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现代陶艺之“道”
陈静
摘要:感受泥土的生命力,感受自然的本源,感悟“道”,感悟现代陶艺的精神。崇尚自然、遵循本性,以“道”体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时代的特征,以“道”表达艺术家的个性语言。陶瓷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符合当代的审美形式,更需要不断地进行创造与更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在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当代更显得尤其重要,探寻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分门别类的应用尝试,使其最终达到和谐共生,才是陶瓷最大价值的体现。这可谓是现代陶艺之道。
关键词:道家美学思想 现代陶艺 道法自然 生态之道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7-0096-02
引言
文学泰斗叶嘉莹曾说:“宇宙之间有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得到以后,能够有自己的操守,能够使人不动摇、不忧愁、不恐惧,这就是‘道。”然而,就陶瓷艺术而言,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思想、又如何具备东方的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以及何如创造民族文化特征的陶瓷设计,这,需要道。这个道,是文化,或者说是中国文化。掌握时代语言的特征,体现民族传统的精神,将中国文化融入到艺术创作中,使“道”融入其中,达到物态之间的和谐。这是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是设计之道。如何感知“道”、得到“道”以及运用“道”,这是艺术创作的本源和方法,值得思考。
一、道的美学思想
道家认为自然无为才是美,崇尚自然而然的自然美。道家的思想精髓是崇尚自然,美,应是自然的、合乎人的本性的,也是永恒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出自《道德经》
老子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追求的自然美,是说在无为中达到有为,是一种随性、自如的审美观。
“何不树之于无何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之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天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出自《逍遥游》
庄子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追求的自然、朴素之美,是说遵循万物的本性,是一种纯然、朴素的审美观。
由此可见,自然之美、朴素之美是道家美学思想的精髓。道家所言的美,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是一种崇尚自然、纯然的审美情操,这是一种不露痕迹的、更加纯粹的对美的追求,是一种自在、自如的自然审美观。
二、遒与现代陶艺
(一)技以载道的创作思考
1.技艺与常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道永远是自然无为,但它对于天下万物又无所不作为。常道—方面指的是一定的法则、规律;常有的现象。另—方面指的是通常的方法,以及原来的轨道。技,技术、技艺。技术是人改造物凭借的方法、能力和工具等。彭富春说老师:“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必须借助技术。技术是欲望实现的手段,欲望则是技术的目的。”老子肯定合于道的技术,并称之为善的活动,然而这个善不是道德中与恶相对的善,而是技术里与拙相对的巧。人们无须借助工具就能完成某种目的,在此,人们由技达道。
2.技以载道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最早隐匿在陶器器型、彩陶纹饰创造之中的“文以载道”,还是陶器时代以文化形式出现的“陶以载道”。可见创作者的情感、思维、意念都在制陶的过程中显露无疑。然而,《易.系辞》有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可见“道”是无形的、不可见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技以载道”中的“技”指的是技术和工艺;“道”指的是规律和准则。“技以载道”,表达的是技术承载思想,道器并举,把规律和准则与器物相结合,功能与形式要在均衡的基础上到达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就是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二)“道法自然”的美学应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说的是人要遵循道,就是遵循自然。—方面指的自然界,另—方面指的事物本身。强调道依据自身,遵循自身。道法自然就是根据自身的本性去存在,道家推崇这样一种自然的审美态度,强调自然本身的自然特性,以及自然而然的自然美。
1.材源自然——泥性之美
柳宗悦在《工艺之道》中说:“工艺源于大自然所给予的材料。没有材料,就无工艺可言。”“好的作品源于自然天成,工艺之美也可以说是材料之美。”泥,是陶瓷制作的主要媒介材料,而泥土源于大自然,陶瓷的直观美感也是泥土材料的美。泥土本身展现出千姿百态、自然多变的样子,但最重要的还是泥土被创作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可塑性,可贵的是艺术家对于泥土材料的加工和诠释、对大自然中的物质世界本源的感悟。总而言之,尊崇自然,注重材质,挖掘材料的原始本色,彰显现代陶艺的自然变换,通过对自然材料的运用体现多变的“泥性”之美。
2.形法自然——物态之美
形态是陶艺作品最直观的印象,是作者表达内心思想的外在形式。形态的设计方法万千,但最本源的形态,是来源于大自然。美学家宗白华说:“大自然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活動,推动无生界以入有机界,从有机界以至于最高的生命理性情绪感受,这个活力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一切美的源泉。”意思是说创作的源泉源于大自然,美的源泉同样源于大自然。先生又说:“模仿自然是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谐是艺术的“外形”,“艺术就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这是形法自然的有力说明。源于自然,从自然中去提炼和再塑造,便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物态”之美。
3.顺其自然——窑变之美
《稗史汇编》里说到:“瓷有同是一质,遂成异质,同是一色,遂成异色者。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是之谓窑变。”陶瓷艺术中的“窑变”,或好或坏,或许是失望也或许是惊喜。《南窑笔记》中记载:“有窑变一种,盖因窑火精华凝结,偶然独钟,天然奇色,光怪可爱,是为窑宝,邈不可得。”这种顺其自然的变化,透露着极美,被视为艺术瓷釉,为人们所欣赏。陶瓷由于其神秘性、偶然性与不可控制性,让陶瓷成为一种颇有魅力的艺术形态。这种顺其自然而得的意外之美,彰显着大自然的魔力,陶瓷艺术的魅力也正是这种偶然之得的不可预见的变化之美、“窑变”之美。
三、“道”的探索:现代陶艺的设计表达
(一)以“道”为本的设计理念
王受之说:“设计一般都具有功能性和审美性两方面的特点,好用和好看是我们进行设计时的考慮核心。”而迪特.拉姆斯提出的10个好的设计的原则,简言之,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然而,“道”的美学思想是自然之美启然之道,在设计中,“道”的体现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这里的“道”必须将人、自然、物加以结合,形成更高层次的和谐。在现在陶艺的设计理念中,“以人为本”是基础,以“道”为本是更深层次的对文化内涵的追求。
以“道”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我们尊重中国的文化传统并和当代世界的发展相结合,创作符合当代文化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陶瓷来说,对本土文化理念和文化符号进行正确的认识并加以创作,才能使中国陶瓷具有独特的本国文化特征。
(二)“遵道而行”的设计之道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说人在天地中自然融入的一种和谐境界。道家认为,天地万物因道而生,但并不是说道创造了万物,从物的角度来说,只是顺其自然、顺应了“道”的方式,但是自身本是自然生成而已。在艺术设计的领域,“道”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就是“天人合一”。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的时候,依顺自然的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样才是遵了“道”,才是“天人合一”的体现。与此同时,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为:在现代的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念,做到融入自然和顺应自然,但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尊重自然。体现中国文化的陶瓷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我们在进行陶瓷创作的时候,要顺应物性和自然的规律,将自然材料与人工创造自然融合,可谓是遵道而行的“天人合一”的设计之道。
2.无为设计
道家无为的思想对美而言是说不要过分装饰,而要保持本性的自然美;不要掩饰事物的本质,而要让情感自然而然地得以释放。“无为设计”的概念是基于道家的“无为”思想,“无为”的意思是万事万物顺应自然天道,反映到设计观念上来,就是主张以节约资源为出发点,反对为了盲目追求审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以及生态文明的破坏。“无为设计”在创意上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它从人类生活生存的层面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律来权衡,把控设计的整个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设计”提倡“有度修饰”,是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在现代陶艺设计中的表现则是强调不能过度奢华,不要忘记设计的初心,要做到功能至上,形式追随功能。这是符合社会同时也符合设计的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可谓是遵道而行的“无为设计”的设计之道。
3.生态之道
道家美学遵循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典型的生态美学。生态美学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在满足审美意义的同时协调好人与自然的这种生态和谐的关系。“生态之道”的设计理念以当下的时代为背景出发,强调创新,强调分门别类的应用尝试,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终级目标。“生态之道”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设计之道。把陶瓷艺术创新研究当作科学研究来看待,用科学的钻研精神介入,进行创造创新,找寻材料和工艺的未发掘领域,寻求语言和形式的突破,探寻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分门别类的适用和应用的尝试,使其最终达到和谐共生。而生态之道所提倡的就是将现代陶艺介入到更具体的设计领域中去,根据设计的需要,展现现代陶艺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根据设计的语言特征,彰显中国文化的民族性,是陶瓷最大的价值的体现,可谓是遵道而行的“生态之道”。
结论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过去的延续和继承的条件下进行的创造。”艺术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也不能背离自己所属的文化,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陶艺之道就是这样一条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设计之路。赫伯特.里德说:“陶器是一门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艺术,它是一个民族精神气质的表现,它是衡量一个国家艺术的标准。”中国的陶瓷艺术便是这种蕴含深厚民族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对其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本土文化的领会,都通过陶瓷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而“道”,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彰显以“道”为本的设计理念,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对审美和文化的态度,而“道”的注入是一个民族文化得以体现和创新的过程,体现出艺术创作与民族和谐共处的设计观。
站在世界文化的高度上,才能真正认识到传统艺术的精粹和价值,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对传统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它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只有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并使之威为世界的语言,才是好的设计。立足传统,结合当今社会生活,将重初与挖掘本土文化为己任,重新诠释优秀的传统造物思想,试图在现代陶艺设计中彰显民族性、时代性以及作者个性,展现本民族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涵,这是发展中国现代陶艺的关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