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意识
李俊
[摘 要]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在他66年的人生中,留下了大量雄奇瑰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大多豪中见悲,充满忧患意识。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仔细分析苏轼词作中不同方面的忧患意识,并分析其重要性,对于今人正确、全面认识苏轼,科学的分析苏轼的作品,把握他的思想,进而把握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至关重要。
[关键词]苏轼;作品;忧患意识;意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95-02
生活在北宋战乱时代的苏轼,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以及日渐腐朽的皇室统治这一复杂局面,胸中激荡着“致君尧舜”的慷慨志向,有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然而仕途坎坷,几经沉浮的他,却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无能为力,因而,在他的词作中,充满着“人生如梦”的人生感叹和浓浓的忧患意识。分析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苏轼,准确品悟其作品的情感和文学价值,更有助于我们把握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
一、苏轼及其作品概述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在苏轼坎坷波折的一生中,其几经贬谪,留下了数量庞多的诗词作品,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民族忧患意识,极具哲理的人生感悟以及豪野、旷达的矛盾对比。
早在被贬谪前,苏轼的作品中就充满着他对人生的忧患意识和乐观豪迈的心态,既有“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的少年意气,又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感叹,可以说苏轼的乐观豪放和他的忧患是共存的。
对于被贬谪之后的苏轼作品特点,正如苏轼晚年所做的《自題金山画像》中所述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主要以黄、惠、澹三州为界。
第一,黄州阶段。苏轼元丰三年因在“乌台诗案”中受到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时的苏轼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开始有了出世归隐的想法,然后至黄州不久,他又开始燃起乐观心态,面对贫瘠的贬谪地却发出“长江绕郭知鱼美”这样的感叹,面对“无人顾”的“废垒”和“满蓬蒿”的“颓垣”,他“躬耕其中”,自嘲“应笑谋生拙,团团如磨驴”,这一时期的东坡先生含泪自嘲,借诗舒臆,不断寻求自我解脱。
第二,惠州阶段。绍圣元年四月,苏轼又因莫须有的讥讽先朝的罪名被诬陷贬至英州,而后,八月又再贬至惠州。此时的苏轼虽然心中郁闷,却仍不失他的旷达、乐观精神,这一时期的苏轼有着“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的开阔胸襟和“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的悲观隐世之情。他看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严峻却无能为力,这使得他既忧患家国,又对朝廷失望,产生了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无为思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折磨着苏轼的内心,让他在失落的同时又带有一丝丝的期望。
第三,儋州阶段。元符元年,62岁的苏轼又再次被贬到具有“南荒”之称的澹州,因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苏轼的心中悲意忡忡,充满“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的悲凉之意,虽然如此,东坡先生却仍满怀忧患意识,不断自我安慰。试想,一个胸有大志,忧心家国的老人,却只能“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这其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但是东坡先生却能够在这样困苦的境地仍保持旷达心态。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一再被贬的他却始终怀有一颗为家国忧患的心,尽管心中悲哀不已却仍能坚持乐观心态,这样的苏轼既矛盾又令人敬仰,正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其词作为世人所欣赏。
二、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感伤主题
苏轼一生作品数量庞多,其中始终贯穿苏轼作品的是他浓厚的忧患意识,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他都心系家国,心系民族。
(一)民族危机时的忧虑
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少时的苏轼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对时政的把握敏锐而全面。他看到了表面安泰的北宋其实充满内忧外患,他曾指出:“(方今天下)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策略一》)。此外,为了解决民族危机,苏轼一直在积极寻找策略,他的《教战守策》主张“尊尚武勇,讲习兵法”,他认为“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甚至在他的《平王论》中,预见了“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的悲哀历史结局。苏轼的很多诗词作品都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忧患之情和积极战斗的政治主张,例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表明了苏轼的万丈豪气。
(二)仕隐之时的感伤
苏轼的一生可谓坎坷多折,他三度被贬,且官职一降再降,最终被贬至当时的“鬼门关”儋州(今海南)。伴随着他几经波折的仕途之路,他的情感之路也十分不幸,他的三位爱人先后病逝,晚年的苏轼饥寒交迫,饱受摧残。自26岁入朝为官到66岁因病去世,其中有14年之久苏轼是处于被贬时期。这种种苦难既让苏轼胸中郁闷难平,满怀被贬谪的感伤,又使得苏轼走遍祖国大半河山,看遍世间冷暖。正因复杂坎坷的身世背景,苏轼的诗词中常满怀他对自身仕途不幸的慨叹。
他感慨“人生如梦”、“去来皆梦”,对身不由己、万丈豪情却不能舒展的仕途无可奈何。虽然苏轼说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三月七日》),好像他已下定决心不问世事;然而,他的志向却从未泯灭,他的《前赤壁赋》写道:“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歌词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还曾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就是说苏轼一直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被召回朝,实现自身的抱负。
总之,仕隐之时的东坡先生虽常常暗自感伤生不逢时,却一直有着一颗不甘落寞,希望能“西北望,射天狼”的心。
(三)儒、释、道的矛盾
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着苏轼的一生,苏轼一生坚持儒家入世思想,但面临三次被贬的人生遭遇和妻子相继离世的哀痛,使他的人生又同时充斥着佛家的出世之心和道家的避世之道。
受父母的影响和家乡四川眉州浓厚的儒家思想熏陶,苏轼自小就树立了建功立业、为国为民、“致君尧舜”的伟大志向。虽然三次被贬,仕途坎坷,苏轼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入世信念,即使在垂垂老矣的晚年,他也有“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此外,“乌台诗案”被贬后,释家佛教思想宣扬的人生“空”、“苦”开始对苏轼产生深远影响。一生困苦重重的他体会到了生老病死诸多苦难,他的词作中也多有旷达的禅意在其中,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无不是他借佛学自我安慰的典证。
由于北宋时期道风盛行,苏轼也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几度被贬,面对人生的种种艰辛,苏轼更幻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的大量词作中都引用了道家的典故来借以自我安慰。
总之,蘇轼的一生贯穿着儒家的入世、释家的空幻、道家的无为思想。他有着“奋厉有当世志”的万丈豪情,却因为人过刚过直而几次受害被贬,满腹哀情的他屡屡产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归隐之情,想要通过释家思想使心灵得到寄托。这种种思想在他人生的不同时期相互作用,虽然明知入世的困苦磨难,却仍坚定一颗忠君报国之心。
三、苏轼作品中感伤、忧患及其意义
苏轼的大多数词作中虽然蕴含着一股感伤之情,但却也无不彰显着他的豪放之心,可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痛而不灭。无论是满怀激情、前途一片光明的早期时代,还是经历三起三落的坎坷阶段,抑或是垂垂老矣的迟暮晚年,苏轼始终有着浓浓的忧患意识,他看到了国家的内忧外患,预见了北宋的悲哀结局,更看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
苏轼思想中虽饱含忧患意识,却并未使他的人生就此颓废,他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整理,面对苦难时不断自我省悟,不断超越自我,这是苏轼思想的可贵之处。他的这种对人生超脱的审美态度,使他的作品得到升华,对于今人正确解读苏轼、客观反观自己并超越苦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借助对苏轼作品中外旷实悲的忧患意识的把握,可以让我们正确、科学地认识苏大学士,认识东坡先生,更可以让我们借此看到士大夫们的铮铮铁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笑天.简谈苏轼作品的忧患意识[J].滨州师专学报,1991(3).
[2] 丁武.豪中见悲:苏轼词个性特征浅论[J].古代文学,2010(9).
[3] 程文俊.论苏轼词的感伤美[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 冷成金.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J].河北学刊,2016(3).
[6] 杜霖.苏轼的悲剧意识及其价值[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7] 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0(2).
[8] 潘定武.试论苏轼的民族意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9] 程美华,肖付华.试析苏轼思想的旷达与矛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责任编辑:钟 岚]
[摘 要]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在他66年的人生中,留下了大量雄奇瑰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大多豪中见悲,充满忧患意识。了解苏轼的生平及其不同时期的作品特点,仔细分析苏轼词作中不同方面的忧患意识,并分析其重要性,对于今人正确、全面认识苏轼,科学的分析苏轼的作品,把握他的思想,进而把握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至关重要。
[关键词]苏轼;作品;忧患意识;意义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95-02
生活在北宋战乱时代的苏轼,面对着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以及日渐腐朽的皇室统治这一复杂局面,胸中激荡着“致君尧舜”的慷慨志向,有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然而仕途坎坷,几经沉浮的他,却在面对民族危机时无能为力,因而,在他的词作中,充满着“人生如梦”的人生感叹和浓浓的忧患意识。分析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意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一个真正的、完整的苏轼,准确品悟其作品的情感和文学价值,更有助于我们把握那个时代的思想脉络。
一、苏轼及其作品概述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在苏轼坎坷波折的一生中,其几经贬谪,留下了数量庞多的诗词作品,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民族忧患意识,极具哲理的人生感悟以及豪野、旷达的矛盾对比。
早在被贬谪前,苏轼的作品中就充满着他对人生的忧患意识和乐观豪迈的心态,既有“吾心淡无累,遇境即安畅。东西径千里,胜处颇屡访”的少年意气,又有“人生识字忧患始”的感叹,可以说苏轼的乐观豪放和他的忧患是共存的。
对于被贬谪之后的苏轼作品特点,正如苏轼晚年所做的《自題金山画像》中所述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主要以黄、惠、澹三州为界。
第一,黄州阶段。苏轼元丰三年因在“乌台诗案”中受到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时的苏轼不再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开始有了出世归隐的想法,然后至黄州不久,他又开始燃起乐观心态,面对贫瘠的贬谪地却发出“长江绕郭知鱼美”这样的感叹,面对“无人顾”的“废垒”和“满蓬蒿”的“颓垣”,他“躬耕其中”,自嘲“应笑谋生拙,团团如磨驴”,这一时期的东坡先生含泪自嘲,借诗舒臆,不断寻求自我解脱。
第二,惠州阶段。绍圣元年四月,苏轼又因莫须有的讥讽先朝的罪名被诬陷贬至英州,而后,八月又再贬至惠州。此时的苏轼虽然心中郁闷,却仍不失他的旷达、乐观精神,这一时期的苏轼有着“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的开阔胸襟和“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的悲观隐世之情。他看到了民族危机的日益严峻却无能为力,这使得他既忧患家国,又对朝廷失望,产生了归隐田园不问世事的无为思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折磨着苏轼的内心,让他在失落的同时又带有一丝丝的期望。
第三,儋州阶段。元符元年,62岁的苏轼又再次被贬到具有“南荒”之称的澹州,因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苏轼的心中悲意忡忡,充满“搔首凄凉十年事,传柑归遗满朝衣”的悲凉之意,虽然如此,东坡先生却仍满怀忧患意识,不断自我安慰。试想,一个胸有大志,忧心家国的老人,却只能“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这其中的悲痛可想而知,但是东坡先生却能够在这样困苦的境地仍保持旷达心态。
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一再被贬的他却始终怀有一颗为家国忧患的心,尽管心中悲哀不已却仍能坚持乐观心态,这样的苏轼既矛盾又令人敬仰,正是由于他的人格魅力,其词作为世人所欣赏。
二、苏轼作品中的忧患感伤主题
苏轼一生作品数量庞多,其中始终贯穿苏轼作品的是他浓厚的忧患意识,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他都心系家国,心系民族。
(一)民族危机时的忧虑
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少时的苏轼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对时政的把握敏锐而全面。他看到了表面安泰的北宋其实充满内忧外患,他曾指出:“(方今天下)非有四夷交侵边鄙不宁之灾,而中国皇皇,常有外忧。”(《策略一》)。此外,为了解决民族危机,苏轼一直在积极寻找策略,他的《教战守策》主张“尊尚武勇,讲习兵法”,他认为“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甚至在他的《平王论》中,预见了“避寇而迁都,未有不亡;虽不即亡,未有能复振者也”的悲哀历史结局。苏轼的很多诗词作品都表现出了他的民族忧患之情和积极战斗的政治主张,例如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形象地表明了苏轼的万丈豪气。
(二)仕隐之时的感伤
苏轼的一生可谓坎坷多折,他三度被贬,且官职一降再降,最终被贬至当时的“鬼门关”儋州(今海南)。伴随着他几经波折的仕途之路,他的情感之路也十分不幸,他的三位爱人先后病逝,晚年的苏轼饥寒交迫,饱受摧残。自26岁入朝为官到66岁因病去世,其中有14年之久苏轼是处于被贬时期。这种种苦难既让苏轼胸中郁闷难平,满怀被贬谪的感伤,又使得苏轼走遍祖国大半河山,看遍世间冷暖。正因复杂坎坷的身世背景,苏轼的诗词中常满怀他对自身仕途不幸的慨叹。
他感慨“人生如梦”、“去来皆梦”,对身不由己、万丈豪情却不能舒展的仕途无可奈何。虽然苏轼说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三月七日》),好像他已下定决心不问世事;然而,他的志向却从未泯灭,他的《前赤壁赋》写道:“饮酒乐甚,扣舷而歌。”其歌词云:“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他还曾说“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也就是说苏轼一直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被召回朝,实现自身的抱负。
总之,仕隐之时的东坡先生虽常常暗自感伤生不逢时,却一直有着一颗不甘落寞,希望能“西北望,射天狼”的心。
(三)儒、释、道的矛盾
儒、释、道三家思想影响着苏轼的一生,苏轼一生坚持儒家入世思想,但面临三次被贬的人生遭遇和妻子相继离世的哀痛,使他的人生又同时充斥着佛家的出世之心和道家的避世之道。
受父母的影响和家乡四川眉州浓厚的儒家思想熏陶,苏轼自小就树立了建功立业、为国为民、“致君尧舜”的伟大志向。虽然三次被贬,仕途坎坷,苏轼却始终没有放弃他的入世信念,即使在垂垂老矣的晚年,他也有“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壮志。
此外,“乌台诗案”被贬后,释家佛教思想宣扬的人生“空”、“苦”开始对苏轼产生深远影响。一生困苦重重的他体会到了生老病死诸多苦难,他的词作中也多有旷达的禅意在其中,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无不是他借佛学自我安慰的典证。
由于北宋时期道风盛行,苏轼也深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几度被贬,面对人生的种种艰辛,苏轼更幻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的大量词作中都引用了道家的典故来借以自我安慰。
总之,蘇轼的一生贯穿着儒家的入世、释家的空幻、道家的无为思想。他有着“奋厉有当世志”的万丈豪情,却因为人过刚过直而几次受害被贬,满腹哀情的他屡屡产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归隐之情,想要通过释家思想使心灵得到寄托。这种种思想在他人生的不同时期相互作用,虽然明知入世的困苦磨难,却仍坚定一颗忠君报国之心。
三、苏轼作品中感伤、忧患及其意义
苏轼的大多数词作中虽然蕴含着一股感伤之情,但却也无不彰显着他的豪放之心,可谓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痛而不灭。无论是满怀激情、前途一片光明的早期时代,还是经历三起三落的坎坷阶段,抑或是垂垂老矣的迟暮晚年,苏轼始终有着浓浓的忧患意识,他看到了国家的内忧外患,预见了北宋的悲哀结局,更看到了百姓的困苦生活。
苏轼思想中虽饱含忧患意识,却并未使他的人生就此颓废,他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和思想整理,面对苦难时不断自我省悟,不断超越自我,这是苏轼思想的可贵之处。他的这种对人生超脱的审美态度,使他的作品得到升华,对于今人正确解读苏轼、客观反观自己并超越苦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借助对苏轼作品中外旷实悲的忧患意识的把握,可以让我们正确、科学地认识苏大学士,认识东坡先生,更可以让我们借此看到士大夫们的铮铮铁骨。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笑天.简谈苏轼作品的忧患意识[J].滨州师专学报,1991(3).
[2] 丁武.豪中见悲:苏轼词个性特征浅论[J].古代文学,2010(9).
[3] 程文俊.论苏轼词的感伤美[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4] 王萍.外似旷达而内蕴悲感——苏轼文学作品中情感状态浅论[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5] 冷成金.苏轼词对现实悲剧性的审美超越[J].河北学刊,2016(3).
[6] 杜霖.苏轼的悲剧意识及其价值[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
[7] 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0(2).
[8] 潘定武.试论苏轼的民族意识[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9] 程美华,肖付华.试析苏轼思想的旷达与矛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