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课叩诊“碎问”之弊谈起
摘要:课堂提问碎问碎答的原因:一是所提问题和内容的指向性不明确;二是教师随口而问的“提问群”冲淡了“主问题”;三是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考虑时间。实现教学有效性,要避免碎问碎答,优化课堂提问。首先,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其次,教师要设置好主问题;最后,要让学生动起来,把问题变成一系列有情味的活动。
关键词:解读;设置;动态
一堂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课堂提问的质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尤为重要。影子培训期间,我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主题观察了同伴的一节阅读课《春酒》,课上教师提了38个问题,其中有效问题18个,约占47%;低效问题14个,约占37%;无效问题6个,约占16%。课堂提问的最大特点是碎问碎答,有效性太低。
通过分析我认为,造成碎问碎答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提问目标和内容的指向性不明确
教师为了设问而设问,问题游离于课堂教学的中心目标。例如:“认识这个人吗”,这是开课后教师出示作者简介的幻灯片后的发问。顿时,学生的头脑风暴开始了,在曾经的记忆中搜肠刮肚地找寻。接着教师来一句“这是《春酒》的作者琦君”,这种打开书就可以知道的答案,教师却绕了好大一个弯儿。再如:“这个学生能读一下结尾一段吗?”“能一起读课文吗?”“一起读一下篇末段好不好?” 这样发问,难道学生会说“不能读”“不好”。教学思路模糊,知识零散,教师缺乏以目标为导向对问题进行的精选整合。这种无病呻吟的发问,只会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外围打游击,不会产生思维的负荷。
二、教师随口的“碎问”冲淡了“主问题”
教师一上课就问,一问到底。成串的“碎问”,表面看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实则教学思路模糊、知识零散、没有整体规划、没有教学线索的“独角戏”。例如:“她念念不忘的是什么呀?最难忘的是谁呀?”“她母亲为人处事原则的一句话是什么呀?”“什么是分寸呢?”“文中有没有这个事体现其分寸呢?”“有没有呀?”“她为什么让喝一指甲盖儿呀?那是对孩子的什么呀?你再看上边她对别人怎么要求的呀?”“母亲干什么事得意的呀?为什么得意呀?母亲脸颊是什么的?”“母亲说话时神态怎样?”“这酒这么好喝,家中又热闹,那她为什么从不上会,滴酒不沾呢?”,这种串问,使一篇精美的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再如:“有没有呀?”“他找的这个地方好不好?”“是不是调皮?”“写我的还有没有?”“那是第一段的什么地方?”“文中还有别人没有?有没有?”这种形同虚设的“有没有”“好不好”“是不是”“会不会”等随意问,往往让绝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中失去自我,甚至异口同声的回答掩盖了一些本没弄懂问题的学生,谈何能力的锻炼?
三、教师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考虑时间
提问的目的是促进思维。但是,教师的提问使学生疲于奔命,意义又何在呢?如“用注读法找出写我的地方,并拿起笔找一处精彩的加以点评”,教师给学生的候答时间是63秒,这也是本节课思考问题时间最长的。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跳读课文、梳理事件、整合内容、加以概括并动笔写批注,教师匆匆提问,学生回答时浅层化,不能养成细细品味文本的习惯。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作课时,尤其是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感到困惑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又要避“满堂灌”之嫌,就开始“启发”学生,靠“碎问”提速,牵着学生向预设的答案靠近。例如:“她怎么个调皮呢?”“摔倒了还捏着杯子是不是调皮?”“端着杯子怎么会跌倒呢?”“她对这个酒非常非常怎么样呢?”“她都是一马当先的怎么?”“那是第一段的什么地方?”“而且还吃的怎么样?”“吃完了怎么还拿人的呀?”这样的提问,学生晕头转向,在应接不暇的问题轰炸下,不知道往哪里走。一旦答案不够成熟,回答支支吾吾,就遭到教师的打断。提示、提示、再提示,其实是在不断地追问、碎问甚至代答。于是,出现了一个靠接话茬来进行学习的“三句半”课堂模式。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混乱的、片段的、没有连续性的,往往是靠一两个词简单机械的附和。因为课上缺少流畅而又严密的语言组织过程的训练,缺少规范性和条理性,所以完成阅读训练的时候,好多思考题的答案就成了“贴标签”,太吝惜自己的语言,“精”到了“点到为止”。
课堂45分钟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要在这一阵地上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要避免碎问碎答,优化课堂提问。
首先,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从根本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深度,“教什么”决定了“怎么教”。一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性要明确。你为什么提这个问题?通过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指向明确,切忌故弄玄虚、华而不实。例如:“摔倒了还捏着杯子是不是调皮?”“端着杯子怎么会摔倒呢?”这样的提问,让人如坠雾里云中。“摔倒了还捏着杯子”是因为她太珍惜这点酒,所以跌倒时还紧紧捏着杯子,和“调皮”有什么关系吗?“端着杯子怎么会跌倒呢?”难道因为“端着杯子”所以不能“跌倒”?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肤浅牵强,学生面对这样的发问,不仅仅是无言以对,而且还是备受折磨。所以,教师一定要正确深入研读文本,根据学习目标设计指向性明确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是避免碎问碎答的前提。
其次,教师要设置好主问题。在教学中避免碎问碎答,最好的方法就是设置主问题。主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课文整体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活动,以明确目标为导向,优化主问题的设计。教学《春酒》一文可立足于中心,通过抓题眼,扩标题来设置主问题。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用心品尝春酒,然后用“这是一杯 的春酒”谈读后感受。学生不难说出“这是一杯充满母爱的春酒”,这正是《案例》中分析母亲形象的问题的整合。“这是一杯充满童真童趣的春酒”,这又可以统领《案例》中教师设置的对“我”的细节描写的冗杂句子。当然学生还会说“这是一杯充满思乡之情的春酒”。在用扩标题的这种方法的宏观指导下,待学生补充完整后,教师顺势发问“你为什么这么说,请结合课文内容做分析”。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分析微观的细节描写的兴趣,而且提高了解读文本的能力。否则,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浅尝辄止。
最后,让学生动起来,把问题变成一系列有情味的活动。记得上海大学的李白坚教授谈到的动态阅读教学。他让学生在教室里学“珍珠鸟”“飞来飞去”“探出脑袋”的动作,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颇佳。其实,对于一篇文章在把握了文意之后,选取课文中着力的1-2个部位,即课文的关键处、精妙处、深刻处、有嚼头的地方进行细腻深入的品读教学,进行声情并茂的动态阅读,将问题情境化、情味化,往往会事半功倍。例如《春酒》中“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这一细节活化出了小孩子得到心爱宝贝后的那种激动、向人炫耀的神情态度。这里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做“端酒杯”“走来走去”的动作,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学生有了感受,开启了心智,唤醒了潜能,何须多问?
当然,避免碎问碎答要求语文教师改变以讲析为主的课堂结构,形成以艺术调控、艺术指导、艺术点拨为主的教学能力,使语文课真正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敏,李海明.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0):56-56
[2]宿元昌.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实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155-155.
[3]王方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45-47
作者简介:董建芳(1971—),女,河北省康保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读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