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场引领舆情

于涛
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早已有“本台评论”“编后话”等评论模式,这些评论一般由节目编辑负责撰写,由新闻主播进行播报。随着引入评论员元素,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开始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本台立场”,彰显观点导向。2011年1月1日,大连广播电视台全新改版的《大连新闻》推出了评论员连线环节“编辑快评”,并实现日常化播出。截至2013年1月1日,“编辑快评”已播发新闻评论400余条。这些创新实践的传播价值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从“现场”到“立场”,完成新闻判断与舆论引导。在“信息轰炸”同时也是“观点轰炸”的时代,一条热点新闻从央视到各地卫视、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瞬间就会实现全覆盖,报道取向多样、评论角度多元,影响着公众如何正确看待新闻事件。因此,在一个传播力越来越强的社会里,作为镇守党的新闻宣传阵地的时政类电视新闻栏目,更应善于提供观点、表达立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舆论上风。同时,公众其实也渴望有人第一时间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时政新闻“掰开揉碎”,提供深入浅出的观点,以帮助“消化吸收”。在时政类电视新闻栏目中要做到这一点,评论员形态是最佳设计。评论员就是在新闻报道之后,代表本台去完成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通过“现场+立场”,构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过程。
二是评论员符号化,赋予时政新闻个性表达。一直以来,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标签是“规范”“严谨”,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去符号化,在演播界面和元素上不轻易追求个性,“国字脸”“联播腔”是各级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对制作品质、节目水准的统一追求。评论员的出现,从内容到形式上无疑都是一个符号化鲜明的突破元素。对电视观众来说,评论员具有个性风格的语态和形象感,很明显会区别于播音员。评论员的新闻个性表达首先体现在“自说自话”,而不是照本宣科。其次是展现自己经过思考形成的新闻判断能力。这种表达既是新闻式的表达,又是贴近式的表达。同时,评论本身还要和观众有一种情感上的互动和共鸣,有时要增添一些个人比较擅长的表达方式和语态风格。
时政类新闻节目既是电视新闻媒体的风向标,也是代表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的风向标。做好时政类电视新闻的评论员,需要注重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时政评论的题材要体现重大性。时政类电视新闻本身就具有重大性,需要配评论的要么是重大时政新闻,要么是全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新闻。虽然当下每一个媒体,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表评论,但时政类电视新闻栏目的评论是无法替代的,它的身份和视角决定其选题必须体现出重大性,解读体现出导向性。每年进入“两会”时间,《大连新闻》都会由评论员进行“两会观察”。2012年是“十二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大连市“两会”期间,评论员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评论是,“字里行间透出了一股从‘开局转向‘中局的新力道,要拿捏好这个力道,报告给出了八个字的‘要领,那就是要做到‘稳中求进、稳中求快。如何处理好‘稳和‘快的关系,报告写满的都是答案。比如,深入实施开放引领、转型发展、民生优先、品质立市战略,大力推进全域城市化,处理好发展与环境、发展与民生、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等等。所以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像一本城市发展攻略。”2013年3月11日,评论员在《大连新闻》“北京两会观察”连线中,对人大会议当天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点评道:“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当‘甩手掌柜,而是为了让政府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该做的事情,具体一些,就是要抓大事、管宏观、抓好公共服务。只有切实做好转变职能的‘加减法,围着百姓的幸福感来转变,才能赢得百姓认可。”简明扼要的概括有助于观众把握和理解。
二是时政评论的观点要具有均衡性。电视受众是一个大众群体,既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听得懂、听得进去,又要让其中的业内人士认为没有说外行话,这种来自均衡性的挑战也是时政类电视新闻评论的难点和魅力。还有一个挑战就是把握好尺度,体现在两个方面,既要避免一味“唱颂歌”,做“增高鞋”,也要在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上避免以偏概全,批评陷入情绪化。批评的时候既要让对方心服口服,挑不出毛病,同时也要保持一个审慎的态度,也就是一定要在批评的最后给出建设性意见。2012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大连新闻》对个别机关单位燃放开门炮进行了采访报道,类似批评题材在《大连新闻》中并不多见,随后的“编辑快评”评论道:“机关单位与其用‘开门炮讨彩头,不如俯下身去,踏踏实实为百姓多做几件好事实事,恐怕这才是打得响、受欢迎的‘开门炮。”再比如,在有关部门维修整治城市“弃管楼”的报道后,“编辑快评”评论指出,“年久失修说到根儿上,就是个别部门离群众远了,对这些问题年久失察。这个原因我想只有一个,那就是居民楼院被放在了公共服务和管理系统的‘神经末梢。只有把像‘弃管楼这样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变成有关部门的‘神经中枢,民生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和改善。”以上两个评论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批评性,但在适度指出症结所在后,评论将落点落在更有积极价值的建设性意见上,立场鲜明,更显锐度。应该说,建设性也是考验评论员元素的一种功能和标准。
三是时政评论的表达要兼具凝练性和贴近性。因为时政新闻评论的重大性,评论员的基本立场、观点与具体表达,都会要求更鲜明、精准、得体。同时,时政类新闻节目寸秒寸金,对时间的要求更严格,《大连新闻》“编辑快评”的时间一般要求控制在30秒到40秒之间,“两会观察”等前方演播室连线评论最多也只能放大到1分钟以内。在题材与时长的双重特殊要求下,实际上给评论内容、表达都带来了新要求,要求表达更简洁、直白,没有绕弯子、做铺陈的余地,语言也要平实、生动、自然,在这些基础之上,还要有自己的独特性。在《大连新闻》的“编辑快评”环节中,评论员经过三年多的实践摸索,已经做到在观点表述精确、到位的同时,形成了口语化、形象化的个性表达,比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就好比迈向全域城市化的‘脚板儿,这副‘脚板儿越硬,全域城市化的步子也就越稳。”再比如,“走好发展和环保这根‘平衡木”,“何以解忧,唯有创新”,“小步走、快步走、不停步,这才是适合我们发展的节奏”等。不少评论精悍而生动,受到观众好评。
时政类电视新闻节目评论员选择什么样的题材,从哪些角度进入,没有标准答案;评论员在屏幕上亮相,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系统的指引,这些都有待进一步探索,慢慢用一条又一条的评论,勾勒出时政类电视新闻评论的模式和范例。另外,电视新闻评论基于电视新闻报道,电视新闻报道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评论水平的高低。所以,时政类电视新闻评论如果想再前进,也需要电视新闻报道本身的水平再提升。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
相关文章!
  • 试论出版机构参与MOOC内容建设

    【摘要】MOOC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势头迅猛,出版机构作为内容生产商,研究MOOC内容建设的情况对出版机构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分

  • 浅析电影中“边缘人”的形象偏差

    何徵淑<br />
    【摘 要】当下的媒介环境在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的影响下,对边缘人的形象构建存在偏差。本文先对边缘人的概念作出本土化界定

  • 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现状及数字

    史小艳严定友【摘要】就传统出版而言,新闻传播学图书出版基本形成结构合理、体系完备的格局,但其在数字化出版转型中同样面临困境。本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