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反讽手法质疑

    【摘 要】诗人在《死水》里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华丽辞藻来描写死水。并非“言非所指”,而是“所言实指”;并非“以丑为美”,而是“以丑为丑”。因此,笔者以为,《死水》中并没有使用反讽手法。其实,那是一组奇特的比喻,创造出了一种幽玄的意境。

    【关键词】《死水》 反讽手法 教材研究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在诗歌《死水》的鉴赏要点之二“反讽手法的运用”之下有这样一段文字:

    诗人借鉴西方文学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为了揭露、批判“死水”的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以丽辞表现丑恶。

    最近听评公开课,好几位老师在“反讽”之下又借助一些资料抛出了“反衬”、“对比”之说。

    笔者认为此处的“反讽”、“反衬”、“对比”都有待商榷。

    《辞海》对“反讽”是这样定义的:

    译自西腊语eironia,原为希腊古典戏剧中的一种角色类型,即“佯作无知者”。后演变为一种艺术手法。在新批评理论中,反讽是指“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词语在上下文中发生了意义的改变,即言非所指。

    反讽手法是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喻事理的方法。其言辞的表面意思和自己的真实意思完全相反,真实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读者自然明白。它始于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反讽要求实际表达的意思与字面意思相反。在使用“反讽”时,读者常常能够从文本中得到某种暗示:

    1.虚实对照。

    我还记得第一次五四以后,军警们很客气地只用枪托,乱打那些手无寸铁的教员和学生,威武到很象一队铁骑在苗田上驰骋。(鲁迅《忽然想到》)

    例中实写反动军警对学生运动的残酷镇压,却用褒义词“客气”来形容,前后感情色彩

    不一致,使人领悟到“客气”是虚写,是作者使用的反讽。

    2.借助引号或“所谓的”等字眼来暗示。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例中“慈祥”加了引号,读者一看便知是作者使用的反讽。

    3.把话说过头。

    我告诉您了,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处》)

    说人好得“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显然不符合事实,暗示读者从反面来理解。

    古诗中也常用“反讽”手法。如: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人从正面着手,丝毫不含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心意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真可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然而,诗末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反讽。一个帝王,如此郑重求贤,虚心垂询,让我们以为是在商讨治国安民之道,结果却是为“问鬼神”,在这强烈的反讽之中,使读者看到了一个帝王、一个臣子的悲哀,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悲哀。

    我们再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写“死水”的: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对照教参的鉴赏和《辞海》的定义,我们仔细品读上面的诗行,便不难发现:

    第一,此处并非“言非所指”,而是“所言实指”。

    反讽最显著的特征,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而从诗学角度看,则正如瑞恰兹所说,反讽来自于“对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华丽词语来描写一沟死水,既没有“言非所指”,又没有表现为“对立物的排斥与冲突”,而是直接描写出了破铜烂铁、油污霉菌的本来面貌,正面描写出了这沟死水的肮脏和丑恶。

    请看,这沟死水里漂浮着锈成了翡翠色的铜绿(破铜),桃花色的铁锈(烂铁);还有一层历经长时间濡染而成的花花绿绿貌似罗绮的油污,以及那杂色交错汪汪一片貌似云霞的霉菌。这样一沟多彩多色的死水简直比粪坑里的水还要脏还要臭!并且,死水发酵成绿色,早已腐烂变质,像烈酒一样刺鼻,上面飘满了大大小小的白色泡沫,花蚊窜飞,不时咬破水泡,发出笑声般的声响,……这沟死水之脏之臭之丑简直“叹为观止”!读者如果展开想象把这一串“丽辞”所描写的画面幻映在脑海里,有谁不作呕?

    第二,此处并非“以丑为美”,而是“以丑为丑”。

    “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的确是一串丽辞,但在《死水》中诗人并没有“以丑为美”,因为世间万物之美各有各的美的特质,鲜花以多姿多彩为美,然而水却以无色无味为最美,以有色有味为最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凌凌的水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碧透透的水美;“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纯净净的水美。《死水》里的“死水”色彩斑斓、多姿多彩,则是最丑。即是说“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这一串丽辞并非“以丑为美”以显其丑,而是直接写出了死水的丑来。这一串丽辞彩绘出这沟死水的色,再以“绿酒”状写出这沟死水刺鼻的味儿,正应了“水以有色有味为最脏”,这不正是“以丑为丑”吗?

    反讽,是表象与事实相反的一种表达方式。从“反讽”的概念上看,《死水》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丽辞所描写的并不是什么表象,而是直接描写的事实。没有“虚实对照”的双重意思,何来反讽?

    第三,此处无“反讽”,亦无“反衬”、“对比”辞格。

    吴奔星、徐荣街在《现代抒情诗选讲》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诗人故意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美好的形象,来反衬铜绿、铁锈、油腻、白沫等丑恶的事物,目的是为了揭露旧中国表面的繁华下腐朽的本质。那些灯红酒绿、珍珠罗绮所构成的班驳陆离的世界,掩饰不了旧社会的腥臭和烂污。

    所谓反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来衬托主要事物,使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映衬,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相反二皆相成也”。反衬主要有“以动衬静”、“以丑衬美”、“以乐衬哀”、“以有衬无”几种。“美丑相衬”的例子也多,如文言散文《苏武》一文中,为了突出苏武的崇高品格,作者特意用张胜、卫律、李陵这三个叛徒来反衬,鲜明地突出了苏武威武不能屈、利禄不能诱、私情不能移的民族气节,从而使苏武这一历史人物更加光彩照人。然而,在《死水》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等虽为丽辞,但它们并没有“从反面来衬托主要事物,使对立两极的事物互为映衬”,而是采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直接描写破铜烂铁、油污霉菌的丑。因此,这里是不能说使用了反衬修辞格的。

    至于说“对比”,就更谈不上了。把两种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较,这种修辞方法叫对比。请看下面的例子: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极大多数人的,为极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例中把两种不用性质的运动放在一起作对比。然而,此处诗人在《死水》中把“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跟铜绿、铁锈、油腻、霉菌、白沫“放在一起互相比较”了吗?显然不是。其构成形式与对比完全不同,诗中“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是典型的比喻修辞的构成形式。对比的两样事物必须是同类事物,此处的“两样事物”并没有在“美与丑”这个“类”上进行比较,而是在用这些所谓的“丽辞”直接描写死水沟里的丑物们的多姿多彩的情态。

    第四,此处其实是一组奇特的比喻,创造出了一种幽玄的意境。

    闻一多先生在《死水》中为我们创造出了一组奇特的比喻,“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珍珠”是喻体,它们的本体分别是铜绿、铁锈、油腻、霉菌、白沫,正是这一组新颖恰切的比喻把“一沟绝望的死水”的污秽、滞塞,任凭清风吹过,也毫无反应、毫无生气的特征状写得淋漓尽致。原来,这“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象征。这样,闻一多先生采用实写(正面描写)虚拟(运用比喻)巧妙配合的写法,创造出了一种深邃幽玄的意境,曲折地吐露出了他忧愤的情怀。

    ★作者简介:官炳才,重庆市开县中学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

    缪黎清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

  •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贴近生活

    王明立【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当中,由于高考对于学生能力考察越来越高,许多学生由于不能够很好地适应这样的水准,在高中学习当中情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