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觉·悟
摘要: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正是契合言语的本质特点。因此,语文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让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和文章的言语现象融合成理想的言语发现状态,从而引领学生由言语表层潜入言语深层,进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悟性。让学生从言语“被觉悟”状态走向言语“自觉悟”状态。
关键词:言语之醒;言语之觉;言语自悟
语文教学应带领学生揣摩语言、触摸语言内核、领悟文章要旨。语文老师要打开学生言语发现之门,引领学生由言语表层潜入言语深层,进而培养学生言语悟性。这样,学生就会渐渐从言语“被觉悟”走向言语“自觉悟”。细化这个过程,我认为其间有三重境界:言语之醒、言语之觉和言语自悟。这三重境界具有明显的递次而进的意义。下面就结合《香菱学诗》的教学,浅谈我对这三重境界的认识及引导学生由言语的“被觉悟”走向言语的“自觉悟”的具体做法。
一、第一重境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言语之醒
言语储存在大脑都会附带一定的意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人那里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温度,不同的人在读这个词和理解这个词时就会打上自己的“个性”烙印。
但是,要唤醒储藏在学生大脑中的言语含义,并非轻而易举可以做到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言语是没有感觉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言语是沉睡的。如何让言语在学生的文本学习中复活,又如何让学生达到言语觉醒的地步呢?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熟读引领法。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义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有得”须“熟读”,而“熟读”,可以营造适合学生言语觉醒的氛围,可以让学生浸润在言语世界中,也可促使学生对文本言语世界产生强烈的探求欲。比如《香菱学诗》一课,半文半白,语言纯美,读来余香满口。尤其文中诗歌更需用心诵读。课后练习设计的第三首是曹公给香菱量身打造的诗,读好它,对理解香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先用范读引学生共鸣,再让学生模拟诵读。我的诵读感染学生,而后学生互相感染。于是,诗中境界全出。学生静思时,探幽发微,有的学生竟说出“半轮鸡唱五更残”中的“半”和“五”两个数字中隐含着度日如年苦不堪言的感觉。这种发现和觉醒得益于读,一下子让言语的平常义和言语的特殊义完成链接和贯通。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读法,需要因“文”制宜,灵活掌握。
设置路线法。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阅读文本的时候都会遇到疑惑,常常会有“山重水复”的感觉。而让学生产生“柳暗花明”的领悟,我认为有时不妨设置路线图。执教《香菱学诗》一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发现时我注意到宝钗的几句评价:
1.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2.这个人定要疯了!
3.可真是诗魔了。
4.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
“呆”“ 疯”“ 魔”“ 通仙”不正是香菱学诗的不同境界吗?可引导学生揣摩领悟,进而辐射全篇。学生言语意识觉醒,在体会香菱学诗的境界时就会达到一种生命体验,心与香菱“有戚戚焉”。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在“触动某个感应点”,从而让学生“自动提取言语内容的有关信息”。
二、第二重境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言语之觉
本文所说的觉,是指因点化而顿开的境界。此乃言语发现提升的要素,是质变的条件。而学生言语之觉的高低决定了其对文本理解程度的深浅。
言语之觉是言语发现的第二境界,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发现。向言语内核进发,需要教师送给学生两支长篙:品读和感悟。其实,这两支长篙本就搁置在学生的思维之岸,只是他们不知道放哪罢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启用两支长篙,然后划向言语的深处。此时,学生的言语意识开始觉悟。只要教师引导有术,学生的发现之旅就是愉快的,就是顺利的。开始可能是“被觉悟”,而后渐渐地就忘了教师这个“向导”了。学生一旦走进言语发现的“觉悟”境界,语文课堂就成功大半矣!
执教《香菱学诗》一课, 在第二个环节我带领学生体会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而具体到课堂设计,我则让学生反复品读以下的句子:
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只得随他去了。
2.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坐卧不宁。
3.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来往的人都诧异。
4.只见她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5.香菱自为这首妙绝,……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6.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朦胧睡去了。
我让学生反复读,入情入境读,体会字里行间曹雪芹寄予在香菱身上的“厚爱”。然后,再让学生静读,和香菱的心相通,再写批注。学生优秀批注举例如下:
1.“诸事不顾”说明她一门心思就在写诗上了。而“苦心”正好点中了她“刻苦学习”的根本。
2.“出神”说明她已经完全陷入其中;“抠土”说明反复用心斟酌词句;“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3.“出神”说明她心无旁骛;而“两眼鳏鳏”一词说明她的眼神似乎無光,而内心更加清明澄澈。
批注其实就是一种言语发现,是在言语层面上的精彩生成,是觉的境界。这里的言语发现,就是自觉自悟的结果。“眼神似乎无光,而内心更加清明澄澈”,写得多透彻!这是深入言语内核的感悟,是深度意义的拓展。学生在这样言语发现的过程中,身心是愉快的,是幸福的。
言语能力“是一个把环境中各个刺激与内部反应与外显言语行为连接起来的问题”,而教师就要及时有效地给学生架起“各个刺激与内部反应与外显言语行为”的桥梁。言语的品读感悟,就是架起这座桥。而学生一旦不由自主地走过它,就是一个觉者,一个悟者,就会完成从“被觉悟者”到“自觉悟者”的转变。
三、第三重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言语自悟
近人俞陛云在《诗境浅说》品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时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有一片化机之妙”,道尽了此诗无上境界。拿来借指言语自悟阶段,是非常恰当的。体味一个词语,乍读可能不明白,可在语境的熏染下,就会豁然顿悟,是言语自悟;课堂教学过半,似乎没有明白什么,但是借助教师和同学的理解,稍微品味,言语的韵味就悠悠而上心尖,是言语自悟;学完一篇文章,好像一下子领悟了文本中一时难以理解的词语和句子,也是言语自悟。
执教《香菱學诗》,我先让学生找出“呆”“疯”“魔”“通仙”等词语,而后让学生反复品读,揣摩其深层旨趣。然后,我通过《叹香菱》歌曲的渲染,让学生再次体味悲剧意蕴。再让学生潜入文本,学生对文本词句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时,让学生回读课文,学生就会发现被自己忽略的词句,学生真是妙语连珠。有的学生谈到“香菱瞧了,点头叹赏”,说“叹赏”极佳,一个痴情的女子深深地陷进醇美的艺术境界里去了。这是香菱的心灵的栖息之所。课堂到此,并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于是,出示脂砚斋对香菱的评语,使课堂教学的言语发现翻出新的境界。
课堂实录节选:
师:学诗前的香菱在“为人”上具备了哪些方面呢?
生:有根基、风流、贤惠、容貌出众。
师:学诗之后,有什么变化吗?
生:就可以和“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了。
师:真可谓锦心绣口也。如果这样一个代表“美”的女子被毁灭了,你什么感受?
生:我会难受的。
师:同学们,如果你现在回读课文,你有没有新的发现?(稍停)
生:我觉得香菱的笑声中隐含着无穷的苦涩。隐含着她至苦的身世,薛霸王远去,苦难的香菱才有了一点“学着顽”的机会。
生:香菱的那首诗太苦了。(不觉读起诗来)一直在“笑”的香菱其实是大苦大悲大痛之人。
这里的课堂是生本课堂,是学生开掘言语内核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眼前文本进行充分融合的课堂,亦是学生自觉自悟的课堂。
言语发现式课堂教学三境界是层递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遵循言语内部规律,是引导学生在言语的小宇宙和文章的大宇宙中出入修炼的过程。这种教学境界只要能逐步推进,学生的言语习得就会达到一个高境界。而且课堂贯彻言语发现式教学模式,课堂会变得简约,走向高效。老师引领着学生走进言语发现之门,让他们由言语之醒渐渐达到言语之觉,进而达到言语的自觉自悟境界。而学生一旦达到了自悟境界,则语文教师功莫大焉。
作者简介:王在恩(1966— ),男,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言语教学和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