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声雷出独一无二的风俗

    梁达+杜晋安

    雷州半岛雷电频发—— 一年中有200多天打雷,其中还有3个多月的雷暴天气,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在雷州半岛,守在公共场合以及家族的祠堂、百姓家居门口的不是雄风威武的石头狮子,而是一只只石狗。

    半岛雷剧的历史,已有400余年,一般认为,它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

    雷州半岛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理位置——长约130公里的半岛伸入南海,全境属于热带地区;雷州半岛地属边陲,向北群山阻隔,向南茫茫大海,因此雷州半岛开发较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半岛大部分地区独自发展。这些地理因素,使雷州半岛孕育出了特点鲜明、独领风骚的雷州文化。

    由于地处热带,空气湿润,天气复杂多变,雷州半岛雷电频发,一年中有200多天打雷。这一天气特征便在雷州半岛上形成了绝无仅有的“雷神崇拜”。其次,雷州半岛上“不立石狮立石狗”和常演不衰的地方戏曲 “雷剧”,都是独一无二的风格。

    “无日不雷之境”与雷神崇拜

    雷州半岛因“雷”而得名。清代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天语·冬雷》中写道“雷州地形如舌。吐出海滨三百里,为卑下之极,故多雷。语云:北方寒有无雷之国,南方热有无日不雷之境”,而“无日不雷之境”就是对半岛多雷的夸张描述。

    从科学研究上看,雷州半岛处于热带气候带边缘,濒临南海,空气湿润,天气复杂多变,尤其以强对流天气为多,这就导致了雷州半岛雷电频发—— 一年中有200多天打雷,其中还有3个多月的雷暴天气,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第一是东南亚岛国印度尼西亚)。“雷”已成雷州半岛的代名词,听着雷声长大的半岛居民,最能理解什么是“雷霆万钧之势”。外地人难以想象这里对雷电的敬畏,雷州半岛上处处打上了雷的烙印,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雷神文化”。

    想要了解雷州半岛的“雷神文化”,首先要从当地古老相传的“雷神”传说讲起:相传南北朝时期,雷州人陈鉷(hóng)无子,以捕猎为生。陈鉷养有一只九耳猎犬,很是灵验——出发前如一耳动,则预测此次捕猎能获一兽,多耳动则能多获。一天出猎,猎犬九耳俱动,当来到一片荆棘丛中时,更是徘徊不肯離去。惊诧之余,陈鉷从荆棘中刨出一直径尺余的巨蛋。他将蛋携带回家,在一个雷雨之夜,巨蛋突然炸开,现出一个男婴。男婴手掌上有文字,左手曰“雷”,右手曰“州”,并有神人入室为其哺乳,乡人视其为雷种。陈鉷为婴儿取名为陈义,陈义长大后任雷州刺史多年,风调雨顺、造福一方,逝后当地居民把他当雷神祭祀。

    祭祀“雷神”的祠庙,曾经遍及雷州半岛各处,祭祀的规格也在各路神灵中首屈一指。明代冯梦龙曾在《警世通言》中记载:“从来说道天下有四绝,却是雷州换鼓、广德埋藏、登州海市、钱塘江潮。”其中“雷州换鼓”指的就是一年一度的雷神祭典。

    “雷州换鼓”一般在农历年初举行。祭典之时,民众先在雷神庙外筑一祭坛,祭典主持在坛上引吭高诵敬酬雷神的颂文。祭坛之下,民众则用铜鼓摆出八卦形雷鼓阵,中间安置大铜鼓,齐声敲击108次,模仿天雷轰鸣以祭祀雷神。擂鼓之声时而磅礴时而清扬,节奏有序,雄浑高亢,百里可闻。而这只是换鼓仪式的主体,除此之外,辅以敬雷傩舞、长龙舞、铜鼓舞、火狗舞、蛙婆舞等,营造出热烈非凡的氛围。

    雷州半岛的雷神祭典,从古自今,长盛不衰。从半岛北面的遂溪,到中部的雷州,再到南边的徐闻,祭祀仪式因地域不同而风格迥异,但大多都保留了上刀梯、过火海、百豕酬神等环节。特别是“过火海”—— 即堆烧大批木材,把火炭铺在地下,参祭人从熊熊火焰中飞奔而过,只见烟炎张天、火星飞溅,人却毫发无损,场面极为震撼。

    石狗:雷州半岛的远古图腾

    我国的许多地方,自古以来,守在公共场合以及家族的祠堂、百姓家居门口的都是雄风威武的石头狮子,但来到雷州半岛,狮子不见了踪影,人们请来的竟是石狗。

    在半岛上行走,大量神采奕奕的石狗不时闯入视野——据统计,大约有数万尊石狗耸立、匐伏在雷州半岛的徐闻、雷州、遂溪等地的村村镇镇,或守村口村尾,或蹲土地庙旁,或站水井之侧,或默默地守着墓地??总之,石雕之狗与生活中之狗一样,仍是人们忠实的伙伴、朋友,它们忠实地履行着守望看护的职责。

    这上万尊石狗,大小有别,高的与人比肩,矮的仅有足球大小,都是用粗砺的火山玄武岩雕刻而成。石狗有的依然面目清秀,有的已经风化得模样依稀。几百上千年的风吹、日晒、雨打,大自然之手不停地抚摸,使它们也像半岛土地一样受尽剥蚀。

    石狗雕像的制作年代显然很长,而且因地域不同风格也迥异。雕刻它们的工匠们也没有一个统一模式,而是各抒己见,保留了很强的个性。没有艺术个性的制作只能说是“匠”,有创意、有个性的创作才是艺术创作,石狗就是活灵活现的艺术创作。

    雷州石狗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写真风格,也就是真实地反映原有对象;二是夸张的写意风格,求神似不求形似,有的不过是四方石柱顶端刻上眼鼻及嘴而已,粗粗几笔把狗的神态勾勒了出来,极富创造性;三是类似狮子的狗——这并不矛盾,因为就种类而言,狗中间本来也有“狮子狗”;至于有些人头人面的狗,是工匠们便于更好地表达雕像的喜怒哀乐而为。

    为什么在雷州半岛会出现如此众多的石狗?据学者们推测,这与半岛先民的图腾崇拜有关。雷州半岛的先民为“百越”人,隋唐时又称为“俚僚”人,他们共同的习俗就是崇拜“盘瓠”(上古神话人物,化身为一金犬),认为他是保佑氏族繁衍、百业兴旺的神灵,至今在半岛乡间,还流传有赞颂神灵的《盘瓠歌》。

    在古代,先民们对狗备极尊崇,甚至杀了某人之父,只要以一只狗奉献给其母,就可赎罪——“母得狗谢,不复衔恨。”遗留至今的众多石狗雕刻,正是远古“盘瓠图腾崇拜”的最好表达。图腾本是神圣、供人膜拜的,可是现在雷州半岛居民却嗜食狗肉,狗早已走下神坛,成为人们桌上的美味佳肴,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个有趣的现象,民俗学家给了我们解答:盘瓠崇拜历时几千年,到了现在已逐渐式微,后人虽然还会受其影响,但已不可能再顶礼膜拜了。特别是历朝历代雷州半岛外来移民众多,他们没有以狗为图腾的习俗,看到雷州半岛狗多,便大兴吃狗之风。从高高在上的神灵,到走上餐桌,雷州石狗也随之成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戏曲绿洲”里的特色雷剧

    雷剧是一个仅仅流传于雷州半岛、雷州方言区的的独特剧种,具有浓郁而鲜明的地方特色。

    雷剧之于雷州半岛,有如二人转之于东北,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和喜爱。在雷州半岛,几乎人人都能唱上几句雷剧,做雷剧演员更是一份令人羡慕的职业,不但能四处游历,还能有不错的收入。很多孩子从小就拜师学习雷剧,使这门地方戏曲艺术得以经久流传,长盛不衰。2009年,雷剧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雷剧逐渐沉淀成半岛人的精神家园。不管是兵荒马乱,还是国泰民安,只要那简陋的舞台一搭起,各个角色依次登台,听得雷胡(雷剧独有伴奏乐器)一振,满场寂然。当清越的唱腔犹如银丝线般向上抛起,穿云及月,观众们顿时陶醉,灯火明灭、玉壺光转,不觉一夜已过。

    半岛雷剧的历史,已有400余年,一般认为,它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后称雷州歌剧)、雷剧。姑娘歌产生于明末清初时,劝世歌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在清道光年间逐步演变成戏曲剧种——雷州大班歌,大班歌后来改称雷州歌剧,1964年,定称雷剧。

    在雷州半岛这个“南蛮之地”,能土生土长产生雷剧这一精致剧种,着实令人惊异。与京剧、黄梅戏等剧种的起源不同,雷剧的产生与当地隆重的酬神、敬神、祭祖等活动有关。据史料记载,早在清朝初年,海康(今雷州市)的农村就形成了在每年的固定日子里请戏班到村里演出,而这些日子一般都时逢神灵的诞辰、祭典,如妈祖、雷神、关帝等。人们在神坛的前面空地搭建戏台,演戏给神看,以表示对“父母神”的虔诚尊敬。

    虽说雷剧起源是为了“酬神”、“敬神”,但它的剧目内容却鲜有神话的色彩,各类神怪角色也很难在舞台上看到。雷剧的选题大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如经典剧目《符兆鹏》,讲述的就是清代雷州进士符兆鹏为官清明的故事,有很强的喻世功能;再如《雷州义盗》,通过一群侠客为民除害、伸张正义的事迹,教人侠义之风;至于《秦香莲与陈世美》,个中的含义更是不言而喻了。

    即便是到了现代,雷剧这一古老的娱乐形式依然欣欣向荣。据不完全统计,今天在雷州半岛,光是民间职业雷剧团就有100多个,平均每年要演出5000多场,每场观众多时竟达上万人,有人盛赞雷州半岛是一片“戏曲绿洲”,这句话,名副其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