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青岛如何发力
毛振鹏
“十四五”时期,青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应着眼于贸易和产业能级的全面跃升,其实现路径可以遵循国际贸易发展的三项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资源集聚驱动贸易发展、投资驱动贸易发展、营商环境优化驱动贸易发展。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内外贸一体化突破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一般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组成,因此也可称之为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可以有效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具有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功能。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是指在国际国内经济贸易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贸易主导功能、起着贸易枢纽作用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是沿着“贸易城市”-“贸易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路径发展而来。
中世纪,在城邦经济主导的欧洲,汉堡、贝吕克和里加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区域贸易中心城市,同期还有热那亚、威尼斯和巴塞罗那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区域贸易中心城市。新兴民族国家发展之后,英国的伦敦、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贸易中心城市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进入大航海时代之后,经济全球化大大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以城市为中心的贸易网络沿着海洋通道向全球延伸,贸易中心城市逐渐突破区域限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开始不断出现。
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贸易内容并不仅仅是货物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贸易主体既包括开展国际国内贸易业务的企业,还包括为内外贸易提供服务的各类市场主体。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贸易促进功能体现在为国际国内贸易提供一切与贸易有关的各类服务。
打造面向“一带一路”开放的国际门户
青岛具有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十三五”时期,青岛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国际贸易为主要特色的上合示范区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自贸青岛片区的13项创新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全市货物进出口额跨越三个千亿元台阶,达到8498亿元,跃居全国城市第9位;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13个,年均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4.1%、全省39.3%。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跃居全球第5、第6位,海铁联运量稳居沿海港口城市首位。2021年,青岛获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青岛正在加速成为沿黄生态经济带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最集中的城市、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贸易链布局的热门城市。
时代潮起,波澜壮阔。“十四五”时期,青岛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已成恢弘气象,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把青岛发展放在新发展格局中来审视和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青岛一系列的国之重任,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战略部署搭建起促进国际贸易的新平台。青岛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支点、链接国内外贸易和产业资源面临新机遇,应充分挖掘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枢纽优势,在开放合作中促进贸易和产业资源集聚,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为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夯实经济基础。“十四五”时期,青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应着眼于贸易和产业能级的全面跃升,其实现路径可以遵循国际贸易发展的三项基本逻辑和发展趋势——资源集聚驱动贸易发展、投资驱动贸易发展、营商环境优化驱动贸易发展,尽快建成重点面向“一带一路”开放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产业资源集聚驱动贸易发展
围绕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要求,青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核心内容应当是以贸易和产业能级跃升推进城市能级跃升。而要推进城市贸易和产业发展的能级跃升,应当重点推进各类经济要素资源的集聚和高效配置,加快建设贸易规模稳定、集散功能强劲、竞争优势明显、链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使青岛尽快成为国际国内高端经济要素的引力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桥头堡,助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倍增式发展。
促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也是贸易促进生产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的重要工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在青岛实现高效配置,为实现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夯实经济基础。一方面,以发展国际国内贸易促进要素资源在青岛集聚和交易,打造联动胶东经济圈、服务黄河流域生态经济带、辐射“一带一路”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设上合示范区、自贸区青岛片区,将其打造成开放共享的国际贸易新平台、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另一方面,顺应全球供应链深度调整新趋势和世界产业链区域化集中的新特征,特别是与日本、韩国、东盟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联系,促进全球产业链、贸易链上的各个环节向青岛及胶东经济圈加速布局。
投资驱动贸易发展
随着RCEP的签订,以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新一轮开放为突破口,尽快将青岛打造成新时代外资进入中国的首选城市之一,构建面向全球、服务青岛和胶东经济圈的投资促进网络。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这是地区国家以实际行动维护多边贸易和投资体制、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青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重要机遇。抢抓RCEP机遇、促进国际贸易和产业链互动的红利释放,以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塑造青岛的对外开放新优势。对照RCEP促进服务贸易的规则,重点加快电信、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领域的对外开放,特别是做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充分准备,推动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投资、资产管理、评级等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措施率先落地。
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主体,鼓励各领域跨国公司在青岛设立总部,并且支持总部设在青岛的各类中大型企业抢抓RCEP机遇快速发展,加速成长为跨国公司,将青岛打造成为境外和本土跨国公司投资的集聚地。鼓励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在青岛设立面向“一带一路”的资产管理中心、销售中心、采购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构建境外和本土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充分挖掘上合示范区和自贸青岛片区的政策潜力,集聚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内外跨国公司,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对外投资合作桥头堡。探索设立服务“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国家、RCEP区域的投融资中心,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共同参与,推动青岛全面融入国际贸易的价值链、供应链体系。
营商环境优化驱动贸易
当前,我国进入了以制度型开放为主的新阶段。在青岛,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平台制度型开放也取得明显成效。制度型开放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不仅意味着更深领域、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开放,而且是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更是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重要举措。青岛应紧抓RCEP机遇,对 RCEP 经贸规则应用形成示范效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青岛应依托上合示范区、自贸青岛片区、青岛RCEP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等商贸型经济功能区发展,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制度型开放、增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能复制推广的经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超一流营商环境。当前,以RCEP和CPTPP为代表的全球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加速重构国际经贸新规则,高标准国际经贸新规则和新议题不断涌现,呈现出以法治化和贸易规则定制化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等新特征、新趋势。“十四五”期间,建议青岛重点推进上合示范区、自贸青岛片区和青岛RCEP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高水平制度化对外开放,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举措的探索,率先加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对外开放力度,将青岛打造成为高水平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作者系市委党校青岛市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