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美术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
李大力
摘要: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农村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硬件、软件都存在不足。美术教师要有效开发、使用当地的美术课程资源,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农村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制作教具、学具,丰富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创新思维;合理开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美术学科作为一个传统的“小科”,越来越被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所重视,学科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教学区域来看,农村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硬件、软件都存在不足,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在美术学科的教学上和城市学校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如果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来缩小差距,那就像自行车追飞机,只能越拉越远。实际上,劣势用好了恰恰就是优势,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就是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说:“艺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无处不在。”业内人士都知道,关系美术课堂教学的成败因素中,教具、学具的质量好坏与充分与否非常重要。农村的植物果实、根茎叶,动物毛,沙石等随处可见,只要你独具慧眼,它都可以出现在你的美术课堂,加以艺术的修饰,它就会成为一件件的独特的艺术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地会和教师一起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样形成良性循环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就会水到渠成。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美术教学资源
在美术四个学习领域划分中,“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受条件限制,学校不能为美术课提供充足、合适的教具、学具。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动、带领学生深入到生活中,挖掘学校资源和学生家庭资源,自主开发教具、学具。比如将校园内不同种类的树叶,花叶、花瓣;学生家中各种农作物及蔬菜的果实、家禽的羽毛、废旧的纸盒、淘汰的学习用品等细心收集起来,分类保管,在不同课型的课堂上,合理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样做既省钱,又培养了学生练就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术课堂必将异彩纷呈。
二、立足课堂,围绕民俗,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地大物博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在学习民间艺术时,我就让学生将端午节时自己爷爷奶奶亲手扎制的纸葫芦、五彩线,春节时剪的窗花带到课堂,先让学生介绍作品及背后的故事,然后师生共同研究其制作方法,亲自动手实践,最后展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亲切实用,学生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得到了发展。
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潜力
学生本身就是最大的学习资源。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多好的学习条件都是无用的。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务求实效,使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1. 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学习“手绘线条”时,我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实地观察,对我们学校的各物体的空间位置进行梳理,并要求学生在户外直接完成作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把美术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又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 丰富教学手段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行电化教学。选择合适的课节,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可以丰富、映证和深化教學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
3. 以成功激励
根据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兴趣程度可以将每班的学生合理分配成几个小组。在完成每个学习任务时,各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评价时,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是一种智慧,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编写者为一线教师预留了足够多的课程开发空间,这也为教师拓展教学资源提供了基础。农村美术教师不宜妄自菲薄,要积极挖掘当地的美术资源,开发教学资源,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农村美术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2002年5月.尹少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200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军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教育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