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果业生产现状及对策建议

    郑晓云 朱光霞 王宝广

    

    山东省费县是中国板栗之乡、核桃之乡、绿色生态山楂之乡(图1)、全国核桃产业十强县(图2)、中国优质梨基地县、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截至2018年底,费县果茶面积达到75.12万亩,年产量3.86亿千克,年产值13.61亿元。费县山楂(图3)、马庄镇核桃先后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名特新优”农产品称号。费县山楂、蒙山板栗、费县核桃皆属于过亿元区域公用价值品牌。

    1 费县果业生产现状

    1.1 产业布局结构合理

    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的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优化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三大果树优势产业带、十大优质果茶基地”生产格局。即以北部蒙山前砂石山区为主的20万亩板栗产业带,南部青石山区为主的20万亩核桃产业带,中部山楂、桃、梨、大樱桃等为主的35万亩水果产业带;逐步建成了核桃、板栗、梨、桃、山楂、葡萄、大樱桃、蘋果、脆枣、茶十大优质果茶基地。

    1.2 果业技术队伍强大

    费县果业系统采用垂直管理模式,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发挥。全县果业系统拥有中、高级果树专业技术人员70余名,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设立果树站,具体负责各乡镇果业生产指导服务工作。果业局定期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活动,提升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服务水平,为果品产业提供技术力量支撑。

    1.3 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围绕如何将新理念、新品种、新技术快速、便捷的传递推广,费县果业管理局在创新服务模式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2017年费县果业管理局正式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打造互联网+果业服务模式,建立费县智慧果业云平台,实现了云上线下培训服务指导。云平台下设果业动态、培训直播、果树技术微课等栏目,建立果业微信群13个、果农参与总人数达1 800余人。仅2018年就上传工作动态、农事提醒等信息1 800余条、专家讲座200余期,覆盖规模化果业经营主体800余家。

    1.4 示范园区带动作用明显

    为提升果品产业规模档次,大力实施标准化示范园工程。在核桃、板栗、山楂、桃、梨等林果主产区,建设精品示范园120余处、面积4万余亩,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通过在示范园推广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辐射林果标准化生产面积20万亩。

    1.5 休闲观光果业发展步伐加快

    实行“果业+乡村游”。大力发展观光采摘游,把乡村旅游景区作为果业发展重点,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做到让游客既能观景,又能赏花品果,相得益彰,在空间布局上实现融合。全县建设提升大樱桃、桃、山楂、葡萄、草莓、梨等各类果品采摘园37处、标准示范园29处,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特色;组织举办核桃、大樱桃、脆枣、葡萄等果品主题节庆活动。

    1.6 流通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依托乡镇供销社、合作社、农资供应、果品调拨等服务实体,配套建立集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商贸物流于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镇级合作社联合社全覆盖。积极实施村社共建项目,开通“供销e家”费县分站。以构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为核心,以“互联网+基地”“互联网+农户”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重点打造了以齐尚、红袖添香等为代表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网络。

    1.7 产品加工业初见规模

    围绕特色果品开展产业招商,培育引进了一批果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企业壮大发展规模,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果品附加值。沂蒙小调特色食品有限公司以核桃加工为特色,研发生产了核桃油、巧克力核桃、枣蓉核桃、有氧核桃等系列核桃产品,市场供不应求;白石屋食品有限公司、金秋栗业、核桃山谷等企业积极发展板栗、核桃冷藏加工,生产的袋装即食甜栗、烤核桃等蒙山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

    1.8 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山区是果品种植主要分布区,山区群众也是贫困群众集聚区,依托果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费县实施产业扶贫重要举措之一。在推动产业扶贫中,做到三个优先,即各级果品产业项目优先在贫困村实施、各级涉农扶贫资金优先向贫困村集聚、技术服务力量优先向贫困村倾斜。

    2 存在的问题

    2.1 果园管理较粗放,缺乏精品示范园区

    目前,全县水果产业精品果仅占30%,优质果比例偏低,效益不高。其主要原因:一是乡镇、村、户之间的果树发展和果园管理水平不平衡,相当一部分果园投入不足,标准不一致,技术管理不到位。二是果园化肥施得多,有机肥施的少,土壤板结、酸性化严重,果实早采较为普遍。有些果园大量使用冲施肥,果实风味淡,不耐运输,商品竞争力下降。 三是良种苗木繁育市场混乱,缺乏专业的系统的良种引进示范和育苗基地。

    2.2 果品分级不严,质量难统一

    由于收购机制的缺陷和缺乏统一的市场管理,导致果品分级不严。果品精细化分级包装机制的缺失,使果品在销售过程中难以实现果品质量的统一,无法进入高档市场,只能在城市低端果品批发市场低价出售,使果品质量的提高、果农收益的提升和果品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3 果品市场体系不健全

    费县果品交易仍然延续传统的经纪人代收的交易模式,收购点大多分布在村头路边或交通要道,缺乏规范的果品批发市场和市场管理机制,农户在交易过程中常处于劣势地位,受经销商压级压价,经销商收购的果品质量不统一,承受的市场风险提高,造成供求双方利益难以保障。

    2.4 果品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一是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组织化水平偏低。目前果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数量庞大,但多数合作社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规模小,力量弱,组织结构松散,运作不够规范,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合作社内部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二是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县乡村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有的乡镇果树站只设1人,技术力量薄弱,有些技术人员忙于乡镇中心工作,接触业务少,技术推广出现断层,村级不设技术员,果农得不到面对面的指导,技术应用出现脱节。

    2.5 产业链条存在短板

    费县果品预冷和冷链运输能力不足(短缺20%),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设备升级滞后,果品加工产业化程度低,与果品生产大市不相适应,果品加工业、出口业明显滞后于果品生产的发展,产业链条缺失,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效益低下,成为阻碍果业发展的瓶颈。

    2.6 发展投入严重不足,整合投入操作难度大

    国家各项农业补助资金很少用于扶持果业发展上,加上地方财力和农民自身实力有限,基础设施投入很低,技术手段难以更新,制约了果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3 发展建议

    3.1 发挥果业多种作用,培育发展新果业

    3.1.1 推动品牌果业发展 定品牌宣传规划,赋予果业品牌文化内涵。聘请专业团队对费县核桃、费县脆枣、费县山楂、蒙山板栗等费县名优果品进行品牌标识宣传推广,对产品包裝进行精心设计,大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3.1.2 推进生态果业发展 立足果业废弃物和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深入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示范创建,规模发展生态循环果业基地。在农业各产业间,打造产业上下游有机关联、形成“资源—产品—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完整的农业生物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3.1.3 推进设施果业发展 持续实施农业提质增效行动,每个乡镇从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出发,确定1~2个主导果品产业予以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化、生态化种养业,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果业产业发展带。

    3.1.4 推进休闲观光果业发展 推进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合理空间布局,打造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园、一园一景”的特色;优化种植结构,错位发展果业,在果业发展上注重果品上市季节延续性,在品种选择上尽量将果期错位,给乡村旅游带来了活力;精心组织果品主题节庆文化活动,拓展生态观光果业发展渠道。

    3.1.5 推进智慧果业发展 费县果业局于2017年3月份建成费县智慧果业云平台,并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一步重点做好完善提升工作,打通费县智慧果业云平台与费县各媒体、各平台对接通道,建立为临沂、山东省、国家相应平台对接机制,筛选优质内容提供上级平台。建成费县果业大数据库,实现云下地下创新果业新方案的良性运转,助力费县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培育果业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3.2.1 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户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支持果业种植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型。健全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完善家庭农场名录制度,鼓励家庭农场办理工商注册登记。

    3.2.2 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 支持果农、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积极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鼓励农民合作社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环节从事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带动发展专业化生产,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加工流通。引导农民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发展果品贮藏、运销及产地初加工;支持有能力的农民合作社争创国家、省示范社和创办龙头企业。

    3.2.3 增强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 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工程,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应用新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精深加工,建设物流体系,健全果品营销网络,主动适应和引领产业链转型升级。鼓励龙头企业强化供应链管理,制定果品生产、服务和加工标准,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从事标准化生产。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家庭农场”等形式,联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3.2.4 强化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推广“金丰公社”做法,建立以政府部门主导,外联农业科技院所、内牵新型经营主体,组建集农科教、产学研于一体的现代果业技术推广服务联盟。

    3.3 健全产业化发展服务保障体系

    3.3.1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全面振兴果业人才队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聘请国家、省市级农业专家成立乡村振兴智库顾问团,开展农技人员“双百双创”工程,选拔农技人员到农业园区开展创业创新,成立现代果业发展创新团队,对重点基地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和重点产业村、种植大户进行结对联系、结对服务,示范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强化科技支撑,坚持科技兴果,集成推广果园水肥一体化、高光效树形改造、果园生草覆草、壁蜂授粉、富硒果品生产等果业生产新技术。

    3.3.2 建立高端适用人才引进培植机制 通过高层次人才招聘方式,招聘一批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农业一线,定期组织现有农技人员队伍到先进县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考察进修,学习先进科技知识;加快推进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3.3.3 健全现代化营销体系 现代化的果品生产,必须配套现代化的营销手段,首先要使产品商品化,实施品牌战略,规范采收和加工包装环节,生产出精品。积极发展冷链运输、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尽可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认知度,使果品营销业也随着果品产业发展而更加活跃。

    3.3.4 推进市场建设,畅通产销渠道 发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沟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依托我县区位优势、物流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政策优势等,加快推进大型果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果业经济结构,实行产供销和农工商结合,把果农、新型经营主体和批发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3.3.5 突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 严格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和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对实施土地流转进行规模计划经营的大户、合作社或企业给予资金补助,根据产业发展规模实际,不断扩大政策辐射面。

相关文章!
  • 小叶丁香栽培技术

    本三存小叶丁香属于木犀科植物,从其生长特点来看,小叶丁香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因此在园林绿化过程中,经常作为观赏性植物,具有很高的经

  • 加强营林造林工作 促进林业可

    冯万斌【摘? ?要】 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林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营

  • 谈农机的使用安全

    白杨摘 要:农机安全一直是农机化的工作重点,在追求效益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农机的安全使用。从车辆火灾、爆胎、翻车三个方面分析事故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