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黄振华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指以高中生物的课标为基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某一学科的具体科研问题进行探究,在过程中会涉及学科交叉、领域融合的综合性研究模式。它要求学生有着较为专业且丰富的知识储备,了解生物方向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和重要原理,是一项能够提升学生综合思考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在于围绕课程内容,研究教师如何在拓展知识且不超纲的范围内设计项目。学生则需要深入探究,以完成项目为前提,在长期的项目探究过程中,提升自我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生物;教学实践

    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内涵,涉及的学科交叉领域,主题设计范围以及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的实施标准,这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是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既包含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复杂的课程形态。它是围绕复杂、真实存在、具体的话题开展的问题探究,是教师精心设计出项目问题、规划项目任务的结果。

    一、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背景

    (一)“项目式”教学策略

    项目式学习是指教师查阅文献资料,结合学生兴趣或项目研究的意愿基础,设置巧妙的研究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探究和自主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进行知识延伸和课外拓展。对教师来说,如何设置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思路,对学生而言解决问题也没有预设的答案,甚至包括教材的选择、研究策略的制定等均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得来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以问题为切入点,组织大家开展自主探究,保持学习积极性,依托项目中的问题内容查找资料,阅读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文献材料,以小组为单位,针对问题展开探究。

    (二)“项目式”课堂模式

    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科学研究的优良作风的课堂模式,包含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合理运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相关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优秀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在对项目的深入探究和摸索过程中树立合作意识,培养团队协作;学习项目报告的撰写形式;形成多方位、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建构;在解决问题中对不断地自省、自我创新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一系列的环节,蕴含着中学生对现阶段学习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这正是教学未来发展的关键一环。综上所述,相对于刻板机械的教学模式以及高中生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的学习状态而言,项目式学习能够全方位地塑造学生,包括判断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实践动手操作、合作精神以及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等,同时不断渗透的人文品质更是项目式学习深层次的价值追求。项目式学习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作为基本的精神追求方向,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得到良好的体现。

    举个例子来说,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学习,让学生亲自寻找答案。同时要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上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开展启发式教学课堂。

    二、项目式学习导入,提出课题

    (一)项目课题的向心性

    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先设置出项目课题,而题目的提出要围绕向心性展开。向心性意味着项目从课题乃至整个课题最终拓展升华的部分都应该围绕课程标准展开,也就是基于课程内容之上,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具有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发展学科能力的价值。

    例如,在以《探究人的生命起源》为题的相关案例探究过程中,由于高中生物教材对人的起源的相关知识编排有限,其中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无法具体呈现,因此,这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的引导讲解来完成。在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超前学习,有助于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这也是项目课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二)加入挑战性话题,融会贯通

    项目式学习围绕核心知识展开,适当加入挑战性话题,增加难度,锻炼学生全方位的思考能力和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学习。如何运用多种不同学课领域的交叉知识点完成课题内容,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是教师设计问题的关键。它将决定课题的难度和广度。

    比如,在“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研究方向中,需要学生融会贯通化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植绿色植物(包括藻类)的光合作用,是在吸收光能后,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有機物,同时释放氧气(O2)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需要学生了解化学元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最终产生氧气这一理论基础为支撑。同理,呼吸作用中的原理和反应机制也是需要高中生物与化学的学科融合。

    (三)普适性和可应用型

    第一,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会受到多方因素的限制,如课程的课时限制,中学生无法像大学生一样有充足的课余时间完成研究调查;对生物课的学习并不深入、学生能力水平不一;搜集信息能力的制约等因素,这些因素使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预期。因此,教师在课题的选择与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项目的普适性,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分工合作开展自主学习环节。同时还应注意到是否提供项目资料以及是否可以在现有的资料文献中获得结论等问题,这是项目式学习在高中生物课堂得以开展的关键手段。

    例如,在学习“内环境的稳态”课程中,教师开展实验,通过具体的步骤操作来启发学生的好奇心。随后,学生再亲自完成实验,实地操作体会实验步骤,总结实验现象,达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目标的同时,帮助他们直观地感受课本描述的具体内容,加深知识点印象,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

    第二,为保障项目式课程具有落地性,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在授课前,依据课程标准对学生需要掌握的能力和生物知识进行梳理分析,进行模块化分解,以保证安排的可应用型;注意在选取项目时要充分考虑项目实施的流程和难易程度;在授课时,要注重随时跟进学生对课程知识所掌握的程度以及课程要求必须掌握的能力模块的实现程度;实时了解学生的短处,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调整项目的研究方向和进度。

    三、开展项目自主探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

    对于高中生而言,项目式学习是连接高中与大学的桥梁。同样,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会提高学生的全局观和长远的思考意识,有助于形成全面考虑的思维方式,并且间接地锻炼到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项目学习是在系统地学习学科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成果,利用学科知识的交叉点进行研究,形成总结性、综合性、有实践性教育意义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学习模式并不会取代传统的生物教学方式,但也是有的放矢的。从本质上来说,项目式学习与系统的学科教学是相互贯通、相互支撑观点、相辅相成的复合关系。

    常规生物课堂中的项目式学习,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为教学目标,强调深层次地理解生物课本中的概念和原理。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解决更加复杂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灵活多变的情况,与孤立地进行刻板的知识训练大相径庭。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绝不能提供现成的资料,那样的“学习”反而揠苗助长,事倍功半。

    项目式学习分为两个目标等级:基本目标和高级目标。基本目标是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常规水平的学科学习,即通过自主探究和参与项目式学习,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和生活应用,实现对知识的真切领悟与掌握。

    高等级目标的发展目的是以促进学生高水平的学习探究能力为基准,即力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认知理解、实践应用以及迁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延伸。由此可见,项目式学习不仅是认知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学生思维与学科能力全方位的素养训练。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的知识教育人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共鸣,那才是最基本的。”可见,高中生物课堂开展的项目式学习是引领学生在对真实问题的探索中领悟知识内涵,在解决生活问题中提升看待问题的眼光,实现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的养成。

    四、评定与鼓励机制

    第一,在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当的暗示、提建议、表示鼓励和褒奖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研讨积极性,保持对项目研究的热情和投入态度。

    例如,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试剂进行生物实验”的研究项目中,每一个试剂对应的化学反应和功能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准确地分辨和记忆生物实验的具体步骤和化学试剂的功效、实验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方面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候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实时的鼓励和建议,比如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先进行归纳总结,再开展项目研究,明确研究方法和顺序有助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第二,教师及時评定学习结果,对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及时纠正,给出指导意见,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教师需要摆正心态,重新确立一种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形成以学生品质素养为中心的教学逻辑起点。真正做到植根于现代教学论中的“做中学”和“设计教学”的思想观点,其基本理念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强调经验获得、在实践中学习,实现教学重心从教师的知识灌输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性迁移。

    总之,项目式学习强调的是,教师通过综合运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教学能力,把项目学习和其他教学方法整合起来,发展延伸,为学生创设更优异的学习条件,包括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机会。项目式学习是适合学生发展理念的,而这一观点在项目式学习开展过程中逐渐得到落实和完善。相应地,出现的问题也在项目式学习的开展过程中被发现和解决。这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锻炼后,会逐渐体现出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价值与功能的一面。另外,项目式学习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互补学习机制,它的出现不会替代其他任何一种常规的教学方法,而是基于传统但高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能够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学科的独特价值,有效掌握学科间的交叉联系,最终实现学科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计京鸿,李冰.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10).

    [2]邱雅,刘岩,段云涛.项目式教学在嵌入式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饮食科学,2018(10).

    [3]田玉兰,潘亚娣,翁锦萍.基于双项目式教学的多课程综合训练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

    [4]何林锦,翟云波,李彩亭,等.项目式实验教学模式及其可行性评价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

    [5]任玲玉,徐伟,孙德良.创新创业类课程的项目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0).

    [6]江发明,朱小勇,胡鸿,等.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7(14).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利用写话训练辅助小学低年级作

    刘留【摘 ?要】低年级时期的作文教学都是以写话训练的形式展开,且课本中设计的写话训练主题普遍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兴趣

  • 高中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的多维度

    陈新红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要,更具有社会意义。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