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搭台唱响群众脱贫曲
宋莉萍+邱会兴
“多亏了村里照顾我这老婆子,让我在基地务工,每个月还有两千多块钱的收入,不然,我这孤儿寡母的,真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呢”。兴国县潋江镇杨澄村东胜组60多岁的贫困户彭金香激动地说。彭金香早年丧夫,儿子离异,留下年幼的孙子和她相依为命。由于年老体弱平时只能靠打零工勉强度日,因此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了解情况后,杨澄村党支部书记刘衍有经常到她家去帮着做做家务,同时,帮着老人在杨澄现代农业示范园找到了工作,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帮扶只是兴国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兴国县不断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推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牢固树立“党建+特色产业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推动建立起“组织强、产业兴、群众富”的发展格局,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增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党组织搭台 引领产业发展
杨澄村位于兴国县潋江镇北端,在两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洼地,村民们都凭借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种着仅供自家吃的一些农产品。贫困,便犹如一个紧箍,牢牢的套在了全村人的头上。
“我们必须改变现状。”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杨澄村党村部书记刘衍有拍着桌子说。开会、考察、出谋划策。刘衍有带着杨澄村所有的村党小组长,日夜地商量着、讨论着。在去到江苏、福建等地参观学习后,一个发展现代农业的宏伟蓝图在刘衍有及所有村党小组长的脑海里已初具规模。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面临的就是土地流转。然而,对于祖祖辈辈都靠着这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我这五亩地,平时就种些水稻,花生,除了自己家吃,还能剩些卖钱。一开始说到流转,我就想啊,这土地没了,我们靠什么活哟,所以死活我都不肯”。聊起曾经土地流转的日子,刘衍发有说不完的话题。据刘衍发说,当时,由于自己的思想观念还没有转变,村支书和村里的干部们天天往他家跑做思想工作,给他讲道理,说政策,终于让他开了窍。
2015年以来,杨澄村党支部牵头流转土地3000余亩,先后引进了鑫湖水产公司、金种子种养合作社、芦荟园种植合作社等多家拥有较强实力的农业企业,高标准打造了大棚蔬菜2000亩,食用白莲300亩,瓜果400亩,水产、苗圃等400亩,辐射周边农户680余户、贫困户86户,促进人均增收4500余元。
与此同时,杨澄村还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近两年,支部书记刘衍有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政策的落实和深化,带头推动村里90%以上的农业企业成立产业党组织,建立了“党组织+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合理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返包倒租等多种方式致富增收。
党员带头 助力脱贫攻坚
谢中涛是南坑乡楼溪村的第一书记。自上任以来,这个年轻的书记便开启了他的扶贫之路。
楼溪村位于南坑乡南部,距离南坑圩镇5公里,是“十三五”扶贫重点村。由于地处偏远,交通、水利设施较差,村民们的主要收入就靠着些年轻的人们在外务工,生活水平低下。
“我是党员,就得起到带头的作用,村民们都看着我呢。我得想着法子让大家看到生活的希望。”谢中涛说。
该如何脱贫?靠什么脱贫?谢中涛每天都思索着。谢中涛发现,楼溪村虽地处偏远,却有着绝好的地理环境,水草茂盛、气候湿润,特别适合肉牛养殖。而村里也有许多农户家里养了牛,看到这里,谢中涛计上心来。他和村“两委”干部及贫困户商量着如何凭借地理优势发展肉牛养殖,以产业的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经过多次地反复研究、分析,谢中涛和村干部们探索实施了“肉牛+皇竹草+劳务输出”的精准扶贫产业链。在谢中涛的努力下,楼溪村征地30亩无偿发放给贫困户用于皇竹草种植,并与贫困户签订保收协议,确保贫困户“零风险、保收入”。与此同时,楼溪村还建成了占地30亩的牛厂,近200头肉牛存栏,已辐射29戶贫困户增收致富。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员、关键在干部。兴国县针对各村实际,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对症下药除掉顽疾,让农村发展风生水起。在兴国县,像谢中涛这样战斗在脱贫攻坚前沿的“第一书记”有304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兴国县针对新形势下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积极引导各村的致富能人党员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提供经常化特色化亲情化服务,既注重抓好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又认真做好结对帮扶工作促进脱贫攻坚。
利益联结 实现产业富民
“我一残疾人,过去,去哪里打工都被嫌弃,现在,我自己承包了几个大棚,流转了土地,种起了白莲,靠着自己的劳动,一年我也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而且,我们种的蔬菜从来不愁销路,我们一家的好日子不远咯”。杰村乡含田村46岁的贫困户刘和佳看着自家大棚里长势喜人的苦瓜开心地说。
刘和佳从小身体残疾,一家六口的经济来源,就靠着他和妻子罗小英在村子里打点零工,日子过得一度让他哀声叹气。2015年,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他凭借着自己的勤奋,返包了蔬菜基地,流转了土地,种起了白莲,搞起了光伏发电,妻子罗小英还当起了村里的保洁员。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为了让村里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含田村党支部主动出击,紧紧围绕“万亩油茶、千亩蔬菜、百亩白莲”的产业发展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建设万亩油茶基地,实行“五统一分”经营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流转、统一生态整地、统一定植、统一技术管理、分区经营),通过股权分红、林地流转、基地务工等方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全乡452户贫困户参与发展油茶事业。同时,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千亩蔬菜基地,贫困户通过扶贫信贷通资金入股、返租倒包、务工就业等形式参与,目前基地直接带动3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蔬菜,户均年增收2万元。
脱贫攻坚“斩穷根”。如今,在兴国这片热土上,全县基层党组织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动,正以崭新的姿态全力推进精准脱贫,这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了群众的心田,涌动起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滚滚大潮。
[作者简介]
宋莉萍,兴国县委宣传部记者;邱会兴,兴国县扶移办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