组总结汇报和讨论,不但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总结归纳能力和制作演示文稿的技能,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对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印象更加深刻。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需要整堂课去灌输知识点,然而现在教师只需要用一小部分时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汇报并答疑解惑,却能够达到更优化的教学效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从而实现了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这样的翻转课堂具有创新性,是高效率而丰富多彩的,主要通过课堂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来实现。

    3 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所在,也是各个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在传统的项目化教学实施阶段,教师通常在实训教室指导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讲,学生每次的操作都有进步,直到熟练掌握所有操作技能。这样的教学方法效果固然很好,但是教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逐一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由于学生独立掌握知识技能可能需要若干次的反复训练,对实训设备和材料的损耗都很大,需要的学习时间也很长。

    传统的项目化教学往往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操作错误了,教师及时纠正给予“刺激”,学生再重新按照教师纠正的操作作出“反应”,如此循环往复的“刺激—反应”直到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一遍。这种教学方法简单直接有效,但是还可以对它进行优化设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地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除了要给予外界的行为“刺激”之外还要关注他们内心的认知结构,要让他们有意识地对外界的“刺激”给予正确“反应”,而非无意识的机械模仿。

    因此,仅由教师言传身教还不够,还可以事先把实践操作部分拍摄成微课视频挂到教学平台上面,教师在示范实践操作之前先给学生播放一遍并且说明一下操作要领,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这一阶段,学生也可以分组进行项目实训,有条件可以每组安排一个人将该组的操作视频现场直播到大屏幕,教师看到哪个小组操作有问题可以直接进行指导,也可以打断当前项目实训进程,给所有小组重点提醒。每个分组学生都随时可以上网观看项目操作的微课视频,当有疑问时他们可以反复观看形成自己的意识,同时可以看到各组的直播视频,实践操作成功和不成功的细节一清二楚,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会有更多的交流沟通,这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项目化教学实施环节对实训教室的设备和环境要求较高,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实训系统。一方面,虚拟实验实训系统可以接入更多的操作终端,不会因为学生数量多设备少导致不好分组教学。另一方面,虚拟环境下学生可以重复多次实践操作而不用担心设备材料损耗问题,也不用担心设备操作失误带来的人身伤害风险。

    经过上述教学设计方面的优化,通过整合微课视频、视频直播、虚拟实验实训系统等信息技术手段,项目化教学的项目实施阶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大大减轻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学生对于实践操作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项目化教学模式的项目知识点准备阶段、项目实施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3个步骤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的分析,根据各种学习理论的特点和适用条件,整合信息技术对各个阶段重新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实际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张一春,钱东东,陈松.信息化教学设计实例精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

  • 卫星天线过顶盲区时机分析

    晁宁+罗晓英+杨新龙<br />
    摘 要: 分析直角坐标框架结构平台和极坐标框架平台结构星载天线在各自盲区状态区域附近的发散问题。通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