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强国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提 要]面对21世纪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带来的多元文化的冲击,我们有责任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采取多项举措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意义;对策
[作者简介]贺胜兰(1964—),女,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思政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江西南昌 330001)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背景
跨入21世纪,我国经济正飞速发展,面对汹涌而来的经济全球化大潮,我们靠什么与世界对话?靠什么在多元的世界文化交流中不迷失方向?靠什么让华夏儿女有一种文化归属感、民族自豪感?我们最大的财富就是五千年历史文化。
世界发展至今,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掌握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强国,更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而建设文化强国应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石,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种价值追求已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演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相对稳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另一方面对内强调亲仁善邻,对外秉承强不凌弱的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历经挫折而不屈服、屡遭坎坷而不气馁,靠的就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止于至善的精神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把修身看成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这种积极向上的个人精神追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为之奋斗。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中华民族的性格、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已经为本国人民所认同、所遵循、所自豪,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基础。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成分、经营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西方文化开始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滥,一些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反感传统文化。经济发展带来物质日益丰富的同时精神领域呈现的却是思想混乱、道德失范、理想动摇、信仰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充斥人心。日益发达的科技文明在改变并提高人的生存质量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信仰和价值观,以至社会上出现不孝子以刀弑母、老人跌倒无人敢扶、食药品安全事件频发、贪污腐败屡禁不止等等。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来说是道德文化教育的缺失,道德精神传承的断代,经济建设与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不同步导致的结果。
面对世界格局的多变、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转型的阵痛带来的挑战,唯有唤起国人的文化自信,才会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因此我们应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来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熔古铸今,给我们的青年一代以美好的文化滋养,重整中国人内在的理想、良知和秩序,创造一个和谐社会。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必须继承的最宝贵的遗产,同时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发扬光大、注入新的鲜活内容的精神财富。优秀传统文化只有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才能让全体国民切身感受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从20世纪初开始,由于受西方文化以及革命思潮的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巨大冲击。列宁曾一再告诫后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必须肩负起历史使命,对传统文化做修补性的工作,让青年一代从小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中华传统文化世代相传。
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对策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于落实,要有具体的举措。
(一)思想上重视
近年来,国家已逐步认识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此专门下发文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9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这些文件的下发,为整体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了具体部署。
(二)发挥传媒导向作用
传媒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时有着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优势。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作品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中,唤起社会大众了解、接受、热爱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媒介引导,使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主流媒体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义不容辞。近几年,央视先后播出了《汉字听写大赛》、《成語大赛》、《中国诗词大赛》等系列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普遍欢迎,这充分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三)教育是关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1.社会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和服务。
为全面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国家在行动。除了先后印发了几个关于文化建设的纲要和意见外,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通过这种方式让国民切身感受到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的重要性。清明祭扫、端午纪念屈原等传统习俗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土、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呈现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对于吸引国民自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同时,要尽快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为国民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2.家庭教育是基础。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起着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以家风家规为手段、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会孩子学“做人”。家庭教育的早期性、连续性、及时性、权威性、感染性,是其他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父母应该通过良好的家风建设,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道德教育,教会孩子正确地判断事物,引导孩子健康地成长。
3.学校教育是主阵地。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年龄特点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学校教育中去。
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的教育教学。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文字,文化传承无从说起。小学阶段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字、词、句、读、写、练。中学阶段应增加经典诵读、诗词等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极其丰富,有着几千年的积累和沉淀,其中许多内容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就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立足实际,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语文、音乐、美术、体育、社会、常识、手工等课程的教学中去,使学生从小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祖国优秀文化无限魅力,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会热爱自己的祖国和文化,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感知、追求、创造真善美的过程。传统文化的熏陶,既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准,又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健康人格的养成和高尚情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9月[R].
[2]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R].(2014年3月).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R].(2017年1月).
[4]陈来.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N].人民日報,2017-03-17.
[5]李汉秋.让传统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约稿,2008,(8).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