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迭代与人才观嬗变
封满楼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大风泱泱,大潮滂滂。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青岛这座百年城市在生生不息的奋斗里,在砥砺奋发的进取中,坚实着城市发展根基,描绘着城市生态基底,塑造着城市价值和灵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书写着厚重而绚丽的篇章。
百年奋斗,书写恢宏史诗;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2022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高规格目标任务——建设全球现代海洋产业中心和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加快培育一批世界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打造世界一流湾区,打造世界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建成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青岛,这座年轻的城市正刷新着城市封面,激活着城市发展机能,提升着城市智力和亲和力。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人才高度决定着事业高度,人才是城市迭代更新最大的动能。
五年来,青岛市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人才发展与城市战略及产业布局同步推进、深度融合,通过不断强化人才招引力度,壮大人才队伍,优化人才结构。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青岛对人才政策进行新一轮调整,逐步形成了落户政策、普惠性政策、选拔性政策、产才融合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政策体系,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1万人,比2016年底增长82万人。这座求贤若渴的城市,正逐渐成为人才放飞理想、施展抱负、实现价值的“理想之城”。
机制之变
前不久,青岛制造的中国首台产业级晶圆磁光克尔测量仪上市引起世界瞩目,此举打破了美国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而实现这一成就的,正是青岛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张学莹及其研究团队。张学莹先后获得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博士学位、巴黎萨克雷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北航青岛研究院自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力服务青岛市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国家和地方对现代信息产业特别是微电子领域的需求,张学莹和研究团队将科研成果瞄准实用,以磁性微电子测试设备研发为切入点,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创新之旅。诚然,城市更新、城市再造、城市升级,不仅体现在改善居住空间环境,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城市运营效率,更体现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增添城市时尚和活力。城市更新浪潮中,青岛的特色优势产业正在不断彰显和提升: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下,青岛制造正在迭代升级,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青岛市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着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建设现代化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紧跟青岛市产业“蝶变”步伐的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岛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挂帅组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策、联席会议协调推进、市人才办调度落实的工作格局。在部门和区(市)层面,建立了“产业部门抓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党委书记抓人才工作项目”两项制度,统筹推进重点人才工作的开展;在市场层面,成立青岛人才创新创业生态联盟、青岛人才战略咨询委员会,作为市委、市政府人才工作市场化、社会化的平台和抓手,通过调动市场资源、统筹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创新发展。为加大对产业人才的引育,青岛市紧扣重点产业,出台《关于促进产才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强化头部企业和领办人激励、促进产业高端人才集聚、加快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促进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为促进校地融合、产才融合发展,青岛市举办青岛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周和“蓝洽会”,为人才及项目搭建综合性合作与交流平台;前往北京、东北地区高校开展“招才引智名校行”活动,硕博以上人才占现场投递简历总数超过九成;市委组织部牵头创新开展了“青才实训营”行动,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目前,青岛已逐渐形成赴外引才、人才周引才、以赛引才、中介引才等多元化招才引智渠道,促进各类人才快速集聚。
市场之变
一个城市的人才用得其所、人尽其才,才能确定意义、体现价值,进而定义生命的精彩、定格历史的脉动。2022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制造业是青岛的立市之基,2021年底,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4017户,为近五年来首次突破4000户大关;“四新”经济是城市更新的新赛道,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5099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12家隐形冠军企业、97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经济是驱动城市能级跃升的新引擎,全市重点行业累计建成智能工厂52家、数字化车间146间、自动化生产线350条;全市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7.5%,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8%……如何让政策活水最大限度地滋养城市迭代“细胞”,激活“细胞核”的最大能量?为此,青岛市转变“政府主导”思维、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探索实践“三个说了算”的市场化打法——需要什幺政策,让企业“说了算”;谁是人才,让市场“说了算”;支持哪些创业者,让资本“说了算”。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把人才政策“制定权”交给企业,提升人才政策与企业发展的契合度、适配性。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头部企业及高端人才项目,实行政策定制化支持,精准支持企业发展。将人才评价权交给市场,实施按薪定才、以绩推才、自主荐才,树立“凭能力、比贡献、看实绩”的鲜明导向。连续举办“新锐青岛”等创新创业大赛,邀请企业家、创投风投机构负责人当评委,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青岛市通过搭建平台、开放场景、放权赋能,逐步把人才政策定制权和人才评价权交给企业,充分激发企业的主观能动性,逐步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一时间,山海大地引才用才激荡市场化变革之声,企业自主创新力提升,人才面貌焕然一新:——青岛人才政策制定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单”后,充分让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将企业行之有效的做法、引才聚才的想法变成具体举措,从源头上解决人才政策与产业发展、项目落地“脱节”问题。其中,为海尔集团开出的综合性定制政策,有效助力其入选“国家高端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青岛市从教育、体育、卫生、金融、财会等重点行业领域,遴选297名行业拔尖人才。选拔9个人才团队和27名人才为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入围人才及团队依托单位均为企业,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海洋、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2021年以来,青岛市打破地域空间限制,采取“人才飞地”的方式,首批在上海设立青沪智谷、蔚蓝生物、胧爱科技,在日本设立海信视像共4个“人才飞地”。目前,集聚高端人才37人、孵化项目90余个,实现“项目孵化在外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外地、生产在本地,投入在外地、效益在本地”。
务实之变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青岛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宜人之城”体现着以人文本,涵盖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宜乐等深层次内核。
宜商。青岛入选首批创建国家级创业型试点城市,被国务院表彰为首批全国创业型先进城市。青岛提出打造创业城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创业城市的十条意见》,构建“政、产、学、研、才,金、服、用、奖、赛”十个方面政策支持体系,快速感召、集聚各方创新创业资源,培植成全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为破解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青岛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金融赋能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20条举措,进一步建立完善“人才金”“人才贷”“人才板”“人才债”等联动机制,拓宽人才多元融资渠道。2021年6月11日,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和青岛财通集团共同签订了青岛市“人才金”委托管理协议,标志着青岛市级人才赋能资金正式投入运行,在全省各地市开启了财政资金“拨改投”赋能人才发展的先河。宜业。为着力破解人才公共服务领域碎片化等难题,青岛上线“人才服务一件事”联办平台,通过逻辑理顺、数据共享、材料去重、路径重塑,让分散在全市公安、住建、教育、人社等8个职能部门的13个高频人才服务事项实现“一口进、一并办、一网通”,最终达到“一件解决”效果。为加强高端人才培育,将分散在9个行业部门的10项人才工程,优化整合为“产业领军”和“行业拔尖”两大类别,架构了“青岛菁英工程”新体系,树立了尊重人才、唯才是举的导向。宜居。从2018年开始,青岛对人才政策进行了新一轮调整,逐步形成了落户政策、普惠性政策、选拔性政策、产才融合政策相互配套衔接的“四大政策体系”,覆盖各类人才,贯穿住房、教育、医疗各个环节,在优惠度上位于全国前列。为扩大人才基数,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调整人才落户政策,放宽人才落户门槛;为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青年人才集聚,制定出台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等政策,建立起从实习到就业、从求职到安居的普惠性补贴体系。目前,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全市人才赋能体系,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人才受益”为理念,通过实体空间和线上平台,为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平台化赋能体系。在青岛人才赋能中心,除了入驻企业之外,还集聚了众多联盟成员单位,为人才提供综合服务、项目路演、人才金融、高端猎聘、数字服务、教育培训等服务,打造人才服务“一站式”平台。
永恒之变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青岛市两会擘画未来发展蓝图,确立发展目标任务,斗志昂扬地踏上新征程。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截至目前,青岛市人才总量不断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人才总量突破251万,比2016年底增长82万人;在青院士达到86人、国家级人才达到1085人、省级人才达到1473人,青年人才持续集聚,2021年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引才聚才26万人。2022年,青岛市提出了引进集聚人才25万人以上、完善博士后聚青创新创业促进政策、招才引智工作站总量达到20家以上等一系列人才目标任务。“2022年,是开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抢抓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机遇的关键之年。”青岛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玉曾表示,今年青岛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国家人才战略布局中争当战略支点,以海洋人才、海外人才和优势产业人才为重点,打造海洋人才集聚区、海外人才集聚区;对全市人才政策集成优化,推动人才政策体系迭代升级;通过“才赋云”平台数字化提升、人才赋能中心市场化运营等,提升人才政策落实的可靠性、便利度和舒适感,推动全市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更新动力涌流不息,呼应之声回响不绝。我们的城市每时每刻都在更新、都在变化,只有变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人才将与城市勠力同心,同频共振,以新担当承载新时代,以新作为闪耀新征程,共同谱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炫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