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艺术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初探
高红伟
摘 要:在艺术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表现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给予更多的创作机会,是上好艺术课的重要环节。创新是艺术的生命,科学的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创新。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也正是学校艺术教育真正价值的体现,也是艺术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艺术课;创造力;观察能力
创造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在艺术领域,创造性被视为人类艺术创造和发展的生命。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激发、发展人的联想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艺术常常给予伟大的科学创造以启发。回顾过去的历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的科学问题往往借助于艺术想象,而许多科学发现都是在艺术的启发下孕育出来的。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惟有创新才能促进科学的發展和进步。
在历史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杰出的发明和创造。在一定程度上,这与他们较高的艺术造诣密切相关。我们所熟知的达芬奇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同时还是出色的雕塑家、建筑家和工程师,另外在解剖学、军事等领域均有令人瞩目的建树。伟大的德国作家歌德,不仅文学成就斐然,也是有着14卷科学著作的植物学家和心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现代物理学领域创造出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又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小提琴演奏者。
早在1995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提出:“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也曾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这样看来,艺术的创造力作用还真不小啊!那么,在高中的艺术课上,我们怎样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呢?
一、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上,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能力并提供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独创性才是美术课的重点。观察是认识各种事物的前提,没有观察,我们就不能理解一切。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了事物,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创作出自己心目中满意的图画。每个学生的作品都带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各不相同,因此也就具有了创新性。这样在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在多次带领学生参观画展的活动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直接观看名作真迹,适时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才会有更好的创造能力。比如上海博物馆的特展,中华艺术宫、龙美术馆展览和一年一度的艺博会等,组织学生前去参观学习,在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同时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在2015年3月,莫奈原作在上海K11展出的消息早就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让人热血沸腾,于是组织学生赶赴现场参观。在人流如潮的莫奈画展上学生们观察着,驻足凝视着,他们感叹原作笔触的潇洒运用,色彩的丰富,一幅幅画生动形象,那么自由放任,有的甚至像草图,是个半成品。这让学生大开眼界,不禁喃喃自语:原来可以这样画画,挺有趣的。原作比从画册上看到的有很大的不同,具有强烈的、鲜活的生命力。在之后组织学生观察自然写生风景时,很多学生的作业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小心翼翼不敢画的,很拘谨的胆子变大了,色彩丰富起来了,画面协调,用笔也灵活了。学生对写生风景投入了足够的心血,他们的作品丰富有层次了,色彩也不是那么单调了,这些都是近距离观察原作的结果。很多同学有很大的进步,这是受到莫奈画作的启发,并得到老师的鼓励,激发了他们内在的创造力。
二、角色扮演,体现学生的创造力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把绘画像不像作为评判水平高低的标准,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一味强调技能,其实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美术是有力量的,美术教育的理念还是有很大的局限。
几乎所有心智正常的人在孩童时期都是具有创新能力的,这并不需要更多的技法和技能。创新的能力需要最大的自由、免于思想的自由、免于知识的自由和免于偏见的自由。具有创造力的人愿意尝试任何新的事物,着力追求不同常规的方法、途径,这正是青少年好奇心重,勇于探索的特点。
我们都知道,宋徽宗是一个大书画家,对绘画书法有很高的造诣。在《诗情画意宋徽宗》这节课中,为了表现宋徽宗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穿上古装,情景再现“宋徽宗考画”一节。宋徽宗的命题创作,“深山藏古寺”“野渡无人舟自横”“万绿丛中一点红”等,学生也依据命题来创作,用不同材料和绘画形式均可。学生在课堂中穿越到宋代,而用现代表现手法来创作宋徽宗当年出的命题。这也不失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体现。最后的作业可谓五花八门,各种材料,表现手法,比宋徽宗那时丰富多了,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再比如让学生COSEPLAY,扮演名画中的人物,学生们兴致盎然,他们热情高涨,演绎得像模像样,课堂上孩子们成为主角,老师成为指导者和欣赏者。欣赏课,不再是老师放几张图片和视频,用干巴巴的专业术语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上网自己查资料,了解绘画背景故事,这样他们对绘画理解更深刻了,积极性更高了。从中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三、培养学生兴趣,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课是通过美术课程的教学、训练和激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具有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课堂上同时进行动手和脑力锻炼,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也增加了艺术素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怎样在美术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美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作为教师也要有创新意识,让课堂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和期待。
(一)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
如果有人要问,在世界艺术史上以标新立异而闻名世界的是哪一位艺术家?恐怕十有八九的人会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毕加索!毕加索以他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和艺术生命力,创造了一个神话。他从不愿意重复自己,更不会去效仿别人,他不断挑战自己,他的一生就是在不断超越自己中度过的,创新成就了毕加索。
艺术课堂上,学生在画好一幅人物肖像后,再进行裁剪,拼帖,做立体主义画风的处理,通过实践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了解现代主义绘画的理念。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尤其是在欣赏现代艺术作品时,不能简单地把“喜欢”和“不喜欢”、“理解”和“不理解”作为评价标准,我们应该用基本的视觉艺术语言来分析、识别和欣赏艺术作品,同时要开阔视野,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真正地感受到艺术作品魅力之所在,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
(二)借助傳统的创意表现
戏曲脸谱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审美价值。京剧脸谱图案和色彩所代表的含义,表现人物的忠奸,美丑和善恶,这体现着我们的价值观,这些学生都已经很熟悉。因此作业可以是有创意的表现,学生自创图案,自配颜色,最后完全成了化妆舞会的面具,色彩异常艳丽丰富,非常具有现代感。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校艺术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是培养学生的造型技能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老师要有这样的意识和能力。
四、赏识教育,鼓励学生的创造力
艺术教学应着眼于艺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作品被陈列在学校的大厅、走廊、图书馆、食堂、美术教室和自己教室里时,学生会感到自豪,更加有信心。这是为学生展现自我,实现自我提供的机会和平台,以此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课堂上老师用赏识的语言和表情激发学生的创意表现。威廉·詹姆斯曾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我们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特别是青少年时期,都需要有人对我们加以肯定,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鼓励。用欣赏的目光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这种积极的心理认同,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使他们有勇气去决定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力量。在课堂上教师应学会赏识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多元智能研究表明,人的智力是多方面的,我们要用包容的心胸和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孩子们的优点,及时鼓励和激励,让每个孩子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作为教师要发现、领会、遵循教学规律,创造机会和环境,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足够的空间。不能只是传授知识技能,让孩子丧失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不同的创意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艺术课堂上需要我们回到孩童时期,自由大胆地去尝试,用心灵去体会创作艺术的魅力。
总之,艺术需要创造力,生活需要创造力。艺术告诉我们生命的意义,用创造力、知识和技能促进社会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如今,“创造力”已成为国际艺术教育的目标,以视觉、造型、空间、创意、审美为核心的艺术素养与21世纪技巧一一对应。通过学校艺术教育,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世界中获得生存和交流所必需的核心素养——艺术修养。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为社会的进步做出杰出的贡献,这也正是学校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的体现,也是艺术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方向。因此,高中艺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
[2]金马.创新智慧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
作者单位:
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