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几个误区

    【摘 要】多媒体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出现了不和误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非内容和目的;它只是教育手段先进,并不体现教育思想先进;它只起辅助作用,不起主要作用;它代替不了情感教学,更代替不了教师教学。这些教师我们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 教育思想 辅助教学

    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已悄然登上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为中学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它是教师用幻灯、韻设备以及电影、电视手段创造出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再现课文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有目共睹的。也违反了现代科技的科学精神,这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一、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手段,而非内容和目的

    钱梦龙老师在一次全国青年教师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评述时曾指出;参赛课中,相当一部分多媒体的使用存在着不求实效、只是为用而用的缺陷,有些甚至图片选择不妥当、不正确,以致对课文理解片面化。这种“缺陷”和“片面性”在语文教学当中具有一定普遍性。事实上,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一种手段,不是内容,更不是目的。

    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外壳,是信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种特殊性,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的制作、选择、使用,都必须从这种特性出发。

    所以语文课件的制作不可能一味地追求动画、形式多样的插图,而是应该以文章本身为出发点和思考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媒体,要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渗透谁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等。

    在选择使用多媒体时,许多教师单纯教学方式的现代性,今生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而忽视了语文学科自身的人文性,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色。这也是与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与语文教学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

    总之,我们应明白: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非内容,更不是目的。多媒体的教学并非适合一切语文教学,它不可能代替教材,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语文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本身。

    二、多媒体教学只是教育手段先进,并不体现教育思想先进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的,现代教育理论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人机对话,在教学模式上走出一条新路,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授课模式,而且,学生在学习内容上,速度、时间安排上都有较大的自主权,可自由安排,自己掌握进行操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努力创造学习者可参与的环境,使传播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但有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教育手段先进了,教育思想便先进。于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我行我素。

    三、多媒体教学只起辅助作用,不起主要作用

    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有利于个别教育,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因此在许多地区,许多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而其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有的语文多媒体教学课堂,讲课教师为了能在讲授公开课时体现自己的能力,不顾及课文本身是否适合运用课件,只是一味将词语制作成课件,不公使课件丧失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且将课堂内容变简为繁,使学生的学习受到抵制,将连续的课堂教学中断,使学生在感情体会上出现断层。其实有些课堂的教学是不用多媒体就完全可以实现的,但有的语文教师却大材小用,没有多媒体就不能上课,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就是说,选择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

    四、备课应是备内容,而不是备多媒体

    制作课件需要有充足的资料,因而制作课件往言行一致会花去很多时间,有的老师甚至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到头重要的环节——备课,他们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伯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备课是“寻找、搜索、构造、备选教学方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检验、评价、挑选满意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可以说,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部策划和总设计,要过好教材关和学生关。而制作课件只是设计教学方法的过程,在教学中只起辅助作用,并不能也不可能代替备课。如在一些比赛中,一些教师为了演示课件,不是在根据教材,根据学生备课,而是根据课件备课,完全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使教学过程变成了精美课件的演示过程。

    五、多媒体代替不了情感教学,更代替不了教师教学

    语文教学不单是认识活动,更是情感活动。教材中的文章都蕴藏着一定的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它是感情的载体,是感情的物化、文字化,它也往往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学习在一定的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是一种人文的熏陶。

    教材不是无情物,教师学生更是有情人。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协调是以教材为依托,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以及丰富多采有体态语言,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多媒体教学过程,由于多媒体的介入,语文教师不论是在教师位置,单纯地操纵机器,还是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往往注意的是监视屏幕上的图像。学生注意的也是接受器上的图像,同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演变成机器与学生、机器与教师之间的单向传送与接受,蕴藏在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被消弱了。削弱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也就削弱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从教学改革的发展史上看,每一次教学媒体的更新、革命,都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一次加强,趣是先进的教学,情感因素越是突出、丰富。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公情感教学多媒体代替不了,其他的许多方面也是代替不了。如师生互动中,教师有个性风格的“表达”,本身就是语文教学“言传身教”的极好范例,而多媒体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学过程的人性化、个性化、能动性、机动性,多媒体相对于教师而言,是望尘莫及的。

    在教学互动中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学习是多层次、多角度、富有个性的,并充满着许多偶然性。这就要求作为主导的教师充分发挥能动性,发挥教学机智,抓住并充分挖掘学生思维、情感的“闪光点”,加以引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效果。而多媒体教学过程被网络媒体所左右,被课件流水线的程序所湮没,不能以学生为主体,难以发挥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性,消弱了个性化教学风格,最终失去了教学过程的人性化。这与我们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与语文教学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总之,我们应明白: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非内容,更不是目的。多媒体的教学并非适合一切语文教学,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语文教学手段,更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本身。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只有把多媒体教学与语文性质、语文教学特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优化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能发挥其先进技术的巨大作用。

    ★作者简介:吴建雄,山西省太原市古交一中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借助思维导图,消除习作“四无”

    顾文东 单红芳【摘? 要】思维导图契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借助不同种类的思维导图,可以治疗小学生无话可写、中心不集中、没有细节、详略不

  • 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

    朱小军摘 要:流行音乐作为当前的社会趋势,传遍了大街小巷,但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流行音乐实属创举,高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