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与人文精神
摘 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一流大学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文精神、如何进行大学人文精神培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一流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创建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一流大学;人文精神;培育
人文精神是国家、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大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地方。2015年11月,国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此全新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探讨大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明确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状,对一流大学的人文精神培育进行分析,对在创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出积极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内化演绎与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体现着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1]。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精神培育长期占据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19 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的学科也不断分化,科学教育随之得到长足发展,甚至有取代人文教育的趋势,大学人文精神逐渐弱化。进入20世纪以来,大学人文精神培育重新受到重视: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1984年发表《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英国政府1987年发布了《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我国1999年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地把加强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
一流大学的人文精神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是致力于传播和创造尖端知识,既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又促进国际和人类共同事业,是所在国家软实力的主动脉,人类文化科技进步的领跑者,造就全球精英人才的摇篮,国际文化融合与交流的主阵地。[2]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国际一流大学虽然历史与文化背景迥异,其人文精神却有相通之处。本文仅择取国内外三所具有代表性的一流大学加以论述。
1.牛津大学的人文精神。牛津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育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3] 因而牛津大学非常重视人文课程的设置,“其人文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三门基础学科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高级学科,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伦理学和哲学,同样是人文课程的重要内容。”[4]与此同时,跨学科学院制学生管理方式带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体验生命与成长的欢乐,从而促进学生敞开心智之门,保持心灵的鲜活,养成博雅素养。在岁月的变迁中,牛津大学通过坚守其人文精神培育,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灵魂,人才辈出的同时,也使自身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2.哈佛大学的人文精神。哈佛大学是在美国实用主义价值哲学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其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却是“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5]哈佛大学的教育设置分为大学部(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两个部分,其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包括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在本科生阶段,学校侧重“成人”教育,即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做人的原则、知识与修养;研究生教育则侧重“成才”,使学生在深谙“做人”的含义基础上,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真正有社会责任、有人文关怀、有历史使命的人。哈佛大学的发展,根植于现代美国文化,同时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精英,并成为当今世界公认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3.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在2015年—2016年英国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第42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1名,堪称国内高等教育翘楚。北京大学自1898年创办起,始终坚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学校于2015年秋季学期最新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系列:中国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艺术与自然,以期助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北大青年。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与讲座、自由醇厚的学术空气,共同滋养着北大师生的精神世界。“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6]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其始终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7]
国内大学人文精神的存在方式
从我国大学的实际运作出发,人文精神主要存在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大学文化三个维度上。
1. 作为教育内容的人文学科。在我国,人文学科在大学里既被作为专业教育的内容,也被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近年来,不少高校受“重理工、轻人文,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影响,人文学科被加诸各种指标进行衡量后,明显弱化。人文学科的弱化在专业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不齐全,学者、院系的被边缘化,在通识教育中则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弱化乃至取消,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降低。因而有研究者提到“现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世界文化了解不多。于是缺乏历史的观念、发展的观念……”[8]
2.作为教育方式的人文思维。作为教育方式存在的“人文思维”要求教育者摒弃单向度的教谕以及单一指向的评价方式,转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目的、实施教育过程以及评判教育成效。蔡元培“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9],陈吉宁 (2013)“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10],都可视为典型的人文思维论点。“人文思维”作为前述三个维度中最易被忽略的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运作中较少被重视,由此带来了评价标准简单化、学生在学习中被动、个性压抑以及创新思维缺失等问题。
3. 作为大学文化的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可以理解为大学文化中的“高自由度”,即蔡元培先生所谓“兼容并包”。高自由度会带来对单一标准的抵制,在实际中呈现出“去功利化”的特性。然而“去功利化”又非摒弃教育“经世致用”的原则,而是不能将实用性视为衡量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在今天的环境下,“去功利化”意味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摆脱市场经济的主宰,消除拜金的、极端利己的和工具主义的思想;其二,则是要摆脱“科技至上”的价值取向,防止“科学主义的横决”[11]。
一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承担着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任。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纵观雄踞各类“大学排行榜”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密切融合,且从未因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丧失自身的自由与独立。
1.一流大学应将人文精神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国家工业化的需求带来了理工科的大发展。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大多数综合院校的工科院系被拆分重组,一大批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得以壮大。自此以后,工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文革”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但毛泽东同志的“七二一指示”反而带来了理工科大学在数量上的增长。改革开放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理工科大学多发展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2]国内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脉络,清晰地描绘出大学人文精神流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使命,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一些偏重理工科的学校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加以弥补。有的大学校长还在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希望学生在大学里要做到三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13]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切实将人文精神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2.一流大学应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在人们的认识中造成一种误区,即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一思想导致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都存在对科学教育过分倚重、人文精神培育相对弱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理科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文科生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并非对立,因为对科学精神最深邃的把握,同样具有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推动人文精神从精神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重要媒介。只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人们才能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认识科学,才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理解科学。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必须将人文学科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同时营造“兼容并包”的大学文化氛围。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师、名师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正如著名学者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民国时期,大学里学贯中西、多才多艺的大师们,其自身的人文气息与人文关怀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国外工作或者学习经历,为他们充分展示个人魅力、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大学内中西方文化交融、革新人文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条件。
3.一流大学应该面对社会保持适度“超越”
高校历来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责与功能,但更担负着引领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当今时代,科技飞速进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因受到大量冲击而日益多元化,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的学术风气在大学里呈蔓延之势。高等教育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同时必须注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避免趋于世俗化,沦为市场经济的附庸。大学在市场经济取向下放松人文精神培育,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追求短、平、快的、“削足适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的悲哀。
如本文前面所述,无论是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还是国内的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其独立的人文精神闻名于世。可见,追求世界一流,大学要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加强人文教育,构建起独立的人文精神,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才能造就更多拥有高文化品位的社会成员,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立足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N].中国教育报,2015-11-06(1).
[3]周茜.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27-28.
[4]刘楠,姜正国. 牛津大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44-149.
[5]陆文龙.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58.
[6]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精神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北大简介.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主页.[EB/OL].http://www.pku.edu.cn/about/bdjj/index.htm.
[8]大学的人文精神与通识教育.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
[EB/OL].[2010-04-16].http://news.fudan.edu.cn/2010/0416/24212.html.
[9]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在天津中华书局“直隶全省小学会议欢迎会”演说[G]// 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34.
[10]陈吉宁.从挫败中学习—在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新闻网.[EB/OL].[2013-08-22].http://news. 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3/20130822154915825584491/20130822154915825584491_html.
[1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7.
[12]陈颖,王舒驰.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精神流变[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13]宁滨.在201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4-09-13].http://edu.sina.com.cn/l/2014-09-13/1633247502.shtml.
关键词:一流大学;人文精神;培育
人文精神是国家、民族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尺。大学是培育人文精神的地方。2015年11月,国家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此全新背景下,重新认识和探讨大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明确大学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状,对一流大学的人文精神培育进行分析,对在创建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过程中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出积极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人文精神是在大学自身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内化演绎与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的。它具有稳定而丰富的内涵,体现着大学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关怀,同时又以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人的行为,显示着大学不同于其他机构的气质特征[1]。19世纪中叶以前,人文精神培育长期占据高等教育的主导地位,其核心是以探求真理、完善人格为宗旨。随着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逐渐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19 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的学科也不断分化,科学教育随之得到长足发展,甚至有取代人文教育的趋势,大学人文精神逐渐弱化。进入20世纪以来,大学人文精神培育重新受到重视: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1984年发表《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英国政府1987年发布了《高等教育—应付新的挑战》白皮书,我国1999年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明确地把加强人文精神培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
一流大学的人文精神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总是致力于传播和创造尖端知识,既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又促进国际和人类共同事业,是所在国家软实力的主动脉,人类文化科技进步的领跑者,造就全球精英人才的摇篮,国际文化融合与交流的主阵地。[2]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价值的核心和灵魂。国际一流大学虽然历史与文化背景迥异,其人文精神却有相通之处。本文仅择取国内外三所具有代表性的一流大学加以论述。
1.牛津大学的人文精神。牛津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认为,“设立大学是为了给教会和政府培育服务人员,即培养有教养的人,而不是知识分子。就大学毕业生而言,具有教养比具有高深学识更重要。”[3] 因而牛津大学非常重视人文课程的设置,“其人文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三门基础学科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高级学科,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科学、伦理学和哲学,同样是人文课程的重要内容。”[4]与此同时,跨学科学院制学生管理方式带来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内体验生命与成长的欢乐,从而促进学生敞开心智之门,保持心灵的鲜活,养成博雅素养。在岁月的变迁中,牛津大学通过坚守其人文精神培育,滋养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灵魂,人才辈出的同时,也使自身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2.哈佛大学的人文精神。哈佛大学是在美国实用主义价值哲学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其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却是“让每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生不仅受到专业的学术训练,而且还应该受到广泛的通识教育。”[5]哈佛大学的教育设置分为大学部(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两个部分,其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包括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在本科生阶段,学校侧重“成人”教育,即此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掌握做人的原则、知识与修养;研究生教育则侧重“成才”,使学生在深谙“做人”的含义基础上,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真正有社会责任、有人文关怀、有历史使命的人。哈佛大学的发展,根植于现代美国文化,同时融合世界优秀文化,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文精神,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精英,并成为当今世界公认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3.北京大学的人文精神。在2015年—2016年英国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位列第42名,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1名,堪称国内高等教育翘楚。北京大学自1898年创办起,始终坚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相互渗透,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学校于2015年秋季学期最新推出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系列:中国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艺术与自然,以期助力于培养引领未来的北大青年。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学生社团、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与讲座、自由醇厚的学术空气,共同滋养着北大师生的精神世界。“这里成长着中国数代最优秀的学者。丰博的学识、闪光的才智、庄严无畏的独立思想,这一切又与耿介不阿的人格操守以及勇锐的抗争精神相结合,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精神魅力。”[6]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北大人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但其始终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7]
国内大学人文精神的存在方式
从我国大学的实际运作出发,人文精神主要存在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大学文化三个维度上。
1. 作为教育内容的人文学科。在我国,人文学科在大学里既被作为专业教育的内容,也被作为通识教育的内容。近年来,不少高校受“重理工、轻人文,重科研、轻教学”倾向的影响,人文学科被加诸各种指标进行衡量后,明显弱化。人文学科的弱化在专业教育中主要体现在学科、专业的不齐全,学者、院系的被边缘化,在通识教育中则表现为课程内容的弱化乃至取消,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降低。因而有研究者提到“现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历史知之甚少,对世界文化了解不多。于是缺乏历史的观念、发展的观念……”[8]
2.作为教育方式的人文思维。作为教育方式存在的“人文思维”要求教育者摒弃单向度的教谕以及单一指向的评价方式,转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目的、实施教育过程以及评判教育成效。蔡元培“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9],陈吉宁 (2013)“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10],都可视为典型的人文思维论点。“人文思维”作为前述三个维度中最易被忽略的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运作中较少被重视,由此带来了评价标准简单化、学生在学习中被动、个性压抑以及创新思维缺失等问题。
3. 作为大学文化的人文思想。人文思想可以理解为大学文化中的“高自由度”,即蔡元培先生所谓“兼容并包”。高自由度会带来对单一标准的抵制,在实际中呈现出“去功利化”的特性。然而“去功利化”又非摒弃教育“经世致用”的原则,而是不能将实用性视为衡量高等教育的唯一标准。在今天的环境下,“去功利化”意味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摆脱市场经济的主宰,消除拜金的、极端利己的和工具主义的思想;其二,则是要摆脱“科技至上”的价值取向,防止“科学主义的横决”[11]。
一流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承担着构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任。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弱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纵观雄踞各类“大学排行榜”前列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将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密切融合,且从未因为满足社会需求而丧失自身的自由与独立。
1.一流大学应将人文精神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在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教育模式的引入和国家工业化的需求带来了理工科的大发展。经过1952年的院系调整,大多数综合院校的工科院系被拆分重组,一大批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得以壮大。自此以后,工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文革”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严重冲击,但毛泽东同志的“七二一指示”反而带来了理工科大学在数量上的增长。改革开放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理工科大学多发展为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综合性大学。[12]国内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脉络,清晰地描绘出大学人文精神流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完成了推动国家工业化发展的使命,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加强大学人文精神培育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一些偏重理工科的学校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并有意识地加以弥补。有的大学校长还在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希望学生在大学里要做到三个学会: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13]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我们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切实将人文精神培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2.一流大学应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在人们的认识中造成一种误区,即科学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一思想导致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领域都存在对科学教育过分倚重、人文精神培育相对弱化的倾向。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导致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理科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科学知识,文科生不了解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事实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并非对立,因为对科学精神最深邃的把握,同样具有人文性。人文教育是推动人文精神从精神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的重要媒介。只有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人们才能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认识科学,才能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中理解科学。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必须将人文学科作为学校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高度的学习自主性,同时营造“兼容并包”的大学文化氛围。在此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大师、名师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正如著名学者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民国时期,大学里学贯中西、多才多艺的大师们,其自身的人文气息与人文关怀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都具有国外工作或者学习经历,为他们充分展示个人魅力、通过言传身教促进大学内中西方文化交融、革新人文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了条件。
3.一流大学应该面对社会保持适度“超越”
高校历来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职责与功能,但更担负着引领社会的责任与使命。当今时代,科技飞速进步、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因受到大量冲击而日益多元化,急功近利、肤浅浮躁的学术风气在大学里呈蔓延之势。高等教育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同时必须注意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超越性,避免趋于世俗化,沦为市场经济的附庸。大学在市场经济取向下放松人文精神培育,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追求短、平、快的、“削足适履”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大学的悲哀。
如本文前面所述,无论是英国的牛津大学、美国的哈佛大学还是国内的北京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其独立的人文精神闻名于世。可见,追求世界一流,大学要以人文精神培育为核心,加强人文教育,构建起独立的人文精神,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才能造就更多拥有高文化品位的社会成员,在更高的层次上引领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远清,季羡林.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卷)[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立足中国特色,瞄准世界一流[N].中国教育报,2015-11-06(1).
[3]周茜.现代大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27-28.
[4]刘楠,姜正国. 牛津大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启示[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144-149.
[5]陆文龙.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2):58.
[6]北京大学校刊编辑部.精神的魅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北大简介.北京大学官方网站主页.[EB/OL].http://www.pku.edu.cn/about/bdjj/index.htm.
[8]大学的人文精神与通识教育.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
[EB/OL].[2010-04-16].http://news.fudan.edu.cn/2010/0416/24212.html.
[9]蔡元培.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在天津中华书局“直隶全省小学会议欢迎会”演说[G]// 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034.
[10]陈吉宁.从挫败中学习—在清华大学201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新闻网.[EB/OL].[2013-08-22].http://news. 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3/20130822154915825584491/20130822154915825584491_html.
[1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7.
[12]陈颖,王舒驰.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精神流变[J].中国大学教学,2015(5).
[13]宁滨.在2014年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4-09-13].http://edu.sina.com.cn/l/2014-09-13/1633247502.shtml.