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在西府皮影动画中的应用研究
赵丽 时娟
摘要:陕西西府的皮影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西府皮影在发展的过程中饱受时代思想文化的束缚,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生机。皮影动画与当代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能够使更多的人看到皮影、了解皮影、爱上皮影,发扬传统文化艺术,还能很好地带动皮影动画文化行业的发展。本文将通过分析皮影文化与动画设计如何良好结合入手,介绍在数字媒体技术中皮影动画的应用与研究。
关键词:皮影动画;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研究一、 陕西西府传统皮影的创作
陕西的西府皮影戏文化源远流长,在宋代基本已经发展成熟。陕西皮影有东西路之分,西府皮影不同于东路,其人物形象以方直为美,形体较大,图案花纹魁梧壮丽,人物轮廓简洁明了,很具观赏性,这体现了关中西府刚正硬朗的地域文化风格。传统皮影戏的制作,全部过程皆由人力完成。最初的影人是经厚纸雕刻而成。由于纸质影人不易存放,容易损坏,刚开始人们尝试用动物的皮质比如牛皮,逐渐使用羊皮到后来的驴皮用以皮影设计和制作。先将其刮薄,再由匠人雕刻,并施以彩绘。将脖子、胳膊和腿这些关节用线连在一起之后,可通过提拉使其活动自如。表演时,灯光下的影子与人声音的结合,并用各种乐器进行配乐。由于艺人们讲述故事时会使用当地的曲调,这使得整个皮影戏极具乡土气息,妙趣横生,颇受人们喜爱。二、数字化皮影动画的创新
西府皮影戏不仅是一门精深的技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非物质文化的遗产。为了不让珍宝蒙尘,将其用于制作动画。中国早年期间由万氏的兄弟创作的《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动画影片中也体现出了传统的皮影艺术的元素,各种人物角色古色古香,活灵活现中带着角色的艺术特色,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传统皮影和现代动画的结合,是历史文化和数字科技的碰撞,也是古老艺术的一种新生。近代以来,中国动画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的痛死也受到外来文化元素冲击。再加上工业化改革的推进,科技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关注点被越来越多新的光影色彩吸引,皮影艺术的发展一度难以为继。就目前情况来看,当代中国的皮影剧团数目屈指可数,而且散乱分布于经济水平落后、文化生活匮乏的山村地区。此种现状使得皮影艺术传播受限,无法让世界认识。
数字动画艺术提供了崭新的发展天地。近些年,中国不乏一些将皮影融入动画的尝试,比如中国动画的成功之作《白蛇缘起》《大圣归来》,吸取了一些皮影戏的营养元素,使人们充分感受到皮影文化的魅力。数字化媒体动画承载着传统元素,打破束缚走出国门,用动画方式把传统的元素凝结走入大众视野。创作也用传统的雕刻创作受益传承和发展皮影的初衷,并不在于仅仅让人们看到皮影这门艺术本身,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感受到皮影动画的魅力,在打破固有的表现形式的同时,还可以适当融入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元素,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了解和喜欢皮影,中国传统元素动画走向世界。三、数字媒体技术下的皮影动画
皮影动画的制作,可以从传统皮影戏中汲取经验。皮影有其自身的原理和特色,可以对数字皮影动画的制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皮影动画与传统皮影
陕西西府的皮影形象素有“夸张”的特点,与江浙地区的柔美风格不同,其人物形象体型高大,造型大方舒展、线条分明,许多特征可作为制作数字动画的借鉴:
1.面部
西府皮影中,不论男女,其面部轮廓以及下巴、鼻子都以直角来绘就,有种独属于西府人的方直之美。男性角色通常面部宽阔,剑眉星目,透露出一股勇武非凡之气;皮影中女性面部较小,弯弯柳叶眉,丹凤眼,优雅生动。西府皮影人高一般在40厘米左右,以形象高大、线条粗犷而闻名,整体呈现的是一种瘦长的效果。数字皮影动画在制作的时候应当借鉴传统皮影人物的“脸谱化”“类型化”特征,通过经典的西府皮影造型来影射人物的性格。
2.肢体
西府皮影人物全身上下有11个部件需要独立制作,包括头、四肢、上半身、下半身。制作师傅会把各个关节连缀起来,在颈前装根铁丝以支撑影人主体,再在双手处各装一根铁丝以连接耍杆,从而操纵影人,完成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作品。但手工制作未免粗糙,细节无法细化到位,因此在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皮影动画制作之时,可将人物部件再度细化,如头发、胡须、眉毛、指甲等部位,使动画人物更加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3.转场
传统皮影的换场方式比较简单粗暴,一般一个场景结束之后,艺人需要在白幕上直接撤走上一个场景,下一个场景也就紧接着布置。这对数字化皮影动画的制作有一定的启发,但也有其局限性。数字化皮影动画在制作之时,可以借鉴传统皮影的换场方式,在分镜头设计中依次叠入场景中需要的景物,使画面连贯自然;也可以时间为序,皮影中场景的画面,可以反复的利用,场景与图层结合,逐帧播放,加上场景流动给人以完整画面。
4.情境
动静与虚实相融皮影结合艺术创作手法,给人以美的享受。通过皮影道具的“静”来演绎皮影戏的“动”,由静而生动,由动而描静,此为“动静相生”;通过灯光把半透明的影人投射到白幕上,灯光在白幕上形成了“中间实而亮,四周虚而暗”的虚实变化效果,引人注目,此为“虚实相融”。而皮影动画的制作可以对此进行借鉴。动画片的制作过程中也结合了皮影的艺术效果,光线图出人物造型,优化影人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并充分利用光影效果,画面与故事情节吸引观众把动画影片推向高潮,引人入胜,达到共鸣。四、 数字皮影动画新突破
当前陕西省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西府皮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文化特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将皮影带到更多人面前供人欣赏,皮影动画的制作必须突破固有的局限,不能按常习故,忽略今人的观影需求。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
(一)色彩
红、黄、蓝、绿、黑等纯色构成了传统皮影主要色调,色彩之间互不影响,不分颜色深浅,各色之间也不加调配。这使得人物造型的外观看起来有些單调。而数字技术的介入使得人物造型的敷彩从手工制作变成数字制作,这省去了人工调配的麻烦,因此应充分运用色彩技术,使动画角色的外形更加丰富。制作者不必束缚于传统皮影的框架,通过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影人的头发、肤色、衣着等方面大胆运用不同色彩,合理调配,更体现角色人物的性格特征,2006年《桃花源记》,获得“金猴奖”最佳短片奖,为我国动画产业未来指明了方向,短片把中国传统元素与民间美术相融合,加之传统乐曲,生动形象生动,优美意境,得到了广泛好评。
(二)故事情节
西府皮影题材大多来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故事题材,并在原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渲染加工而成,主人公多为王侯将相、佳人才子、忠臣志士、英雄好汉等。文化具有时代性,会受到一定历史时期主流思想、社会政策等的影响和束缚,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皮影戏没有可取之处,中国皮影艺术源自生活,古人所认可的文化经过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检验,对当今的生活有所启发。我们应在前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加工再创作,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践行脚踏实地,心怀大觉。
(三)审美与现代元素融合
西府皮影戏原是一种戏曲表演方式,因艺人带动影人表演,使得皮影戏比一般意义上的戏曲多了几分生动的趣味。但它和一般意义上的戏曲一样,喜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内容陈旧,节奏较慢。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多人很难适应这种讲述方式。不了解皮且影文化的观众看不出其中的门道,自然也领略不到皮影的魅力。因此,数字皮影动画应立足于社会现状,在保证动画质量的同时调节动画节奏,将需要想象的情景加以细致的制作,即视觉上的“直观”和“真实”,迎合大众审美。五、结语
西府皮影艺术是我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曾走出国门,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在世界上传播我国历史文化。在科技发展不断深入的当今,对于传统皮影艺术,我们应当借助数字化媒体技术,在皮影戏的基础上加入符合现代人口味的新元素,创新文化的表现和传播形式,挖掘更多的受众,帮助其传承和发展。皮影与动画艺术的相结合,利用数字媒体的平台带领中国动画走向世界,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接受时代的考验,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让皮影为大众多接受和欣赏。陕西西府的皮影,带着岁月洗涤的历史魅力,当今新的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相结合,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王楠,林亚杰.数字媒体技术中皮影动画的应用分析[J].西部皮革,2019-102
[2]?李含笑.陕西西府皮影造型与动画设计实践及应用[J].艺术科技,2015
[3]?魏琪.中国皮影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J].艺術科技,2014-60
本文为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为“西府皮影人物图像文脉解析与再生研究”(项目编号:2019K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