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案例库建设
李世宝 潘荔霞 顾朝志 丁淑妍
摘 要:课程教学案例库是培養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课程案例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案例资源库构建、在线数字化平台设计、评价和保障监督体系完善等方面,探索了基于“互联网+”的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案例库建设途径。
关键词:专业学位;案例库;“互联网+”
突出应用型、实践性,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环节的高度重视是专业学位的鲜明特色[1],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实践能力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优秀的教学案例可以极大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因此面向专业学位的案例库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是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中无线通信方向的核心课程,涵盖了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与无线系统设计方面的相关技术,包括无线电传播、调制技术、编码技术、多址技术、MIMO、干扰管理、无线系统组网技术以及无线网络技术新进展等。该课程实施过程中与理论知识相关联的教学案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对于无线方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针对该课程的案例库建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2]。
1 课程案例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案例大多停留在课堂上,缺乏将课堂理论内容落实到实践的途径,缺少案例成果的实践平台。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期间缺乏与课堂案例结合的真实项目环境,往往纸上谈兵,锻炼不了实战能力。尤其是无线通信领域与硬件紧密相关,资源全面开放难度大,相关实验设备往往针对特定场景设计,专用度高,灵活性不够,学生无法随时随地进行实践学习和设计开发,也无法应付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换代速度,不能满足学生培养的需求。
(2)教学案例相互独立,偏重局部原理和技术的应用,不利于学生系统级的设计能力的培养。目前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案例主要还是按照章节结构来组织实施,各个教学案例之间自成系统,相互独立,只关注本知识点,侧重于局部细节的深化,不具备系统级的设计能力,缺乏系统框架下的算法验证与设计,缺乏系统级调试、研发、创新能力。
(3)教学中许多项目案例类型不够丰富、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以下几种:①授课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背景、项目经验,从科研项目中抽取出来题目;②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交流讨论等自行设立的题目;③合作企业通过培训、实习机会提供的一些具有真实背景的题目。这些来源广泛的项目案例往往没有经过加工直接应用到课堂上,无论是在技术形式还是目标要求上都不够规范,而且受到教师和学生个体认知的限制,题目类型也不够丰富,质量参差不齐。项目案例本身的质量和规范问题已经影响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进一步提升。
(4)评价体系和制度保障方面都不够健全。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企业的实践案例完成情况,目前管理比较松散,基本是作为课堂理论课程的补充,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如何对案例完成情况的评价目前研究的很少,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案例的积极性。
2 基于“互联网+”的整体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融合“互联网+”为教育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以互联网为载体,将企业、学校跨地域融合,依托典型的教学案例,实现教师、学生、企业工程师的无缝对接,构建新型的教学案例资源库,创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3-4]。
以无线通信原理课程理论体系为基础,将教学案例与实践项目有机融合,把教师、学生、企业三者融合起来,打破传统案例只为课堂理论服务的界限,建立适用于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分类别、分层次、规范化的项目案例库,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奠定基础。
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案例库平台,将项目案例库建成高质量、全开放、易操作的教学应用支撑系统,既实现优质教学案例的最大化利用,也为多门课程的教师与学生提供交流协作环境,还能作为学生在学期间全周期参与项目案例开发的跟踪管理平台,为真正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累计递进培养提供技术保障。
3 基于“互联网+”的无线通信原理课程案例库建设途径
3.1 融合开源理念,协同教师、学生、企业,探索校企联合的案例库建设新模式
以企业一线的真实项目整体或部分作为教学案例原型,根据提交教学章节针对项目案例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分析统计、规范改造,按照类别及层次的划分方案完成案例资源的入库,实现对案例资源的精细分类、深度细化管理。每一个案例不仅仅是需求和技术的描述,还包括整个开发过程全流程的与一线企业规范接轨。同时建立教师、企业、学生多方参与的案例设置、发布的实施方式,制定“教师与企业”“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企业”的互动交流模式规范,具体包括案例的布置发布方式、阶段性验收、结果的提交及教师对学生案例的指导方式等。
深度融合开源社区扩展案例库。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开源生态的兴起,开源社区的壮大又推动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迭代。开源已成为深度信息领域的主流技术和系统选择,并已成为今天分享经济的技术基础,对于信息技术行业,开源硬件+开源软件带来创新创业的蓬勃发展[5-6]。参与开源项目可让学生接触行业的一些关键部分,让每一个参与者都不必被迫从头开始就可以进行开发,打造新基础架构,及展开设计。在学校,项目可能只是理论上的,或者仅与课程相关。而给开源项目做贡献,学生则可以立即看到给整个系统带来的影响。创造更便利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为开源社区做贡献,是让他们为职业工作做好准备,以及帮助他们更早意识到自己对世界带来的影响的关键所在。
3.2 基于“互联网+”,搭建等效真实企业的数字化案例平台
创建真实企业“情境”的实践场景。以企业真实“情境”的实践场景迁移为目标,构建虚拟实践环境,创新产学研结合新模式,既注重提供来源于企业的真实实践项目,又注意实践场景、内容、岗位与最新的企业动态和行业接轨。构建全过程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包括选题、指导、答疑、结题、成绩评定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能够切实达到真实的实践体验和效果。整合、优化已有案例资源,并根据新制定的教学标准增补企业最新的实践项目内容,从而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形式分类合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通过开源社区构建教师、学生和资深工程师共同参与的开源项目开发维护机制,避开敏感的企业涉密技术的壁垒,在共同的开源理念指导下,依托在线协同模式,开展真实实战情境的项目案例训练,大大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可以在开源项目上接触大型的、可扩展的及有质量的开源项目,学会如何了解、寻找、使用、评估和测试开源资源。在开源社区中学习新框架、锻炼沟通协作、理解分工进度等,自主学习“开源”材料,在线讨论,在线交流。在大项目中理解架构设计,在小模块设计中学会解耦与重用,分享成熟的模块甚至开创全新的开源项目或创业项目。“互联网+”开源可以实现从底层核心到整体系统的全过程、全流程的项目锻炼。
3.3 构建多维协作的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
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来自教师、企业、学生的多角度、全过程的学生案例完成情况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考试考核的重点既注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合作性考核、更要注重符合企业标准的过程化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实践效率与效果。
建立案例资源持续更新、完善的机制,教师新增科研项目、学生课外科技成果、企业实战教学示范应用等案例的定期规范入库和管理维护方案。
建立案例库管理的规章体系,保障案例库平台教学质量,明确各自的分工、职责和功能,建立协调、配合和合作机制。建立案例库教学活动的全过程监控与持续改进机制,借助在线管理平台,实现从微观层面对各方的过程化监控,同时也通过定期的信息反馈、问题分析,实现在线案例库平台各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
4 结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视,国内高校更加重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特别是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以来,项目或案例式教学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分析发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实践中,建成高质量项目案例库的成功经验还不多见,有待研究探索。本文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以《无线通信原理》课程为依托,从案例库建设、数字化平台、评价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探索了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新模式。通过目案例库建设,实现对项目案例的规范、分级、分类管理,将形成有效积累和持续更新,将会显著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持续递进培养的效果。本文的探索在专業学位人才培养上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梁传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现实状态与未来走向[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3):23-28.
[2]侯雪梅,李志博,于磊,王阳.软件工程课程群案例库建设和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大学教育,2019,(10):11-13.
[3]李军靠,丁一鑫,乔刚.“互联网+”环境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0,(4):41-46.
[4]崔延强,曾鸣鸣,段有德,张学敏.基于“互联网+主文献制度”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2):39-44.
[5]赵石磊,唐光义.基于开源软硬件平台的嵌入式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5,(10):18-19.
[6]齐建东,袁津生.基于开源软件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践教学[J].中国林业教育,2011,(02):29.
作者简介:李世宝(1978— ),男,汉族,山东人,硕士,副教授,教师,研究方向:移动计算、移动学习、复杂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