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刘涛
【摘 要】新媒体技术的浪潮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这些机遇迎接挑战,改变观念,以人为本,从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多个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德育教育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的信息技术向受众提供服务的新兴媒体形式,具有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个性化等特点。新媒体以其特点和魅力强烈地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沟通交流、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媒体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的机遇
1、新媒体为大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平台
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彻底颠覆了传统大学生德育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应用新媒体去充分的发掘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教育资源,吸收人类优秀的文化、思想,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应用新媒体方便快捷的传播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规范,而不受制度、体制和繁琐程序的诸多约束和限制,无论是在空间、时间、响应速度、影响范围上都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平台。
2、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常采用座谈、谈心、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这些方式在空间、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局限性,不能适应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QQ、SNS网站、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大学生,使德育教育开展得更直接、更深入。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新媒体能随时随地获取教育内容,极大提高了德育教育传播的效率。
3、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自主性
一方面新媒体上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大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大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轻松、自由的阅读图文并茂的教育内容,在主动探索和寻找过程中使德育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新媒体这种信息传播双向互动性使大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自主性。
4、新媒体提高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新媒体的虚拟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认识和交往的方式,掩盖了交往过程中个人的一些社会身份,带来了教育双方在人格、权利、地位上的平等。使得大学生能够比较真实的与教育者进行交流互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教育者通过新媒体能够直接、有效的了解大学生真实的情感,掌握大学生真实的想法,及时发现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中暴露出来的极端想法和不良倾向,对于大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应用新媒体积极进行互动讨论,能够收到传统德育教育无法比拟的效果,在互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
1、新媒体对大学生德育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
传统大学生德育教育强调道德的灌输性,采用“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新媒体环境使大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扩展了大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大学生具有更独立的个性和想法,传统的“说教式”德育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德育教育。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形式不断出现,高校德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的研究严重滞后,缺乏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前瞻性理论和实践研究。
2、新媒体给大学生德育教育增添了难度
过去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教育者,这些传播内容都经过层层过滤和筛选。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发布和使用更加随意自由,信息良莠不齐,这些信息既有正面积极的思想道德内容,也充斥着一些负面消极的违反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修养的内容,大学生从新媒体中获得信息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很多负面信息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带来了消极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正面影响,加大了德育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3、新媒体对高校德育教育者新媒体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高校德育教育者对新媒体的认知、运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对于新媒体的使用和发展。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由于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认同感,使他们最先接触到新媒体并成为新媒体的使用者和推动者,而高校德育教育者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缺乏接受新事物的敏感性,加上新媒体意识淡薄、新媒体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等问题,使高校德育教育者常常处于信息技术的劣势地位,这不能适应新媒体德育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德育教育者亟需提高新媒体素养,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三、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
1、改变德育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开展德育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创造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关键是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
新媒体为大学生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们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平等性,使他们不再轻信书本和权威,拥有了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对待大学生德育教育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用教条和权威式的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者要和大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朋友式关系,加QQ好友、关注他们的微博、微信,真心诚意的与学生交流互动,在这种融洽的关系中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主观能动的选择教育影响,并积极内化为自身的发展内容,获得成长与发展。
2、加强大学生德育队伍建设
高校应对大学生德育队伍进行新媒体的应用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媒体的驾驭和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德育工作中,充分认识新媒体、科学利用新媒体,有效借助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同时,高校应设立相应的项目和课题鼓励德育工作者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体系。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还应倡导高校德育工作者积极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实践,充分利用即时聊天工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主动的、快速的传播正确的德育思想、理论和教育案例,开设个人微博、微信,针对当下大学生德育问题,撰写微信、微博等,同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进行正确的德育思想引导。
3、提高大学生新媒体媒介素养和道德自律意识
高校应该组织开展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课程,普及新媒体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新媒体素养实践,提高大学生对新媒体信息的辨别能力,建立对新媒体信息的批判精神。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增加“新媒体道德规范”的内容,在校园新媒体平台上开展“新媒体媒介素养”的讨论等活动,强化学生的新媒体道德意识和观念,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和自律意识,履行大学生应尽的社会责任,使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无论是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提供者,还是作为接收者、使用者,都能自觉遵守新媒体道德规范,文明、合理的使用新媒体资源。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新媒体道德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高校校园文化应该符合时代特点,将新媒体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在校园中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媒体文化如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格局,丰富拓展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内涵。把新媒体德育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中,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新媒体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相互协调和整合,更好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之,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主动迎接新媒体的挑战,改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立足大学生的实际,自上而下的从校园文化建设、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媒介素养等不同层面系统的开展新媒体德育教育,才能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参考文献
①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2
②蒋宏、徐剑主编:《新媒体导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4
③胡彬,《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思考》[J].《学理论》,2010(20)
④李作芳,《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若干思考》[J].《世纪桥》,2012(13)
(作者: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传播系讲师)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出版产品

    【摘要】“一带一路”是经济战略,也是文化布局,作为文化产业重镇的出版业,理应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会在增进沿线国家

  • 博弈·创新·融合

    陈小敏<br />
    《县委大院》是湖南卫视《湖南新闻联播》于2013年下半年制作推出的11集系列报道,讲述了在一批老旧的县委大院里,干部们蜗居

  • 品牌微信公众号传播的策略探讨

    【摘要】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微传播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品牌形象的传播模式。微信公众号作为品牌形象传播的新载体,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