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大决战”一课的教学课件谈起
关键词 战略大决战,历史教学课件,凸显要素,精准锤炼
中图分类号 G63 ?眼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50-0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结合本人在济宁市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上品讲“战略大决战”一课的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当地制作和科学合理使用课件,以期助力高效课堂。
一、围绕中心 凸显要素
本课的中心是“战略”“大决战”。因此,本课的教学课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两点精心谋划。
(一)精确展示决战之天时
天时,即指决战之有利的历史时机、气候环境。
历史事件是以时间维度贯穿的,理解和把握历史时间中的历史时机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和关键。可历史事件中时间数字的枯燥性,在新授课中很难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将若干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事件连起来形成历史阶段,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解放战争过程大致可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大决战、战略追歼四个阶段,而对应国民党的内战则分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由攻转守、战略收缩、战略逃亡五个阶段。如果教师只用口述,就会显得非常抽象。并且,要把各阶段国共力量变化的特点呈现出来,突出战略大决战的背景,再讲清楚大决战阶段几场战役之间的联系,需要大量语言,学生记不住,容易迷糊。此时,制作精当的课件并将其呈现出来(如图1),即采用时间轴加柱状图配合的方法,不仅能节省语言,而且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可谓“一箭三雕”。
三大战役决战有“大”天时,每场战役,也有对应的“中”天时,而每场战役过程中,亦有对应的“小”天时。先以三大战役首选东北战场的问题为例,只通过教学语言,虽能够讲解清楚,但效果不佳。于是,笔者通过课件,把东北国民党军占据的长春、沈阳、锦州、营口等几座城市,在课件中以蓝色“闪烁”的方式呈现,而把东北野战军和人民政权统治的区域,用红色标注凸显出来,然后再加以阐述,这样,将国民党与我军的形势以鲜明对比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学效果明显。
再以辽沈战役为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将林彪在指挥塔山阻击战、辽西追歼廖耀湘、奔袭包围沈阳等关键战斗中果敢沉着的指挥在课件中形象展现出来,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笔者把林彪的经典语言如“部队不用集结部署,明令所有部队直奔沈阳”等制成课件,结合“阻”“追”“奔”的战术特点,用特殊符号标注,再加以声情并茂地讲解,收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三大战役的决战,以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和我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国民党一方面大耍“和平”阴谋,一方面又仰仗着强大海空军的绝对优势,并依托长江天险,纠集70万兵力,组成长江防线。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和严峻的防守形势,毛泽东一面应对“和谈”,一面针锋相对,部署过江。此时,我军虽不占地利,但“天时”的天平,倾向我党和我军一侧:解放军斗志昂扬、全国人民渴望国民党迅速垮台、“迟到”的长江汛期降低了解放军渡江的难度、解放军的渡江总兵力远远超过敌军,等等。围绕着众多的“天时”,我把课件展示的重点,放在沿长江一线的地图上,将国民党军队的布防状况和解放军的进攻部署,准确标注、有序排列(如图2)。这样设计课件,对渡江战役前国共双方的战略布局,一目了然,更可以展现出我军的宏大攻势。
(二)准确标注决战之地利
地利,是军事对阵中攻防布局的有利战略“地势”。三大战役爆发前,由于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国共各自形成五大军事集团。常规教学,一般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直观,但缺乏对全国形势的把握。对此,笔者将国共五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状况在地图上展示出来,并且用半透明圆圈将对阵双方圈在一起,标注出各自的战区、主要指挥者、力量对比等,再配合适当的教学语言。这样设计比单纯的表格和数字对比更形象、直观、准确。
还以辽沈战役为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图3,从国共两军五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不难看出,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远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孤立无援。天时已无,地利又不存,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失败,已成为历史必然。
再以平津战役为例。济南战役的胜利,切断了敌军华北和华东两大军事集团的战略联系,意义重大。辽沈战役的胜利,又使华北的傅作义集团陷入孤立,迫使其收缩兵力,形成了从张家口至塘沽500多公里的长蛇阵。面对如此态势,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是: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采取“围而不打”,这样,既切断了傅作义西逃的退路,又防止他率部从塘沽逃跑;而对平津之敌,先“割而不围”,然后“围而不打”;此后,再“打兩头”;最后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纵观平津战役,既有天时,也有人和,关键还是“地利”。如何呈现我军的地利呢?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和“地利”之优势,结合上面的分析,一步步展现出来,从而把毛泽东的战略智慧和“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必然也体现了出来。
纵观这几个实例,适度适时地运用高质的教学课件,将各种文字、图形和图片资料,以流畅的演示动作贯穿起来,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意图,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高效。
(三)巧妙体现决战之人和
人和,一般意义指得民心,上下团结一致。在这里,“人和”的含义更加广泛。我党指挥的解放军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与政策得民心、战略得当、帅将同心、民众拥戴等有关系。反观国民党方面,则恰恰相反。首先是蒋介石战略战术的错误,一个连着一个,二是前线将领们,或迫于形势弃暗投明,或帅将异志拥兵自保,或军心涣散丧失战斗力,等等。这是本节课强调的又一个重点。怎样通过课件反映这些特点呢?
辽沈战役中争夺锦州,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
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在课件中我将锦州地名放大,来加以强调。蒋介石想守住锦州,是因为:进,可从虎视整个东北;退,既可以合兵于华北,也可以海路退往江南。毛泽东看到,攻占了锦州,就等于关闭了东北大门,截断了敌人退路,东北的国民党军就插翅难飞。可是,前线最高指挥者在执行各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时,都出现了偏差。林彪担心攻锦州不顺利,有可能腹背受敌,主张先打长春。但由于毛泽东的反复劝说,加之形势的瞬息万变,林彪最终执行了中央的命令,可以说是“帅将同心”。在课件中我用一根大大的红色箭头指向锦州,这不仅是东北解放军进军方向,更是帅将同心连接的桥梁。这是“人和”的重要体现,是辽沈战役能够胜利的关键。面对危局,蒋介石命令卫立煌自沈阳救援锦州。卫立煌先是迟迟不派兵,他认为只要守住沈阳就能控制东北,后来虽派廖耀湘率军救援锦州,却行动迟缓。此时,我用课件将卫立煌所在的沈阳圈起来。这一圈,把卫立煌弃前线安危于不顾的形势显示得一览无余,也把国民党“帅将异志”的不同企图表达得清晰可见;这一圈,圈定了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这是“人和”的反面教材,也是国民党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制作和应用课件时,巧妙地“凸显”锦州的地势之要和“截断退路”“关门打狗”之地利,最终才能巧妙地“凸显”“帅将同心”和“帅将异志”的“人和”之作用。
三大战役中,每场战役都不是因为一场战斗而决定胜负的,而是众多战斗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淮海战役,我军60万打败国民党军队80万,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人和”是原因之一。如何通过课件展示这些“人和”的要素呢?比如淮海战役中体现“人和”要素的战略战术特点有两种表述:一是“中间突破、分段歼灭”,另一种是刘伯承总结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怎样通过课件形式给学生解释清楚这两种表述呢?
关于“中间突破、分段歼灭”,笔者采用教学语言配合箭头“穿插”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中间突破”是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沿运河一线切断徐州守敌与黄百韬兵团的联系,第二次“中间突破”是刘邓指挥中原野战军攻入宿县,截断徐州守敌和北去救援黄百韬的军队,第三次“中间突破”是刘邓大军切断从蚌埠救援黄维的敌军。正是由于三次突破,才有了分段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的胜利。通过教师语言和课件演示的配合,将突破策略、进攻路线、围歼敌军的详情,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博采众长 精准锤炼
教学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才能達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和使用多媒体素材。这次讲课,经过三次试讲,在教学内容与课件演示配合上,既采纳了几位一线教师的建议,也征询了学生的听课反馈,然后反复修改,第四次试讲后才把教案和课件完全定稿。这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
第三次试讲后,笔者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对淮海战役战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讲解,虽然表面上知晓了,但对其内涵仍然感到迷惑。如何围绕这个问题更加精确并且直观形象地解决呢?之后,笔者又翻阅了相关资料,最后才弄明白,真正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既有总说,也有分说。这样,根据查阅完资料后的理解,又进一步改进课件。先出示总体上讲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然后再结合课件的图具体分说。第一阶段是指:吃碾庄的黄百韬军团,夹徐州的敌军兵团,看双堆集的黄维兵团。第二阶段是指:吃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夹陈官庄的杜聿明兵团,看蚌埠的刘汝明兵团。
如何用课件反应战役的战略战术和战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以淮海战役为例,其意义之一就是“为解放南京以及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试讲时,战略形势图是个简图,没有显示出南京的地理位置,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后来,在修订地图素材时,笔者把简图换成与华东地区相符的战争示意图,清楚地显示出了南京的位置,帮助学生加深了理解,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三、论从史出 趣味呈现
本课对共产党的胜利做了详细的解说、阐释,但关于蒋介石集团的失败,在试讲时始终没有列举出更有说服力的史实。如何利用课件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又能让学生直观感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后经过笔者对整场战役的重新梳理和归纳,发现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五个关键点,利用课件加文字切换的方式,逐一演示诠释出来。
蒋介石在战略战术上,连续犯错。第一个失误:一将难求。为了组织徐蚌会战,本打算用白崇禧,白崇禧拒绝就职。蒋介石又打算用杜聿明,而杜聿明又忙于辽沈战场的撤退,最后只好启用刘峙。当国民政府国防部对刘峙的任命下达后,南京一片哗然:徐州乃南京门户,派一名虎将是上策,政府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怎么守?第二个失误:临阵换将。当黄百韬被围后,杜聿明成为实际总指挥(杜聿明面对三个徐蚌会战的方案,一时难以适应)。第三个失误:中途移防。由徐州移师蚌埠。第四个失误:朝令夕改,蒋介石先令杜聿明率徐州之部30余万向西南撤退,撤退途中,又令杜聿明率部向东南救援黄维。第五个失误:本性难改,军阀的本性就是拥兵自保。
“朝令夕改”中有一个细节,这就是杜聿明在陈官庄附近接到蒋介石新的命令(由向西南撤退改为转向东南救援黄维)后,仰天长叹:“我们完蛋了。我们就像这‘四合院里的树,树在,就是一个‘困字,把树伐了,我们就成为‘囚了。”由“困”到“囚”,仅仅用了两个字,如何通过课件把杜聿明的尴尬处境展现出来呢?笔者从杜聿明众多的相片中选出表现他无可奈何的一张,制成课件,再把“困”到“囚”二字,逐一呈现并逐一消失替代,再加上语言的渲染,把杜聿明当时的尴尬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有助于论从史出,还能呈现历史的细节,又能平添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四、拓展升华 评古论今
共产党取得战略大决战胜利的关键,正是毛泽东的英明领导,如何评价毛泽东战略思想成为本课的重点。除了前文谈到的帅将同心、战略战术的巧妙运用,本课还涉及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文。我试图将毛泽东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伟大贡献和他在诗词方面的杰出成就融为一体,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进而对其作出全面评析。
“说他是政治家,他和他的战友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人民军队、创建了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伴随著语言表述,同时用课件展示了不同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活动照片,使学生不仅能全面了解毛泽东的政治成就,还提高了读图能力。
“说他是理论家,他先后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等光辉著作。”动画课件中,以艺术字的形式适时呈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人民服务”等著名论断。最后,教师语言升华:“毛泽东的光辉著作和他的英明论断,最终形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说他是战略家,他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且把游击战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运用得游刃有余、出神入化;长征路上四渡赤水被传为佳话;抗战时期,持久战的提出,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解放战争中,指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守为攻,更是扭转乾坤的绝世之作。”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诗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志向,令人钦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令人鼓舞;“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令人激奋。诗人毛泽东,堪称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大师。
随后课堂进入最后一环节:感悟升华,展望未来。此环节的课件,一是适时呈现《毛泽东、蒋介石重庆谈判》和“习马会”两幅图片,二是在讲解时配以背景音乐,三是伴随着老师总结性语言,再适时呈现“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让学生在畅想中升华情感。总结性语言是这样设计的:
从蒋介石和毛泽东重庆谈判,到“习马会”,国共两党风雨70年。我们回顾了谋略碰撞、南征北战的斗智斗勇,我们也见证了骨肉相连、共谋复兴的发展愿景,我们更期盼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回望决战,领袖们的谋略与智慧,已经凝结为毛泽东思想;将帅们的果敢与机智,已经精炼成教科书的经典;英雄们的业绩和精神,已经镌刻到亿万人民的心中。历史,往往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咀嚼出弥新的味道;生命,常常经历炼狱般的磨难,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望历史的云烟,如何在现实的土地上书写我们新一代的历史传奇,将是时代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多媒体教学是当下优质高效课堂的一个必备要素。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课件、能否高效地做好、用好课件,是能否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笔者愿与同行专家一道,在多媒体教学征程上一路前行,为使高效课堂“更上一层楼”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邓继民,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 G63 ?眼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7)19-0050-0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信息化和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笔者结合本人在济宁市初中历史教学研讨会上品讲“战略大决战”一课的实践,谈谈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当地制作和科学合理使用课件,以期助力高效课堂。
一、围绕中心 凸显要素
本课的中心是“战略”“大决战”。因此,本课的教学课件,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两点精心谋划。
(一)精确展示决战之天时
天时,即指决战之有利的历史时机、气候环境。
历史事件是以时间维度贯穿的,理解和把握历史时间中的历史时机是学好历史的基础和关键。可历史事件中时间数字的枯燥性,在新授课中很难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将若干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事件连起来形成历史阶段,学生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很多。解放战争过程大致可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大决战、战略追歼四个阶段,而对应国民党的内战则分为: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由攻转守、战略收缩、战略逃亡五个阶段。如果教师只用口述,就会显得非常抽象。并且,要把各阶段国共力量变化的特点呈现出来,突出战略大决战的背景,再讲清楚大决战阶段几场战役之间的联系,需要大量语言,学生记不住,容易迷糊。此时,制作精当的课件并将其呈现出来(如图1),即采用时间轴加柱状图配合的方法,不仅能节省语言,而且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可谓“一箭三雕”。
三大战役决战有“大”天时,每场战役,也有对应的“中”天时,而每场战役过程中,亦有对应的“小”天时。先以三大战役首选东北战场的问题为例,只通过教学语言,虽能够讲解清楚,但效果不佳。于是,笔者通过课件,把东北国民党军占据的长春、沈阳、锦州、营口等几座城市,在课件中以蓝色“闪烁”的方式呈现,而把东北野战军和人民政权统治的区域,用红色标注凸显出来,然后再加以阐述,这样,将国民党与我军的形势以鲜明对比的方式展示出来,教学效果明显。
再以辽沈战役为例,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要将林彪在指挥塔山阻击战、辽西追歼廖耀湘、奔袭包围沈阳等关键战斗中果敢沉着的指挥在课件中形象展现出来,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笔者把林彪的经典语言如“部队不用集结部署,明令所有部队直奔沈阳”等制成课件,结合“阻”“追”“奔”的战术特点,用特殊符号标注,再加以声情并茂地讲解,收到了很好教学效果。
三大战役的决战,以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和我军的胜利而告终。但国民党一方面大耍“和平”阴谋,一方面又仰仗着强大海空军的绝对优势,并依托长江天险,纠集70万兵力,组成长江防线。面对如此复杂的政治局面和严峻的防守形势,毛泽东一面应对“和谈”,一面针锋相对,部署过江。此时,我军虽不占地利,但“天时”的天平,倾向我党和我军一侧:解放军斗志昂扬、全国人民渴望国民党迅速垮台、“迟到”的长江汛期降低了解放军渡江的难度、解放军的渡江总兵力远远超过敌军,等等。围绕着众多的“天时”,我把课件展示的重点,放在沿长江一线的地图上,将国民党军队的布防状况和解放军的进攻部署,准确标注、有序排列(如图2)。这样设计课件,对渡江战役前国共双方的战略布局,一目了然,更可以展现出我军的宏大攻势。
(二)准确标注决战之地利
地利,是军事对阵中攻防布局的有利战略“地势”。三大战役爆发前,由于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决战时机已经成熟,国共各自形成五大军事集团。常规教学,一般采用列表对比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虽然直观,但缺乏对全国形势的把握。对此,笔者将国共五大军事集团的对峙状况在地图上展示出来,并且用半透明圆圈将对阵双方圈在一起,标注出各自的战区、主要指挥者、力量对比等,再配合适当的教学语言。这样设计比单纯的表格和数字对比更形象、直观、准确。
还以辽沈战役为例,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分析图3,从国共两军五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不难看出,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远离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孤立无援。天时已无,地利又不存,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的失败,已成为历史必然。
再以平津战役为例。济南战役的胜利,切断了敌军华北和华东两大军事集团的战略联系,意义重大。辽沈战役的胜利,又使华北的傅作义集团陷入孤立,迫使其收缩兵力,形成了从张家口至塘沽500多公里的长蛇阵。面对如此态势,毛泽东的战略战术是:对张家口、新保安之敌,采取“围而不打”,这样,既切断了傅作义西逃的退路,又防止他率部从塘沽逃跑;而对平津之敌,先“割而不围”,然后“围而不打”;此后,再“打兩头”;最后迫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纵观平津战役,既有天时,也有人和,关键还是“地利”。如何呈现我军的地利呢?笔者在制作课件时,把毛泽东的战略战术和“地利”之优势,结合上面的分析,一步步展现出来,从而把毛泽东的战略智慧和“北平和平解放”的历史必然也体现了出来。
纵观这几个实例,适度适时地运用高质的教学课件,将各种文字、图形和图片资料,以流畅的演示动作贯穿起来,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意图,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有效、高效。
(三)巧妙体现决战之人和
人和,一般意义指得民心,上下团结一致。在这里,“人和”的含义更加广泛。我党指挥的解放军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与政策得民心、战略得当、帅将同心、民众拥戴等有关系。反观国民党方面,则恰恰相反。首先是蒋介石战略战术的错误,一个连着一个,二是前线将领们,或迫于形势弃暗投明,或帅将异志拥兵自保,或军心涣散丧失战斗力,等等。这是本节课强调的又一个重点。怎样通过课件反映这些特点呢?
辽沈战役中争夺锦州,是其中的关键点之一。
锦州,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在课件中我将锦州地名放大,来加以强调。蒋介石想守住锦州,是因为:进,可从虎视整个东北;退,既可以合兵于华北,也可以海路退往江南。毛泽东看到,攻占了锦州,就等于关闭了东北大门,截断了敌人退路,东北的国民党军就插翅难飞。可是,前线最高指挥者在执行各自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时,都出现了偏差。林彪担心攻锦州不顺利,有可能腹背受敌,主张先打长春。但由于毛泽东的反复劝说,加之形势的瞬息万变,林彪最终执行了中央的命令,可以说是“帅将同心”。在课件中我用一根大大的红色箭头指向锦州,这不仅是东北解放军进军方向,更是帅将同心连接的桥梁。这是“人和”的重要体现,是辽沈战役能够胜利的关键。面对危局,蒋介石命令卫立煌自沈阳救援锦州。卫立煌先是迟迟不派兵,他认为只要守住沈阳就能控制东北,后来虽派廖耀湘率军救援锦州,却行动迟缓。此时,我用课件将卫立煌所在的沈阳圈起来。这一圈,把卫立煌弃前线安危于不顾的形势显示得一览无余,也把国民党“帅将异志”的不同企图表达得清晰可见;这一圈,圈定了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这是“人和”的反面教材,也是国民党军队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制作和应用课件时,巧妙地“凸显”锦州的地势之要和“截断退路”“关门打狗”之地利,最终才能巧妙地“凸显”“帅将同心”和“帅将异志”的“人和”之作用。
三大战役中,每场战役都不是因为一场战斗而决定胜负的,而是众多战斗之间的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淮海战役,我军60万打败国民党军队80万,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我军之所以能够以少胜多,“人和”是原因之一。如何通过课件展示这些“人和”的要素呢?比如淮海战役中体现“人和”要素的战略战术特点有两种表述:一是“中间突破、分段歼灭”,另一种是刘伯承总结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怎样通过课件形式给学生解释清楚这两种表述呢?
关于“中间突破、分段歼灭”,笔者采用教学语言配合箭头“穿插”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中间突破”是粟裕率华东野战军沿运河一线切断徐州守敌与黄百韬兵团的联系,第二次“中间突破”是刘邓指挥中原野战军攻入宿县,截断徐州守敌和北去救援黄百韬的军队,第三次“中间突破”是刘邓大军切断从蚌埠救援黄维的敌军。正是由于三次突破,才有了分段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的胜利。通过教师语言和课件演示的配合,将突破策略、进攻路线、围歼敌军的详情,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二、博采众长 精准锤炼
教学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优化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才能達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选择和使用多媒体素材。这次讲课,经过三次试讲,在教学内容与课件演示配合上,既采纳了几位一线教师的建议,也征询了学生的听课反馈,然后反复修改,第四次试讲后才把教案和课件完全定稿。这是一个博采众长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
第三次试讲后,笔者与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他们对淮海战役战术“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讲解,虽然表面上知晓了,但对其内涵仍然感到迷惑。如何围绕这个问题更加精确并且直观形象地解决呢?之后,笔者又翻阅了相关资料,最后才弄明白,真正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既有总说,也有分说。这样,根据查阅完资料后的理解,又进一步改进课件。先出示总体上讲的“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然后再结合课件的图具体分说。第一阶段是指:吃碾庄的黄百韬军团,夹徐州的敌军兵团,看双堆集的黄维兵团。第二阶段是指:吃双堆集的黄维兵团,夹陈官庄的杜聿明兵团,看蚌埠的刘汝明兵团。
如何用课件反应战役的战略战术和战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以淮海战役为例,其意义之一就是“为解放南京以及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试讲时,战略形势图是个简图,没有显示出南京的地理位置,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淮海战役胜利的意义。后来,在修订地图素材时,笔者把简图换成与华东地区相符的战争示意图,清楚地显示出了南京的位置,帮助学生加深了理解,也增添了课堂教学的严谨性。
三、论从史出 趣味呈现
本课对共产党的胜利做了详细的解说、阐释,但关于蒋介石集团的失败,在试讲时始终没有列举出更有说服力的史实。如何利用课件既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又能让学生直观感觉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后经过笔者对整场战役的重新梳理和归纳,发现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五个关键点,利用课件加文字切换的方式,逐一演示诠释出来。
蒋介石在战略战术上,连续犯错。第一个失误:一将难求。为了组织徐蚌会战,本打算用白崇禧,白崇禧拒绝就职。蒋介石又打算用杜聿明,而杜聿明又忙于辽沈战场的撤退,最后只好启用刘峙。当国民政府国防部对刘峙的任命下达后,南京一片哗然:徐州乃南京门户,派一名虎将是上策,政府退而求其次,再求其次,怎么守?第二个失误:临阵换将。当黄百韬被围后,杜聿明成为实际总指挥(杜聿明面对三个徐蚌会战的方案,一时难以适应)。第三个失误:中途移防。由徐州移师蚌埠。第四个失误:朝令夕改,蒋介石先令杜聿明率徐州之部30余万向西南撤退,撤退途中,又令杜聿明率部向东南救援黄维。第五个失误:本性难改,军阀的本性就是拥兵自保。
“朝令夕改”中有一个细节,这就是杜聿明在陈官庄附近接到蒋介石新的命令(由向西南撤退改为转向东南救援黄维)后,仰天长叹:“我们完蛋了。我们就像这‘四合院里的树,树在,就是一个‘困字,把树伐了,我们就成为‘囚了。”由“困”到“囚”,仅仅用了两个字,如何通过课件把杜聿明的尴尬处境展现出来呢?笔者从杜聿明众多的相片中选出表现他无可奈何的一张,制成课件,再把“困”到“囚”二字,逐一呈现并逐一消失替代,再加上语言的渲染,把杜聿明当时的尴尬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有助于论从史出,还能呈现历史的细节,又能平添历史课堂的趣味性。
四、拓展升华 评古论今
共产党取得战略大决战胜利的关键,正是毛泽东的英明领导,如何评价毛泽东战略思想成为本课的重点。除了前文谈到的帅将同心、战略战术的巧妙运用,本课还涉及他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文。我试图将毛泽东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伟大贡献和他在诗词方面的杰出成就融为一体,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进而对其作出全面评析。
“说他是政治家,他和他的战友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人民军队、创建了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伴随著语言表述,同时用课件展示了不同时期毛泽东的重大活动照片,使学生不仅能全面了解毛泽东的政治成就,还提高了读图能力。
“说他是理论家,他先后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持久战》《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等光辉著作。”动画课件中,以艺术字的形式适时呈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人民服务”等著名论断。最后,教师语言升华:“毛泽东的光辉著作和他的英明论断,最终形成了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
“说他是战略家,他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而且把游击战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运用得游刃有余、出神入化;长征路上四渡赤水被传为佳话;抗战时期,持久战的提出,鼓舞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解放战争中,指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转守为攻,更是扭转乾坤的绝世之作。”
毛泽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诗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的志向,令人钦佩;“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令人鼓舞;“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概令人激奋。诗人毛泽东,堪称世界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大师。
随后课堂进入最后一环节:感悟升华,展望未来。此环节的课件,一是适时呈现《毛泽东、蒋介石重庆谈判》和“习马会”两幅图片,二是在讲解时配以背景音乐,三是伴随着老师总结性语言,再适时呈现“回顾历史”和“展望未来”,让学生在畅想中升华情感。总结性语言是这样设计的:
从蒋介石和毛泽东重庆谈判,到“习马会”,国共两党风雨70年。我们回顾了谋略碰撞、南征北战的斗智斗勇,我们也见证了骨肉相连、共谋复兴的发展愿景,我们更期盼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早日实现。回望决战,领袖们的谋略与智慧,已经凝结为毛泽东思想;将帅们的果敢与机智,已经精炼成教科书的经典;英雄们的业绩和精神,已经镌刻到亿万人民的心中。历史,往往经过岁月的沉淀,才能咀嚼出弥新的味道;生命,常常经历炼狱般的磨难,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华。站在新世纪的起点,回望历史的云烟,如何在现实的土地上书写我们新一代的历史传奇,将是时代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多媒体教学是当下优质高效课堂的一个必备要素。历史课堂教学中,是否使用课件、能否高效地做好、用好课件,是能否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笔者愿与同行专家一道,在多媒体教学征程上一路前行,为使高效课堂“更上一层楼”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邓继民,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