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预防TIA后脑梗死的有效性评价

    欧阳日威 刘江容 谢美玲 张婷

    摘 要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梗死发生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我科收治的132例确诊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8个月内两组血脂变化、颈部血管斑块的性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脑梗死发生率、脑出血发生率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脑梗死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预防TIA患者发生脑梗死上明显优于单用氯吡格雷组,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完全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1/3以上会发展为脑梗死,所以患者在发生TIA后积极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用重大意义。本研究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TIA患者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TIA患者132例,其中男89例、女43例,发病年龄46-77(57.61?.78)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其中男41例、女25例,年龄48-77(58.69?.58)岁;对照组66例,其中男48例、女18例,年龄46-73(53.51?.69)岁。

    1.2研究方法

    治療组患者发病24h内口服氯吡格雷50mg和阿托伐他汀20mg,1次/d;对照组是发病24h内单用氯吡格雷50mg,1次/d。随访8个月。对比8个月后两组血脂变化、颈部血管斑块的性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脑梗死发生率、诱发脑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并作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血脂变化,见表1。

    (2)颈部血管斑块性质改变两组患者在服药8个月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都有减少,尤以治疗组斑块总数及低回声的不稳定斑块减少明显(P<0.05)。见表2。

    (3)凝血指标变化服药8个月后,两组比较,凝血指标PT、APTT未见明显延长,PLT亦未见明显减少,故无明显出血倾向(P>0.05),说明用药安全有效。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亦有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胆固醇与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而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其主要的表现为血小板在粥样斑块部位的聚集,局部血栓形成,血栓和斑块的脱落阻塞远端血管,所以血小板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预防TIA后高危脑梗死患者的发病过程上,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可缺少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服药8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脂水平及颈部血管斑块总数明显下降,斑块性质改变亦有统计学意义。且在服药8个月后,两组患者均无出血倾向,治疗组预防脑梗死发生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未见皮肤黏膜、颅内及内脏出血等。因此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预防TIA患者脑梗死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Juan,J.B&Deeiak LB,Jean.Marc H.Clinical evidence fo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ntiplatelet thempy in patients with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J].Vasc Med,2007,12(02):113+122.

相关文章!
  • 初中物理“送教下乡”模式的几点

    摘 要:以全新的模式送教下乡,改变传统,采用“集中式送教”即从各学校抽调一名学科教师集中在某个点进行送教,理念领先,领导重视,保证送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夏爱萍【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首先就要重视学生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