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房海燕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也正是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感,帮助高中生树立民族自信心,还能使中华民族伟大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文化传承的角度,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做出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家国情怀 文化传承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教育促进文化传承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快速發展,中华文化逐渐地与西方文化开始融合、碰撞,在此过程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我国当代很多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都过于浅显,甚至有些人出现了排斥中华文化的心理。这不仅影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承,还导致很多宝贵的文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消失。所以,我们有必要借助课堂教学尽快探索出合适的解决策略来改善这一现象。
(一)改变教学理念
作为高中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应试考试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以课本素材为基础,在引导学生提升民族责任感的同时,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为祖国的发展和家庭的安稳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我们以《古代商业的发展》这一课的为例,从现实社会来探究古代文化,我们商丘的地标建筑“商”字和每年一度的华商文化节出发,向学生引申出华商起源和我国商业贸易过程中的货币的演变、经典工具、政策以及手段,让学生更透彻的了解到当时商业发展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体会从古至今国家发展所经历的坎坷与挫折,让学生们知道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家庭、热爱祖国,激发高中生热爱家庭的情感、提升高中生报效国家的欲望。然后再引申到当今社会中国商业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现状,让学生从中对比,以两个时代不同的经济实力背景、文化背景等作为参考,加深对中国传统商发展的认识,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二)完善教学内容
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教育中,为了更深刻的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明确家国之间的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国家发展中的各种需求。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在改变历史教学标准的同时,保持家国情怀始终不变。历史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安排,以教材作为背景,在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时,借助对媒体设备为课堂教学引入配套的专著以及优秀的爱国情怀的视频或者是其他形式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例如,教师在教授《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这一课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传统习俗和文化,使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可以借助小故事、小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所积累的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的伟大性,提升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一)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
借助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育来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行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因为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对于高中生家国情怀的教育需要以国家的教育为基础,以提高中学生对国家和家庭的热爱之情。与此同时,文化传承过程中的家国教育,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方式。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我们每个人从小事做起,而对于高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也需要教师落实到具体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点滴小事为学生传授国家存在的意义、家与国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在无形中得以践行。
(二)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德育素质
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高中历史授课时合理地引进家国情怀教育,还利于加强当代高中生的德育素质。对于高中生的德育素质的提升,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是整个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学生的德育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前途,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从家和国的关系这一方面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对于学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也有着促进作用。
三、结语
要想借助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其传承的意义,需要我们各位高中历史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充实教学内容,以身作则,提升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吕玉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探析[J].学周刊,2018,(17) :29.
[2]张江滨.浅议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26) :46.
[3]刘丽琼.高中生文化遗产意识的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