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城市型”功能定位分析
杨积堂
摘 要: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让大学与城市在互动中良性发展,在地方高校的定位中恰当把握“城市型”功能,对于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十分必要。英美“城市型”大学建设给国内地方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基于北京战略定位和北京联合大学发展历程和现实基础,从国内的视角对“城市型”大学的定位和发展给予新的阐释。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定位;城市型
2016年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并提出有的大学“可以面向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需求,着眼服务城市一流,建设城市型大学”。与会的北京市副市长王宁也强调,“在京高校要发挥优势,研究城市发展规律,自觉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北京联合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型”的新表述、新定位,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校战略定位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也是为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蓝图。如何认识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城市型”定位,本文借鉴英美,从北京的视角出发,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做一些初步思考。
英美“城市型”大学建设的典型及启示
大学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1]。城市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是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的结果。英国、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城市型”大学建设各具特色。
1.英国的“城市型”大学
英国“城市型”大学的建设源于工业革命。在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下,英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人才。但是,中世纪以来深受宗教势力影响的古典大学,一味强调绅士培养和贵族教育,而拒绝自然科学知识进入大学之门。于是,19世纪英国兴起了针对以“牛桥”(Oxbridge)为代表的传统古典大学的“城市大学运动”。1836年建立了伦敦大学,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一些地方政治家、实业家与学者聚在一起,以教育功利主义和世俗化为旗帜,以地方城市为“突破口”,他们出资在英格兰的各重要城市陆续创办了十余所以“宗教无甄别、课程讲实用”为基本原则,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高等院校,统称 “城市学院”(Civic Colleges)。这些城市学院大都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办学,逐渐成为促进地方工商业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中心,如伯明翰学院、利兹学院和谢菲尔德学院分别成为酿酒业、纺织业和钢铁业的教育和研究中心[2]。其中建于1881年的利物浦大学是英国著名的城市大学,这所大学的发展与利物浦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其建校之初就明确了服务城市的办学宗旨,学校章程明确规定:“确保利物浦市和附近城镇的居民能够接受人文、科学等其它学科方面的学位课程。同时,针对某些专业和商业领域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利物浦大学学科专业的发展,深刻地伴随着这个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变迁,其中风靡于这个城市的“披头士”音乐催生了利物浦大学杰出的音乐产业研究,这个城市狂热的足球文化造就了与利物浦大学的足球MBA(工商管理硕士),同样,利物浦大学的城市规划系也是在利物浦城市规划中成长起来的。此外,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也是英国“城市型”大学的典范,建校始于1848年,是全英第三大、伦敦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立大学。这所“城市型”大学是由伦敦市政厅大学(现在的伦敦城市校区)和北伦敦大学(现在的伦敦北校区)在2002年8月1日合并而成,合并之前,这两所大学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分别在伦敦北部和东部提供着优质的教育服务,其发展的历程与伦敦城紧密联系在一起[3]。
2.美国的“城市型”大学
在美国,“城市型”大学建设和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创办于1891年的芝加哥大学以“全面服务城市战略”成为美国“城市型”大学的典型代表。该校首任校长哈珀坚持“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大学要将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芝加哥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资源,而今这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综合性大学[4]。由教会创办的奥克兰城市大学是美国“城市型”大学的另一种典型,该校立足于“3H”,即以“Head,Heart,Hands”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三个“支柱”,强调要“向学生提供优秀的专业学习、最新的设施以及服务项目机会。”[5]细化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来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协助和推动教育学习过程,破除课堂教学造成的壁垒,促进人才培养和城市发展的融合。美国在这些传统“城市型”大学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发展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更多地方高校的重视。1990年,美国49所地方性州立综合大学的校长联合签署了《都市大学宣言》(The Manifesto o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以下简称 “宣言”)。该“宣言”承诺大学机构应该反映都市区域需要,通过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方式,寻求新的运用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途径,以协助领导者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宣言”成为美国“城市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城市型”大学为美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解决严重的城市发展问题培养了大量所急需的人才,促进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繁荣[6]。
从国外“城市型”大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城市的建设、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城市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城市与大学的互动也促进了大学的学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在良性互动中,“城市型”大学也会发展成为优秀的一流大学,这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和大学转型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转型中的北京急需“城市型”大学的支撑
1.功能疏解背景下快速城镇化的北京对人才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北京的城镇化率增长更快。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其中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了86.5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1,878万人,北京市城镇化率逐年增长。除了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小城镇外,北京3,900多个村庄中,有1,200个村已被纳入城镇区域,这些村庄基本与城镇连成一片。这种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对城市服务、管理、运行提出了人才的“增量”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调整,“十三五”时期,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的先导和突破口,这就必然会将大量参与城市服务、运行等的人员疏解出北京,实际上是一个人才的“减量”过程。上述一“增”一“减”,就给人才供给的高校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科专业结构,如何向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存量人口提供适应首都发展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以满足城市转型需要。
2.首都战略定位对人才供给提出新要求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是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同时不断发展的北京又面临令人揪心的很多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为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四个核心功能,作为以北京生源为主的市属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能够与之相适应。对此,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在2016年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城市型大学是服务首都的特色基地,为首都专项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与市民生活更紧密,专业设置更灵活,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主要为北京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服务,为城市宜居、可持续服务”。并要求在学科建设上,围绕首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衣食住行,围绕首都的文化中心定位和首都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围绕北京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发展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为重点。这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定位,“城市型”大学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
地方高校建设“城市型”大学的功能定位
城市型大学是地方高校在其所在地区发展高度城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学人才培养要将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与城市发展密切结合,灵活调整,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城市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因此,“城市型”大学是基于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根据所在城市的城市生活、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行、城市安全等方面的基本人才需要,构建有特色、地方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立足于所在城市,服务于所在城市,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成为所在城市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基地。
建设“城市型”大学,首先,需要明确“城市型”和“应用型”之间的关系。“城市型”是大学的功能性定位,而不是简单的大学分类,它与大学的“应用型”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城市型”大学是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聚焦所在城市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这样的大学在“应用型”办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立足点是所在城市。地方性、区域性、应用性和专业化应该成为“城市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它是“应用型”大学发展与该大学所在城市深度融合的需要和产物,是一种区域性的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定位,恰恰就是这样的典型。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定位的现实基础
1.学校的创建:源于城市,服务北京
一方面,1969年—1970年,北京有31所高校迁、撤、并。10年间,北京高校应能培养而少培养的专业人才就达20万人之多,造成严重的人才断层[7],导致北京市各条战线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1978年北京市的职工中科技人员只占6.7%,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只占3%左右。公交、建筑系统的技术人员,平均只占职工总数的5.5%,农林、财贸等系统比例则更低,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差距甚远。另一方面,1978年暑期,知识青年加上应届高中毕业生,北京市地区报名人数达到9.4万人,而当年北京市录取的只有17,445人。在完成录取后,大批考试成绩较好的考生未能进入大学,其中高考总分达到300分以上者达1.6万人[8]。同时,大批知识青年返城也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经北京市委常委讨论,拟仿照天津市的办法:实行大学办分校,扩大招生名额。经过反复商讨,最后落实办分校36所,共安排16,210人[9]。当时建立的这些分校,就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源起,回顾分校期间的创办历史,清晰地凸显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顺应和解决北京市城市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是解决了恢复高考之后,大批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返城后求学的需要。这是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服务于北京市的一大创举。因此,北京联合大学在发展根基上,就是源于城市,服务北京。
2.学校的发展:立足北京,融入城市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最早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从其创办到发展,也具有最显著的“城市型”大学功能,应该说是北京地区最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就是融于整个京城的历史。在大学36所分校时期,36所校址分布在北京城六区的36处办学点,很多都设在各区的胡同里。从地理上和空间上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学生服务、学生实践、学生生活等诸多方面,也密切地融入了所在的区域,从而使联大成为真正融于北京的大学。从1985年分校合并至今,联大校区还分布在北京市的14个区域。这样的办学空间和办学发展,使这所大学深深地“立足北京”“融入城市”。所谓“立足北京”,就是以北京这座城市为基石,以北京这座城市的需要为指引,真正以“北京”为“生源立足”“专业立足”“科研立足”“就业立足”“服务立足”。所谓“融入城市”就是要真正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专业结构调整、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入这座城市,使我们的人才接地气。同样,在科研领域和研究方法上,也一定要走出校门,深入城市,研究城市发展、运行、管理、生活等各方面,深入调研,挖掘真问题,真正做出有效、有用的成果,并服务城市,真正为解决“大城市病”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燕民,孙丽.大学之于城市的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6).
[2][3]茹宁.英国城市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基于利物浦大学的个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4][6]李如涛.国外城市型大学对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15(1).
[5]欧玉松.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型大学发展比较研究—以伯明翰城市大学、伦敦大学和奥克兰大学为例[J].学术界,2012(11).
[7][8]廖叔俊,庞文弟.北京高等教育的沿革和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487,510.
[9]《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关于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谭元堃同志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副部长,该报告由谭元堃起草。1978年11月29日,收录于《谭元堃文集》75-80页。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实习编辑:刘继萍]
摘 要: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研究城市发展规律和人才需求,让大学与城市在互动中良性发展,在地方高校的定位中恰当把握“城市型”功能,对于推动地方高等教育改革十分必要。英美“城市型”大学建设给国内地方高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基于北京战略定位和北京联合大学发展历程和现实基础,从国内的视角对“城市型”大学的定位和发展给予新的阐释。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定位;城市型
2016年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上,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要求各高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科学谋划“十三五”时期改革发展,并提出有的大学“可以面向北京建设和谐宜居之都需求,着眼服务城市一流,建设城市型大学”。与会的北京市副市长王宁也强调,“在京高校要发挥优势,研究城市发展规律,自觉将学校发展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北京联合大学在“十三五”规划中,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型”的新表述、新定位,明确提出要把学校建成“高水平、有特色、首都人民满意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这是学校战略定位的一次新的突破和创新,也是为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蓝图。如何认识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城市型”定位,本文借鉴英美,从北京的视角出发,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做一些初步思考。
英美“城市型”大学建设的典型及启示
大学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城市的灵魂[1]。城市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是大学与城市发展之间互动的结果。英国、美国是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其“城市型”大学建设各具特色。
1.英国的“城市型”大学
英国“城市型”大学的建设源于工业革命。在19世纪工业革命爆发的背景下,英国社会越来越需要掌握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人才。但是,中世纪以来深受宗教势力影响的古典大学,一味强调绅士培养和贵族教育,而拒绝自然科学知识进入大学之门。于是,19世纪英国兴起了针对以“牛桥”(Oxbridge)为代表的传统古典大学的“城市大学运动”。1836年建立了伦敦大学,此后的半个世纪里,一些地方政治家、实业家与学者聚在一起,以教育功利主义和世俗化为旗帜,以地方城市为“突破口”,他们出资在英格兰的各重要城市陆续创办了十余所以“宗教无甄别、课程讲实用”为基本原则,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高等院校,统称 “城市学院”(Civic Colleges)。这些城市学院大都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办学,逐渐成为促进地方工商业发展的教育和研究中心,如伯明翰学院、利兹学院和谢菲尔德学院分别成为酿酒业、纺织业和钢铁业的教育和研究中心[2]。其中建于1881年的利物浦大学是英国著名的城市大学,这所大学的发展与利物浦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其建校之初就明确了服务城市的办学宗旨,学校章程明确规定:“确保利物浦市和附近城镇的居民能够接受人文、科学等其它学科方面的学位课程。同时,针对某些专业和商业领域的需要进行具体的技术指导。”利物浦大学学科专业的发展,深刻地伴随着这个城市文化和产业的变迁,其中风靡于这个城市的“披头士”音乐催生了利物浦大学杰出的音乐产业研究,这个城市狂热的足球文化造就了与利物浦大学的足球MBA(工商管理硕士),同样,利物浦大学的城市规划系也是在利物浦城市规划中成长起来的。此外,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也是英国“城市型”大学的典范,建校始于1848年,是全英第三大、伦敦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国立大学。这所“城市型”大学是由伦敦市政厅大学(现在的伦敦城市校区)和北伦敦大学(现在的伦敦北校区)在2002年8月1日合并而成,合并之前,这两所大学均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分别在伦敦北部和东部提供着优质的教育服务,其发展的历程与伦敦城紧密联系在一起[3]。
2.美国的“城市型”大学
在美国,“城市型”大学建设和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创办于1891年的芝加哥大学以“全面服务城市战略”成为美国“城市型”大学的典型代表。该校首任校长哈珀坚持“服务城市”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大学要将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紧密结合,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芝加哥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资源,而今这所大学已经发展成为美国一所非常著名的综合性大学[4]。由教会创办的奥克兰城市大学是美国“城市型”大学的另一种典型,该校立足于“3H”,即以“Head,Heart,Hands”作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三个“支柱”,强调要“向学生提供优秀的专业学习、最新的设施以及服务项目机会。”[5]细化教学目标,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根据学生需求的变化来提供必要的技术以协助和推动教育学习过程,破除课堂教学造成的壁垒,促进人才培养和城市发展的融合。美国在这些传统“城市型”大学发展的基础上,“城市型”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大学发展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更多地方高校的重视。1990年,美国49所地方性州立综合大学的校长联合签署了《都市大学宣言》(The Manifesto of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以下简称 “宣言”)。该“宣言”承诺大学机构应该反映都市区域需要,通过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方式,寻求新的运用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途径,以协助领导者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宣言”成为美国“城市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推动了“城市型”大学为美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解决严重的城市发展问题培养了大量所急需的人才,促进了美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繁荣[6]。
从国外“城市型”大学发展的情况来看,城市的建设、发展和转型,都离不开“城市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城市与大学的互动也促进了大学的学科专业向“应用型”转变,在良性互动中,“城市型”大学也会发展成为优秀的一流大学,这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和大学转型都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转型中的北京急需“城市型”大学的支撑
1.功能疏解背景下快速城镇化的北京对人才的新要求
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北京的城镇化率增长更快。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7.7亿,其中北京市城镇化率达到了86.51%,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1,878万人,北京市城镇化率逐年增长。除了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小城镇外,北京3,900多个村庄中,有1,200个村已被纳入城镇区域,这些村庄基本与城镇连成一片。这种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对城市服务、管理、运行提出了人才的“增量”要求。与此同时,根据北京城市战略定位的调整,“十三五”时期,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治理“大城市病”的先导和突破口,这就必然会将大量参与城市服务、运行等的人员疏解出北京,实际上是一个人才的“减量”过程。上述一“增”一“减”,就给人才供给的高校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科专业结构,如何向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存量人口提供适应首都发展的教育资源和培养模式,以满足城市转型需要。
2.首都战略定位对人才供给提出新要求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北京地位高、体量大、实力强、变化快、素质好,是其主要特点和优势,同时不断发展的北京又面临令人揪心的很多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为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四个核心功能,作为以北京生源为主的市属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能够与之相适应。对此,时任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在2016年北京高校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城市型大学是服务首都的特色基地,为首都专项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撑,与市民生活更紧密,专业设置更灵活,人才培养更有针对性,主要为北京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服务,为城市宜居、可持续服务”。并要求在学科建设上,围绕首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衣食住行,围绕首都的文化中心定位和首都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围绕北京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发展特色学科和品牌专业为重点。这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定位,“城市型”大学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
地方高校建设“城市型”大学的功能定位
城市型大学是地方高校在其所在地区发展高度城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大学人才培养要将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与城市发展密切结合,灵活调整,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紧密围绕城市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因此,“城市型”大学是基于城市的基本功能定位,根据所在城市的城市生活、城市治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行、城市安全等方面的基本人才需要,构建有特色、地方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立足于所在城市,服务于所在城市,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地方性应用型大学;成为所在城市发展所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人才、管理人才的综合性培养基地。
建设“城市型”大学,首先,需要明确“城市型”和“应用型”之间的关系。“城市型”是大学的功能性定位,而不是简单的大学分类,它与大学的“应用型”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城市型”大学是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聚焦所在城市的地方“应用型”大学,这样的大学在“应用型”办学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立足点是所在城市。地方性、区域性、应用性和专业化应该成为“城市型”大学的基本特征,它是“应用型”大学发展与该大学所在城市深度融合的需要和产物,是一种区域性的应用型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十三五”规划的战略定位,恰恰就是这样的典型。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型”定位的现实基础
1.学校的创建:源于城市,服务北京
一方面,1969年—1970年,北京有31所高校迁、撤、并。10年间,北京高校应能培养而少培养的专业人才就达20万人之多,造成严重的人才断层[7],导致北京市各条战线的技术人才严重不足。据统计,1978年北京市的职工中科技人员只占6.7%,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只占3%左右。公交、建筑系统的技术人员,平均只占职工总数的5.5%,农林、财贸等系统比例则更低,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差距甚远。另一方面,1978年暑期,知识青年加上应届高中毕业生,北京市地区报名人数达到9.4万人,而当年北京市录取的只有17,445人。在完成录取后,大批考试成绩较好的考生未能进入大学,其中高考总分达到300分以上者达1.6万人[8]。同时,大批知识青年返城也给北京城市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
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经北京市委常委讨论,拟仿照天津市的办法:实行大学办分校,扩大招生名额。经过反复商讨,最后落实办分校36所,共安排16,210人[9]。当时建立的这些分校,就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源起,回顾分校期间的创办历史,清晰地凸显了在改革开放之初,顺应和解决北京市城市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更是解决了恢复高考之后,大批上山下乡的城市青年返城后求学的需要。这是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服务于北京市的一大创举。因此,北京联合大学在发展根基上,就是源于城市,服务北京。
2.学校的发展:立足北京,融入城市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最早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从其创办到发展,也具有最显著的“城市型”大学功能,应该说是北京地区最典型的“城市型”“应用型”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就是融于整个京城的历史。在大学36所分校时期,36所校址分布在北京城六区的36处办学点,很多都设在各区的胡同里。从地理上和空间上彻底融入了这座城市,更重要的是,学生活动、学生服务、学生实践、学生生活等诸多方面,也密切地融入了所在的区域,从而使联大成为真正融于北京的大学。从1985年分校合并至今,联大校区还分布在北京市的14个区域。这样的办学空间和办学发展,使这所大学深深地“立足北京”“融入城市”。所谓“立足北京”,就是以北京这座城市为基石,以北京这座城市的需要为指引,真正以“北京”为“生源立足”“专业立足”“科研立足”“就业立足”“服务立足”。所谓“融入城市”就是要真正能够在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环节设计、专业结构调整、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入这座城市,使我们的人才接地气。同样,在科研领域和研究方法上,也一定要走出校门,深入城市,研究城市发展、运行、管理、生活等各方面,深入调研,挖掘真问题,真正做出有效、有用的成果,并服务城市,真正为解决“大城市病”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燕民,孙丽.大学之于城市的意义[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9(6).
[2][3]茹宁.英国城市大学与城市的互动发展—基于利物浦大学的个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
[4][6]李如涛.国外城市型大学对独立学院创新发展的启示[J].丽水学院学报,2015(1).
[5]欧玉松.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型大学发展比较研究—以伯明翰城市大学、伦敦大学和奥克兰大学为例[J].学术界,2012(11).
[7][8]廖叔俊,庞文弟.北京高等教育的沿革和重大历史事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6:487,510.
[9]《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关于大学扩大招生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谭元堃同志时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部副部长,该报告由谭元堃起草。1978年11月29日,收录于《谭元堃文集》75-80页。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于 洋;实习编辑:刘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